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折腾的硬件玩家
首席生活家数码领域作者电脑外设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20注册3周年签到1222天
微信公众号:WittmanARC
IP属地:广西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长鑫存储CJ-A内存:破局征程
在DDR4内存时代的末期,镁光、三星与海力士“三分天下”的格局似乎已经注定。但是,随着长鑫存储最新的“CJ-A”颗粒内存上市,市场终于迎来了一位破局者。“CJ-A”是长鑫A-Die中的最新型号,“CJ”表示颗粒原生频率为3200Mhz——这是JEDEC标准中的最高频率。这意味着生产工艺走向成熟,也代表着长鑫颗粒的质量愈发精进。只需1.4V电压,长鑫A-die便能到达3800Mhz频率。与之对应的时序参数非常优秀,几乎让人忘记了这是一款双面内存产品。CL18-17-17的参数已然非常惊艳,仅有418T的tRFC更是将对比结果一锤定音。2Rank设计,还带来更为强大的同频性能——相比单面颗粒的普通产品,长鑫颗粒的带宽足足领先了2GB/S有余。与此同时,这套内存还有着绝对的性价比优势。无需昂贵“特挑”也能享受的优异性能,让CJ-A颗粒足以问鼎“第一梯队”。遗憾的是,由于长鑫内存入场较晚,不少芯片组的固件中未能进行针对性优化。只有搭配较新发布的酷睿12-14代平台/AMD 500系主板时,才能发挥出“长鑫”的全部实力。在DDR4内存的最后时刻,长鑫CJ-A颗粒的生命周期注定短暂。尽管如此,其性能表现也已足够耀眼。多年的努力终见回报,何愁不能攀登下一座高峰?不要忘记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愿长鑫能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1
2024-05-06
七彩虹“水神”风扇:意料外的“惊喜”
倘若对“散热性能”满怀期待而来,这款七彩虹“水神”的原装风扇 或许会吸引你的目光:它是一款OEM定制风扇,以酷冷至尊的旗舰产品作为原型!2000RPM转速、双滚珠轴承,七片扇叶“加强环”设计,还带有靓丽的ARGB灯光。两把风扇共售45元,单价仅是零售产品的五分之一——怎会有如此完美的产品?相信屏幕前的你已跃跃欲试。但是,暂且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事情并不那样简单。七叶“加强环”设计、酷冷旗舰产品,相信爱好者们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莫比乌斯”!但若是仔细观察扇叶的设计,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事实上,“水神”风扇的原型,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莫比乌斯”,而是与它大相径庭的前作——SF120M!二者间的造型非常相似,但是性能表现却截然不同。具体来说,分明带有强化的扇叶,“水神”的共振哀鸣却格外明显——“呜—呜—”的噪音不绝于耳,塑料的强度令人大跌眼镜。倘若满怀期待而来,此时的景象无异于一盆冷水。如果再将那明显的滚珠噪音考虑在内,这款产品就更令人大失所望了。“旗舰级”的设计之下,用料水准却实在不堪;何其相似的扇叶造型,实际表现却是大相径庭——毕竟,酷冷至尊 从来不缺意料之外的“惊喜”。
2
酷里奥T28-V2:焕然一新,但任重道远
平心而论,上一代“酷里奥”T28的表现并不优秀。但伴随着春日而来,眼前这款“T28 V2”已有许多不同:原本的“FDB油轴”被耐用的“滚珠轴承”所替代,就连风扇本身也已重新开模!士别三日,“酷里奥”是否能令我们刮目相待?为风扇通电之后,焕然一新的它确实大有不同——得益于改良模具的加持,扇叶的动平衡果然优秀许多。满转之下,T28 V2不再有恼人而明显的振动,“均衡模式”的转速也大幅提升。风扇的质感也有改善,正面的饰板为它平添了几分高级气息。诸多改变之中,洋溢着酷里奥的自信。然而,T28 V2仍有一些遗憾。“电机噪音”是T28饱受诟病的地方,但V2版本也没能解决这点:只有在“最低”与“最高”转速之下,我们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除此以外的所有区间,尖锐的电机声都不曾止息。风扇的做工有些许提升,但叶框的间隙还是那样明显。成本所限,酷里奥并没有用上最好的材料;作为代价,也只能忍受特定转速的“呜呜”噪音了。目前,酷里奥T28 V2仅作为P60T-V2塔体的原装配扇,并不进行单独销售。而它的前代产品T28正清理库存,30元的价位颇具性价比。离“完美”还有不少距离,不得不说是T28 V2的遗憾。即便如此,酷里奥的改进也值得认可:可靠耐用的“滚珠轴承”,显然更加契合“高转性能”的主旨;大幅改善的动平衡水准,让这款风扇值得一试——作为一名爱好者,你又是否认可酷里奥的改变呢?
1
超频三RZ400:刮目相看的性能
单风扇、四热管,直触式设计沿底座一字排开。毫无疑问,RZ400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入门产品,它又有着怎样的极限散热效能?——对此,超频三的答案或许会令你大吃一惊:至高可达238W?!震撼之余,相信你也如我一般将信将疑:体积小巧的RZ400,果真具备如此强悍的性能吗?为了一窥RZ400的真实表现,我决定进行一场严苛的“烤机马拉松”。超频三的成绩在i9-13900K上取得。但我认为,入门处理器更能体现入门塔体的水准——i5处理器的核心面积更小,CPU热密度因此更高,相同功耗的散热难度反而更大。即便是顶尖的旗舰单塔,成绩也往往止步在180W附近。RZ400的表现又如何呢?Prime95 Blend测试贯穿昼夜,其中的负载无需多言。远超FPU、为期十个小时的严酷考验中,i5处理器的功耗达到了155W。与之相对的是,RZ400将温度控制在94℃之下——尽管与夸张的标称仍有距离,但这仍然超出了我的预期。RZ400的性能出乎意料,四条热管直触的它,竟也表现得如此顽强!究其原因,塔体尺寸功不可没:虽然定位入门级市场,但那55mm的鳍片厚度 甚至接近“猫头鹰”U12A,足以让不少“高阶产品”相形见绌。这款产品令我刮目相看,多少刷新了我对“入门”的认知——作为一名热爱折腾的玩家,你所使用的入门级散热器,又有着怎样的性能表现呢?
1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