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6周年签到78天
IP属地:吉林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汾酒老八大
本文主要聊八瓶汾酒,由左到右分别为70年代古井亭出口汾酒(65度)、1986年琵琶汾(60度)、1993年老白汾(53度)、青花30(53度)、丝绸之路(55度)、青花40(53度)、青花50单斤装(55度)、青花50小手雷(65度)。这是一篇半仙自己的汾酒毕业论文,喝的这几瓶汾酒在收藏界大佬眼里也许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对于我这种普通酒友来说已经足够研究生毕业。接下来简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品饮感受:70年代古井亭出口汾酒,65度。渠道:酒商,价格:2000。这瓶酒挺有意思,大标右侧有当年用钢笔记录的零售价格:3.30元。亮点是摇晃的酒花大且时间短,根据我的经验应该在60度左右。酒线在大标和颈标中间,买之前预估有450毫升左右。结果开瓶后,倒出来仅有400毫升,有些失望。本着钻研的精神,用酒精仪测试,结果居然足足有65度,惊喜之余有些匪夷所思,这瓶酒少了100毫升,但是酒精度一点没降,我喝老酒也几十瓶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在群里和酒友经过激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如下:造假首先可以排除,因为造假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不会故意少灌这么多酒,而且观察瓶盖和老膜都没问题。那么答案只有两个:1、这瓶酒极有可能当年出厂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灌装少了,出厂时就只有400毫升,这种概率很高。2、这瓶酒曾经倒置过,所以漏了100毫升。这种概率比较低,因为颈标和大标都很干净。以上两种答案无论是哪一种,少酒但是不掉度,终归是不幸中的大幸。70年代的古井亭出口汾和青花50小手雷同为65度,两瓶酒的出厂时间跨度40多年,我觉得同台竞赛还是蛮好玩的。古井亭醒酒一个小时后品饮,虽然陈瓶足足40多年,但是毕竟65度,初入口还是很有冲击力,类似59度老董酒、68度温永盛的那种感觉,香气直奔天灵盖,酒体很醇厚,没有高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这瓶酒很好的展现了老汾酒特有的醇厚香气,回味持久,连绵不绝。青花50小手雷不需要醒酒,直接开瓶品尝。入口即刻感受到清晰的青苹果香气,紧跟着是成熟的浆果香,酒香明显比古井亭更加浓郁、有层次感。但是醇厚度不及古井亭,古井亭的尾韵是连绵且舒适的,而小手雷的尾韵不平顺,稍微有一些刺喉的感觉。喝之前,我本以为小手雷会把古井亭按在地上一顿暴揍,事实证明并没有预料中的巨大差距。反复品饮,整体我还是更喜欢青花50小手雷。(古井亭的陈味略重,把高端汾酒应有的果香气息压住了)1986年琵琶汾,60度。渠道:酒商,价格:1000。我买的这瓶克重996+,倒出来有530毫升,状态极佳。醒酒一小时后品饮,入口香甜,老熟度很高,香味持久,除了陈味略重以外,其余各项指标都颇佳。斤价1000的老酒,开始没抱太大希望,结果颇为惊喜,好评!1993年老白汾,53度。渠道:酒商,价格1100。陶瓷小酒坛古香古韵,蛮有感觉。90年代酒厂推出的陈年酒质,据说是当时的最高端产品。醒酒一个小时后品饮,初入口有很重的陈味,这个陈味是有点类似潮湿的老书打开的那股味道,多喝几口慢慢适应,香气很悠长。这款酒除了味道甜润、陈味足以外,其余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比不上1986年琵琶汾,也不如新的青花30。囧,踩雷了。青花30,53度。渠道:CDF免税店,价格:600+。入口蛮清晰的青苹果香气,香甜感明显。仔细品味酒体稍微还是有点燥,尾韵有明显上扬的酒精感。(毕竟价位摆在这里了,要求不能太高)我吃海鲜的时候,喜欢喝几盅青花30,很对胃口。
1
05-07 11:23
汾酒老八大
本文主要聊八瓶汾酒,由左到右分别为70年代古井亭出口汾酒(65度)、1986年琵琶汾(60度)、1993年老白汾(53度)、青花30(53度)、丝绸之路(55度)、青花40(53度)、青花50单斤装(55度)、青花50小手雷(65度)。这是一篇半仙自己的汾酒毕业论文,喝的这几瓶汾酒在收藏界大佬眼里也许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对于我这种普通酒友来说已经足够研究生毕业。接下来简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品饮感受:70年代古井亭出口汾酒,65度。渠道:酒商,价格:2000。这瓶酒挺有意思,大标右侧有当年用钢笔记录的零售价格:3.30元。亮点是摇晃的酒花大且时间短,根据我的经验应该在60度左右。酒线在大标和颈标中间,买之前预估有450毫升左右。结果开瓶后,倒出来仅有400毫升,有些失望。本着钻研的精神,用酒精仪测试,结果居然足足有65度,惊喜之余有些匪夷所思,这瓶酒少了100毫升,但是酒精度一点没降,我喝老酒也几十瓶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在群里和酒友经过激烈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如下:造假首先可以排除,因为造假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不会故意少灌这么多酒,而且观察瓶盖和老膜都没问题。那么答案只有两个:1、这瓶酒极有可能当年出厂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灌装少了,出厂时就只有400毫升,这种概率很高。2、这瓶酒曾经倒置过,所以漏了100毫升。这种概率比较低,因为颈标和大标都很干净。以上两种答案无论是哪一种,少酒但是不掉度,终归是不幸中的大幸。70年代的古井亭出口汾和青花50小手雷同为65度,两瓶酒的出厂时间跨度40多年,我觉得同台竞赛还是蛮好玩的。古井亭醒酒一个小时后品饮,虽然陈瓶足足40多年,但是毕竟65度,初入口还是很有冲击力,类似59度老董酒、68度温永盛的那种感觉,香气直奔天灵盖,酒体很醇厚,没有高度酒精的强烈刺激感。这瓶酒很好的展现了老汾酒特有的醇厚香气,回味持久,连绵不绝。青花50小手雷不需要醒酒,直接开瓶品尝。入口即刻感受到清晰的青苹果香气,紧跟着是成熟的浆果香,酒香明显比古井亭更加浓郁、有层次感。但是醇厚度不及古井亭,古井亭的尾韵是连绵且舒适的,而小手雷的尾韵不平顺,稍微有一些刺喉的感觉。喝之前,我本以为小手雷会把古井亭按在地上一顿暴揍,事实证明并没有预料中的巨大差距。反复品饮,整体我还是更喜欢青花50小手雷。(古井亭的陈味略重,把高端汾酒应有的果香气息压住了)1986年琵琶汾,60度。渠道:酒商,价格:1000。我买的这瓶克重996+,倒出来有530毫升,状态极佳。醒酒一小时后品饮,入口香甜,老熟度很高,香味持久,除了陈味略重以外,其余各项指标都颇佳。斤价1000的老酒,开始没抱太大希望,结果颇为惊喜,好评!1993年老白汾,53度。渠道:酒商,价格1100。陶瓷小酒坛古香古韵,蛮有感觉。90年代酒厂推出的陈年酒质,据说是当时的最高端产品。醒酒一个小时后品饮,初入口有很重的陈味,这个陈味是有点类似潮湿的老书打开的那股味道,多喝几口慢慢适应,香气很悠长。这款酒除了味道甜润、陈味足以外,其余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比不上1986年琵琶汾,也不如新的青花30。囧,踩雷了。青花30,53度。渠道:CDF免税店,价格:600+。入口蛮清晰的青苹果香气,香甜感明显。仔细品味酒体稍微还是有点燥,尾韵有明显上扬的酒精感。(毕竟价位摆在这里了,要求不能太高)我吃海鲜的时候,喜欢喝几盅青花30,很对胃口。
1
05-06 23:46
本周关注热点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