热爱折腾的硬件玩家
首席生活家数码领域作者电脑外设领域作者
注册2周年签到922天
微信公众号:WittmanARC
IP属地:北京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等到2TB的QLC也是400元的时候,市场上或许早已没有了TLC的踪影——并不是TLC无法做到与之相近的价格,而是厂商们早已扼杀了它的发展。
MLC颗粒能做到3D堆叠,但它的技术水准却永远止步于64层。相比接踵而至的96层、128层TLC颗粒,MLC失去了性价比优势——然而,难道是因为MLC无法做到更高堆叠吗?只是厂商们不愿继续发展而已。QLC代替TLC也将经历同样的步骤,如今未必不是过渡时期。

04-25 21:14

如今已是TLC产品的天下,市面上几乎没有MLC产品。消费者只能对着过去MLC的价位进行比较,得出“TLC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结论。
然而,在MLC与TLC并行的阶段,后者的价格并不比前者低廉50%,TLC仍然是“质高价低”的代表——是各大厂商“默契”地放弃了MLC技术,让MLC从市场上逐渐消失,成就了TLC的统治地位。随后才是技术发展,TLC在性能上逐渐超越早已停产的MLC。

QLC代替TLC,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在各大厂商的技术向QLC倾斜时、在市面上的TLC产品越来越少时,或许你还不能接受QLC的性能、认为它的价位还不够低廉,但很快便将别无选择。

04-25 21:10

在SLC时代,究竟谁会去买MLC?在MLC时代,究竟谁回去买TLC?——可是,为何永远是“没人买”的后者取代了前者,成为后续市场上的主流呢?
明确这些问题,或许也就能解答你的疑问了。

04-25 19:27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TLC。
工作在SLC Cache区域的TLC颗粒,所展现出的是相同技术下SLC的性能。而当缓存耗尽进入颗粒直写,“出缓掉速”方才是TLC的真正实力——纵是TLC的工艺已如此成熟,它也依然无法匹敌SLC产品。这是技术原理的根本限制,不是靠生产工艺所能弥补的。
除非,停止发展TLC产品,厂商仅对QLC进行技术迭代——终有一天,“工艺碾压”的QLC 会赶上多年前的TLC产品。但这是否是强行制造出的“竞争优势”?
当市场上已经没有最新的TLC产品,QLC便已有了市场。

04-25 18:48

使用同样的生产工艺,TLC颗粒永远会优于QLC产品,这是技术原理所决定的事实,绝不是生产工艺所能弥补的差异。

04-25 18:43

这是不可能的——受到物理限制,同单元内存储的电子状态更多,干扰问题不可能完全克服。能做到的只有不断改进技术,尽力提升单元的性能。
然而,“改进技术”本身就需要成本,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何况硬盘本身可不只有“颗粒成本”一项,主控、固件研发同样是大头。为了改善数据可靠性,QLC甚至需要在此投入更多。
你所说的一切,恰恰体现了QLC的困局:在厂商眼中,消费者的想法不切实际、不可能完成;而在消费者眼中,QLC的价格无法接受、是价高质次、“倒退发展”的代表。
双方总是不能妥协,但是技术总要发展——又有什么办法呢?

04-25 15:05

换句话说,对存储器而言,它的“容量”并不取决于“能存储多少种内容不同的数据”,而是“能同时存储多少bit数据”。
1010与0101代表着不同的内容,但它们都是4bit数据——硬盘可以存储1GB视频,也可以存储1GB游戏,它们的内容不会一样,但都会占据1GByte=8Gbit的空间。
这是我此前对这一话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高兴]

04-25 11:04

“存储”讨论的是Bit,而不是2进制位的个数。
也就是说,Bit数才代表着“2进制位的长度”,也就是“存储容量”。而2进制位的数量,只意味着“内容的可能性”而已。
对存储而言,0000/1010/0110等 都是4bit长度的数据,因此都需要占据同样的空间。但是,它们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电压状态来“描述区分”——这就是QLC的电压状态翻倍(由2^3增加至2^4种),而容量仅从3bit增加至4bit(+33%)的原因

04-25 11:03

英特尔的想法是借助技术优势,以更贴近日常使用的“读取性能”,尽力弥补“缓外表现”的劣势。平心而论,这一思路确实有效,670p的表现已然超越不少TLC产品。

然而,“技术成功”并不代表着“商业胜利”——“QLC”本就是不少消费者的“一票否决项”,哪怕有着企业级的品质也在所难免。英特尔用固件研发与品质实力换来的傲人读取性能,有时抵不过一句轻飘飘的“TLC”。

04-25 10:06

诚然,更低的价格总能打破QLC的僵局——但是,厂商们还能获得利润吗?
即便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QLC也仅能带来33%的单位容量提升。这意味着2TB的它至多与1.5T TLC产品价格相同。雪上加霜的是,现阶段QLC的固件研发、良品率成本居高不下。
在消费者的眼中,QLC产品的价格永远不能让人满意。而在厂商方面,更承担着开拓技术的重重压力。QLC的僵局,可不仅仅是一句“降价” 便能轻易化解的。

04-25 09:57
本周关注热点
原创达人榜 查看更多
2
1354 1989
3
1215 492
4
207 1751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