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信息:在室温17℃环境下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持续65W依旧没问题,表面最高温度约51度,但比较出人意料的是它的四个面竟然有明显的温度差异,以接口文字为准,靠PD、QC的(大)面温度会明显低于其他三面,比如用同一个温感测出的温度仅仅只有42度,我一开始贴在该面,但接触另一面觉得温度远远超过了这个读数才换面验证,结果发现了这一情况。
(不过话说回来,92.7%的转换率真不是盖的,完全相同环境下,另一款65W头的峰值温度是61度)
小米11系列之前和之后因为澎湃芯片的装机,充电兼容性这块有很大的变化,某些情况下兼容性增强了,部分情况又变差了。华为新老机型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我这个平板只认高压快充,scp的低压快充全部不能激活。所以我的测试都写清楚了机型,尽量减少误导。
非常感谢老哥补充了实机充电情况
不同电压档的纹波不同区间不同也属正常,比如PIPIPOLO的20V档位是纹波最好的,5-15V基本在在20-50mV之间,但20V就几乎没超过20mV,原因可能是20mV是其架构的设计最佳工作区间。第一批的酷态科15号也有类似情况,20V的纹波都快爆炸了,但28V反而游刃有余,纹波特别低。
所以我的评测基本都把不同电压档的纹波都列了出来,可以看出一定的规律。
这款的亮点绝不仅仅只在便宜,我们就当它不送线,只看高线补、高转换率、多口插拔不断电这三条就都算是既有B格又有实用性的优势区间了,分别对应更快的同电压档充电速度、更低的发热和更佳的使用体验,PIPIPOLO哪个都做不到,可是这些优点科学捡漏那么长篇的文案里提过吗?自卖自夸都夸不到点子上。
说白了就是科学捡漏吃着这碗饭,但基本功远远没跟上(老姜也是,天花乱坠的文案+令人捧腹的硬伤),PIPIPOLO的介绍视频里还能把“纹波”讲成“波纹”;最近几款充电头倒是把纹波测试带上了,但工况是直接充移动电源(YYSY,客观上有可能测高了),连几块到几十块钱的各种规格水泥电阻都不舍得买;和PIPIPOLO同期上的那个39的单C口,铭文写得那么清楚是110V的工作电压,连句解释都没有直接上架开卖……关注了几个月,黑历史都已经说不完了 (但还是下了十几单)
确实没听说谁就是用了快200mV纹波的充电器把手机、电脑充坏的,但问题是同价位的竞品已经做到了满载50mV以内(就是那个四灯pipipolo,但它没啥线补;还有个75W款更离谱,满载15mV以内,搞得我怀疑仪器出错了),这样一比就很尴尬了嘛。
这个头吧,我觉得最大问题就在纹波上(另外就是做工感人和包装、印刷那个low),要是有人不介意纹波或者对国标200mV奉为圭臬,那其实还是蛮可以的,高线补、高转换率、多口插拔不断电,至少这三条对其他充电头而言已经算占一个都能吹半天的优势了。
目前室温下稳定性倒是实测没问题,并且能量转化率比较超群,带来了比较好的发热控制。但问题是纹波不大行啊,满载150mV+,说不能用吧也能用,但总感觉有点膈应。另外说那根线,线阻说是3A线倒也不是虚假宣传,但满针脚却不能传数据,真是一手骚操作……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