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折腾的硬件玩家
首席生活家数码领域作者电脑外设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20注册3周年签到1223天
微信公众号:WittmanARC
IP属地:广西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OLED显示器:争议中前行
伴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OLED的潮流也席卷而来。自手机领域普及开后,这项名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技术 也开始在笔记本与显示器上得到应用。与一些纯粹节约成本的技术不同,OLED屏幕确实能带来更绚丽的显示效果。“自发光”特性所造就的超高对比度,是传统产品望尘莫及的。超高响应速度的加持,也令拖影的情况大为改善。就连困扰消费者许久的“漏光”现象,也终于得到了妥善地解决。但是与此同时,OLED屏幕也并不完美。可靠性方面的担忧,自然是爱好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由于使用有机材料打造像素,屏幕极易在长期使用中逐渐老化,并导致图像的永久性残留,俗称“烧屏”。尽管OLED屏幕早已在移动设备上普及,但关于“烧屏”的争论却从未停息。雪上加霜的是,除却自身的耐久问题之外,OLED更有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不少笔记本仅使用了“低频PWM调光”,由此引入了视觉疲劳的担忧。通过研发更高端的发光材料、进行“类DC调光”等技术改进,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潮流总是先行一步,总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产品混杂其间。作为一项新生的技术,OLED正如同一把“双刃剑”。它的显示效果令人流连忘返,但可靠性方面的顾虑也足以使人望而却步。作为一名爱好者,你又如何看待这项兴起的技术呢?
2023-12-13
美蓓亚4710KL-B56:烈士暮年
美蓓亚B56曾是一款经典的工业风扇,然而近年来已逐渐销声匿迹。传闻中的它有着优越的性能,而我对此将信将疑。怀着几分敬仰的心情,我也购入了这款产品。我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寻觅了许久,方才找到一家店铺下单。然而,当这款“B56”风扇到货之时,背面的贴纸便立刻引起了我的警惕——它的字体样式十分怪异,与商品介绍中的标签截然不同。即便已是万般谨慎,我也依然没能躲过无良商贩的魔爪。怀着几分侥幸的心理,我选择继续进行测试。在为风扇通电之后,它的表现亦与传闻中大相径庭。“B56”不但在特定转速时有着“呜呜”的共振,轴心传来的“沙沙”声也十分明显。即便更换“美蓓亚”原厂轴承,噪音的改善也依然是杯水车薪。而将这款“美蓓亚B56”拆解之后,眼前的景象更是令我哭笑不得:风扇的电路板面积很小,似乎并不是原装款式。原本的金属转子壳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壳体——这自然是明显轴噪的一大来源,然而问题并不仅止于此。“B56”所配备的滚珠轴承,更是堪称触目惊心——两颗轴承之间 竟有着明显的外观区别!这当然是“偷天换日”的有力证据。毫无疑问,这款风扇是一把劣质的翻新产品,甚至存在仿冒的可能。如果你是一名刚刚入门的爱好者,这款美蓓亚产品并不适合选购。年事已高的它日渐落伍,仅存的产品中更是鱼龙混杂。何必追捧这款老迈的产品,还是让它静静地逝去吧。
1
2023-12-12
工业龙卷风:Arctic S8038
ARCTIC的回归不止带来了消费级新品,更引入了一些面向工业领域的独特风扇。眼前这款8038规格的暴力产品,正是ARCTIC的最新杰作。作为一款可达万转的工业风扇,S8038的风格自然与以往大相径庭。尽管它仍延续了ARCTIC最擅长的五叶风压设计,但在扇叶强度、材料质感方面都进化了不少。38mm的额外厚度,为这款8cm风扇带来了超过70CFM的气流;扇叶的静压更是高达25mm水柱,任何阻力都难以抵挡这强劲的风流!双滚珠轴承的出色可靠性,自然不会在工业产品中缺席;Arctic更引入了许多独特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耐久。让我们将目光汇聚在风扇轴心,不难发现Arctic的巧思。为了满足电机的散热需求,ARCTIC在轴心处增添了一组额外的叶轮。外圈的8cm扇叶为服务器散热,而轴心处的2cm叶轮则冷却风扇自身。这般奇特的“双扇设计”,足以成为散热产品中的奇观。在扇叶转速较高时,S8038的电机线圈若隐若现。直面外界环境的它,是否能承受住水汽与盐雾的挑战?轴心处的额外叶轮,散热效果又是否理想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S8038提供两种转速规格可选。分别是较为常规的7000转型号,和那专注于“暴力散热”的万转版本。这款风扇支持PWM调速,最低转速仅有500RPM。它未必不能兼顾机箱散热,只要你不介意那满转时的轰鸣——作为一名性能爱好者,哪一款产品才是你所青睐的呢?
傲腾硬盘:“相变存储”的悲歌
叫好不叫座的傲腾硬盘,最终还是走向了终结。一些投资者们拍手叫好,而我却未免感到惋惜。无可否认,傲腾的商业成绩堪称灾难。英特尔承受了巨额亏损,将它放弃也是情理之中。但在短暂的生命周期里,傲腾取得了诸多进展与突破。作为PCM“相变存储器”的重大革新,它已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CM“相变储存器”,与当今的主流技术NAND Flash截然不同。以电阻记录数据的它,不仅从原理上解决了“冷数据”问题,更有着令人为之侧目的随机读写性能。“相变存储器”是毋庸置疑的先进技术,但傲腾并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作为尚在探索阶段的新兴原理,其中的不成熟之处随处可见。居高不下的成本、难以扩充的容量,无不限制了傲腾的应用范围。空有独一无二的速度,却缺少软件生态供其施展,不少用户表示“感知不强”。傲腾深陷在叫好不叫座的漩涡之中,在技术成熟前便迎来了终结。痛苦地延续了五年之后,PCM“相变存储器” 终于又一次倒退回实验室之中。傲腾的生命已然结束,而作为它的一生宿敌,NAND硬盘从SLC、MLC再到TLC,如今正处于向QLC过渡的潮流之中。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那追求极致的性能,消费者们对硬盘容量的感知更为强烈。脚踏实地的同时,探索蓝天的先驱者们同样值得尊重。虽然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傲腾的诞生无疑是存储行业的革新。无论面临多少质疑,“商业失败”也无法掩盖这一技术的光辉。多年之后,是否还有玩家记得,曾有这样一种寿命上绝不妥协、性能堪称传奇的产品存在过?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