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价
精选好价
全部好价
优惠券
白菜
社区
好文
资讯
众测
笔记
海淘
海淘导航
淘遍世界
攻略文章
百科
商品百科
品牌导航
商家导航
更多
值友福利
金融
汽车
旅游
品类导航
专题汇总
招聘专区
集团官网
商业合作
爆料投稿
好价爆料
写篇文章
视频上传
提报百科
创作活动
条新消息
条新评论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我的关注
我的文章
我的爆料
我的笔记
我的视频
我的百科
我的评论
我的众测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退出登录
个人主页
WittmanARC
+
关注
热爱折腾的硬件玩家
首席生活家
・
数码领域作者
・
电脑外设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20
・
注册3周年
・
签到1212天
微信公众号:WittmanARC
IP属地:广西
芝麻信用评估
授权
后可查看具体分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首页
爆料 253
文章 239
笔记 430
视频 8
评论 8324
专栏 6
猫头鹰A14iPPC:工业之风
在消费领域,利民TY-143是暴力风扇的杰出代表;然而放眼工业市场,A14iPPC也不失为一个选择。作为面向工业用户的产品,猫头鹰在iPPC系列上一改往日的静音形象,换用了更强也更暴力的三相六级电机。虽然并未采用双滚珠轴承,但A14iPPC的电机噪音非常明显。低转速时的“滴滴”声,令含油轴承的优势功亏一篑,不过也让A14iPPC有了更加充沛的性能。说到性能,猫头鹰很讲“武德”地将风扇厚度设定在了标准的25mm。相比26.5mm厚度TY-143,A14iPPC的同转性能略低一些。然而,3000RPM的最大转速挽回了劣势,极限性能并非TY-143能够企及。值得注意的是,A14iPPC的扇叶材质与NF-A14明显不同。iPPC型号的扇叶采用尼龙+玻璃纤维打造,与PBT+玻纤的普通版大相径庭。也得益于更加坚固的扇叶材质,A14iPPC没有TY-143那“呜呜”的噪音,扇叶动平衡同样更好。不过,做工的改善是以价格为代价的——A14iPPC的售价高达TY-143的3倍!这很“猫头鹰”。总体而言,低转速时的电机噪音、高转速时如飓风般的风噪,令A14iPPC与“静音”无缘。然而,3000RPM的最高转速、更加优秀的做工与质感,让A14iPPC不失为一款精致的暴力风扇。除了TY-143外,这款iPPC“猫头鹰”同样值得考虑。
+1
5
4
24
2023-07-15
PSSD的幕后功臣:西数SN750/E
大家都了解西数P50移动固态的光鲜亮丽,却少有人了解其中的幕后功臣——拆开P50的保护盖后,一块西数黑盘SN750映入眼帘。 SN750确实是一块优秀的固态:成熟的硬件设计带来的优异缓外速度,让它非常适合PSSD移动硬盘领域;而SN750E的顺序读写速度虽有下降,在20Gbps的USB带宽限制下也不是大问题。时过境迁,作为昔日的旗舰,SN750如今已逐渐退市、不再单独销售。然而,在PSSD领域,“老骥伏枥”的它仍然“志在千里”,当之无愧为黑盘旗舰的幕后功臣。
+1
2
0
4
2023-07-14
西数SN570:蓝色新力量
作为经典产品SN550的继任者,SN570带来了更加优秀的体验。它是迄今为止最快的蓝盘,也是西部数据的新一代主流产品。在硬件方案上,SN570沿用了无缓存设计,并改换了全新技术——存储颗粒升级为112层BiCS5闪迪原片,一扫前代“冷数据”的阴霾,时刻保证数据安全。DRAM-Less设计,也让SN570保持了前代产品“低功耗、低发热”的优秀口碑,对笔记本用户更为友好。而在性能方面,相比前代产品,SN570的缓外速率稍有下降,却换来了综合表现的巨大飞跃。与日常使用息息相关的随机读写性能,SN570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最快蓝盘”的称号名至实归。总体而言,SN570是一次成功的迭代。读写速度上的突破、颗粒代际的提升,成功填补了SN550的遗憾。而无缓存设计虽有不足,但也契合主流产品定位,同时换来了更加友好的功耗与发热。尽管价格并非最低,但是原厂原片的可靠性独树一帜。如果你正寻找一款发热功耗较为优秀、存储数据安全可靠的大牌入门级硬盘,SN570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1
+1
5
0
22
2023-07-13
重力对散热的影响有多大?测试数据补充
在浏览散热器的宣传页面时,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玄乎其玄的名称与概念。“逆重力热管”或许正是其中之一。本期笔记就将实测重力对散热效率的影响。本次测试使用的散热器为Ultra120E,使用了6条6mm尺寸的AGHP逆重力热管。在卧式机箱之上,对CPU散热器而言,热管靠近冷凝端的一段可能会受到重力影响,而蒸发端附近则不受重力干扰。同时运行OCCT(CPU)+Furmark No AA(GPU)双烤测试。显卡与CPU均保持在各自的最大功耗附近。10分钟后,CPU温度上升到了86度(HWINFO则为85度),我们将以此为基准。当CPU的热管冷凝端不受重力影响,其中一侧的蒸发端会受重力而回流受阻。等待CPU、GPU温度降至此前记录的最低温度后,重新开始双烤测试。10分钟后,结果如下:此次OCCT与HWINFO记录的温度有较大出入。对使用“逆重力热管”的CPU一方来说,OCCT温度由此前的86℃涨至91℃,不可谓不明显。但HWINFO上记录的最高温度则是87℃,有上涨,不过还在正常水平。OCCT的温度监控同样基于HWINFO,这表明91℃可能只是瞬时极端值。让我们继续测试,这次将机箱旋转90度。此时的布局更贴近银欣RV02等“垂直风道机箱”。重力方向已标注在图上。CPU散热器的热管近似与地面平行,基本可认为不受重力干扰。待冷却后再次运行双烤测试。等待10分钟后,CPU封装温度比常规情况低了不少,达到了测试中的“最低温”——仅有84℃。总结与分析经过此前的测试,我们不难分析得出,“逆重力热管”不能完全抵消或解决重力的影响。即便是在利民指定的“主板立式方向”上,CPU仍然上升到了整场测试的最高温——91℃。且在改变重力方向时,比起没有“逆重力”技术的显卡而言,CPU温度的变化甚至更为明显。在不同的安装方向下,温差最高可达7℃。当然,CPU与显卡的散热模组毕竟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逆重力热管”或许促进了热管的毛细作用以对抗重力,但并不意味着它如宣传那般有效——“逆重力热管”不能解决CPU侧受重力干扰的问题。
+1
25
34
52
2023-07-12
4000Mhz-七彩虹D4内存:平民“法拉利”
在DDR4内存的末期,高性能内存已不再可望不可及。眼前这款频率高达4000Mhz的七彩虹内存,便是“平民法拉利”的代表。这款内存使用了DJR颗粒,是海力士最强大的产品。它的XMP频率便可高达4000Mhz CL19 1.4V,并且,这并不是它的全部潜力。在“锐龙”平台上,它可以轻易工作在4400Mhz的主板上限频率!瓶颈出现在主板而非内存之上,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即便不需要如此高的频率,在时序压制上,DJR也是一把好手——它的表现仅次于三星B-die,位列第一梯队。而那平易近人的价格,同样也是三星B-die产品难以企及的。如果说有何美中不足,七彩虹的散热马甲还是略高了一些。在安装散热器后,拆装内存可能会略有困难,但这只是白玉微瑕。如果你正寻找一款物美价廉、性能优良的DDR4内存,这款来自七彩虹“战斧”的4000Mhz产品绝对不容错过!
+1
3
0
11
2023-07-10
i5-9600KF:超频“小火炉”
i5-9600KF是英特尔在多年前推出的入门级超频处理器,六核六线程、CoffeeLake-Refresh架构。不锁倍频、比对手“锐龙”更大的超频潜力,让它一时风头无两。得益于14nm++针对超频的优化,这一代酷睿产品有着狂野的功耗与极高的耐压能力——华硕主板那直逼1.45V而去的默认VCCIO电压,就把我吓了一跳。我手中的9600KF体质一般,以Prime95 Small FFT为测试基准,Non-AVX时1.4V@4.95Ghz、AVX下1.32V@4.74Ghz便是它能力的极限。而在这极限超频之下,9600KF也只能达到600分上下的CPU-Z单核跑分,这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要知道,为了这一丝性能优势,我可付出了从主板至散热器的全方位成本代价。动辄170-190W的Prime95烤机功耗,旗舰级单塔散热器也不堪重负。总体来说,9600KF是一个难以驯服的“小火炉”。它虽然能让你享受到超频的乐趣,可也要为此承受高昂的代价——飙升的功耗、巨大的发热,以及时刻处在边缘的稳定性。这款处理器不适合所有人。如果只是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升级LGA1151平台处理器,i5-9400F或许更值一些。
+1
2
7
23
2023-07-09
酷冷FA12025:“OC”有风险,定价需谨慎
夏日炎炎,“处理器温度”又成为了DIY领域的绕不开的问题,改进电脑散热刻不容缓。而眼前这把风扇,正是为高性能散热需求而准备的。从贴纸背面的型号上看,这款风扇名为FA12025,以酷冷至尊的商品设计上说,它又与“莫比乌斯OC”极为相似。作为酷冷的旗舰产品、“莫比乌斯”的高转型号,这款风扇的工包版本定价仅30元。平心而论,30元的它并不算差。在散热性能上,FA12025不比GT3000落后太多。而在静音方面,FA12025甚至还在低转时略有优势——它没有“温柔台风”GT-Hi那嗡嗡的电机噪音,即便是在高转之上,表现也对得起30元的价格。 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从OEM产品变为零售产品后,FA12025的身价竟翻了五倍不止。酷冷至尊将它重命名为“莫比乌斯OC”,定价也上升至199元! 俗话说“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价格”,此时尤其适用。虽然售价暴涨,但酷冷至尊的品控配不上价位。平时司空见惯的动平衡瑕疵,在3000RPM的转速和200元的价格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明显。原本高转时就略逊色“温柔台风”的噪音,在比“温柔台风”还高昂的身价下,就成为了硬伤。酷冷为这把风扇命名为“莫比乌斯OC”,似乎是取“OverClock(超频)”之意,而超频一向有所风险。在对品牌定位进行“超频”的同时,也须重视产品的硬实力。酷冷至尊在定位的同时,是否也谨慎思考过那高昂的溢价呢?
+1
11
10
21
2023-07-09
微星M.2Xpander:小众扩展卡
大尺寸散热风扇、6pin独立供电、随处可见的MSI微星标识,这是一张入门级显卡吗?非也!外壳上的M.2 XPENDER暴露了它的身份——这是一张PCIE4.0 X16硬盘扩展卡。这张MSI扩展卡有着4个M.2接口。它的用途,便是将主板PCIE X16插槽的带宽,均分到这四个接口之上。并借助改造自AERO显卡的风扇散去热量。在兼容性方面,这块转接卡支持2242—22110长度的M.2硬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块扩展卡甚至还有6pin独立供电与热敏电阻,最大限度地确保硬盘的安全。与此同时,这张扩展卡对主板有着苛刻的要求:必须支持PCIE拆分,且必须安装在X16插槽之上、对BIOS进行专门设置,才能识别全部4个硬盘。与此同时,它的价格不菲——扩展卡本体便接近200元!较高的平台要求、高昂的拥有成本,让这块转接卡成为了小众的玩具。不过,假如你的主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块微星扩展卡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
+1
3
8
19
2023-07-08
先马“冰钻”:双滚珠“卷王”
双滚珠轴承、黄铜保持架、1850RPM的最大转速,当这些参数出现在一款49元的风扇上,已经足够吸引目光。而在如今,搭载上述配置的风扇仅售49元/3把,甚至还附赠4合1集线器——先马在“冰钻”上重新定义了性价比!从噪音表现上来说,“冰钻”算不上安静。最低转速800RPM(12V电压),风噪与轴噪都称不上小。作为入门级风扇,先马“冰钻”采用了11片扇叶的设计,能提供很大的风量。但较大的框叶间距也限制了它的高阻性能。比起同冷排与散热器“硬碰硬”,冰钻显然专注用于出风。就像经常见到的低价位风扇那样,“冰钻”的做工并无太多出彩之处。塑料边缘有一些毛刺,扇叶材质也算不上坚固,而出风面的框体肋条,更是简单粗暴地成了方形。然而,滚珠轴承与那49元/三联包的价位,足以令人忘掉一切问题。“双滚珠轴承”是使它鹤立鸡群的最大亮点。那些令液压轴承水土不服的吊装环境,正是双滚珠大显身手的舞台;长久工作下的可靠性,足以令含油轴承望尘莫及。总体来说,在49元/3把+附赠集线器的价位下,先马冰钻可谓超值。双滚珠轴承拥有出色的耐久度,11片扇叶也专为出风而设计。“冰钻”重新定义了入门级风扇的性价比,市面上已少有如此实惠的双滚珠产品。如果你正寻找一款可靠耐用的机箱风扇,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先马“冰钻”的清仓机会!
1
+1
18
32
120
2023-07-06
微星P12:静若处子
夏日炎炎,“处理器温度”又成为了DIY领域的绕不开的问题,改进电脑散热刻不容缓。而如何在“散热”的同时兼顾“静音”?微星P12为此做出了表率。正如标题所述,微星P12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安静”。作为资深代工商,Powerlogic在这款风扇上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微星P12是市面上少数采用LCP材质的产品,但它无意主打性能,而是全力优化风噪。微星P12的最大转速为2000RPM,与猫头鹰A12相同,而在常用转速区间内,P12的静音效果也堪称出类拔萃。LCP材质避开了恼人的“呜呜”杂音,扇叶非常平稳,风噪相当安静。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有着如此优秀的静音效果,微星P12却一直默默无闻,问题之一便是那少之又少的铺货量——在这次618大促中,它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处在“无货”状态,可谓“一扇难求”。此外,微星P12也并非完美,它的轴承耐久仍有局限。虽然宣称使用了“流体液压动力轴承”,但这款风扇并没有磁稳。如果情况允许,最好不要将它吊装使用。无论如何,作为百元价位的LCP风扇,微星P12的静音效果非常突出。如果你正寻找一款能与“猫头鹰”相提并论的静音风扇,微星P12将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1
+1
7
8
58
2023-07-04
<
上一页
1
...
17
18
19
20
21
22
...
43
下一页
>
转至
页
GO
4
关注
17373
粉丝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1
斑鸠
2
luyun0202
3
文艺拾光
4
汽车世界
5
纵笔浮生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