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评论区值友的反馈,我们对榜单进行了以下更新:
将本榜单重新命名为“固态硬盘-4K读取天梯图”,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需要强调的是,“4K读取”正是日常使用中最常见的工况之一。
增加由@HOMOLAB 制作的榜单,可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对比维度。
理论上说,倘若SLC“写回”不积极,或将SLC Cache“主机托管”用于存储常用数据,确实能在下一次读取中 以SLC缓存的速率读出。
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硬盘的固件并未对此优化,“写回”几乎在数据写入完成后立即进行。而那些“写回”不积极的硬盘,反而因“失缓”而成了众矢之的。
当数据刚刚被写入硬盘时,确实是存储在SLC缓存中。但大多数硬盘很快就会进行WriteBack“写回”操作,将这些数据迁移到TLC空间内,以腾出SLC缓存用于下一次写入。
写回完成后,倘若再次进行读取,便已是从TLC中直接读取的速度,即为本测试中“无SLC缓存 4K读取速率”。
根据Solidigm的结论,普通用户几乎不会涉及“长队列读取”,而“短队列读取”恰恰是本文测试的目标。
在后续的更新中,我们将补充更多维度,以为消费者们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
“相提并论”意为“将不同的对象放在一同看待”,绝非“一样”之意,切勿断章取义、偷换概念。
对消费者来说,有缓/无缓、TLC/QLC当然并不相同,但它们应能放在同一个测试中对比。恰恰是这样,才能凸显其性能差异之处。
对于第二个问题,至少能说明无缓存硬盘在本项目中具备更好的性能,通常也意味着日常使用中的性能更好。
日常使用的性能更好,当然是“好”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在此后的更新中补充更多方面。
纵是看不懂专业术语,至少也不应该信口开河:本测试目前仅仅收录三十余款固态硬盘,何来“五十多块”一说?至于“难道20块容量相同的硬盘不好找”的说法,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于缓外4K的意义,文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与日常使用息息相关。倘若看不懂专业术语,至少也能理解这最基本的结论,何须一直强调“家用哪有缓外4K”这一明显错误的说法?
测试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容易,绝不是“找20块硬盘”这样简单。
“缓外4K”是个与日常使用息息相关,却极难测出的参数。必须将硬盘完全清空、格式化为RAW模式,并进行持续全盘写入后 才能准确测得。
不少友人顾虑对硬盘健康度的影响,谢绝借出固态参加测试。而我所拥有的硬盘,也并非全部适合测试——表格中的每一行数据,都是两位UP心血。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