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折腾的硬件玩家
首席生活家数码领域作者电脑外设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20注册3周年签到1212天
微信公众号:WittmanARC
IP属地:广西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利民Heilos相变硅脂:新瓶旧酒
说到“相变硅脂”,笔记本用户们肯定不会陌生。这是一种在低温下固化、高温时相变流动的导热介质,具备非常优秀的长期耐久。近期,Thermalright利民上市了一款“Heilos”导热介质,这款产品是什么来头?打开包装,利民硅脂的热阻/压力曲线、相变温度写得煞有介事,热导率、热阻、电阻率好像十分专业,利民甚至会为这一小块导热介质提供“一年质保”!只不过,这些数据好像似曾相识?没错,这款“Heilos”相变硅脂并不是利民自研的产品。仔细对比霍尼韦尔PTM7950相变片的导热率、热阻与体积电阻率,不难发现二者如出一辙。“科技以换皮为本”,将采购的工业相变材料切块、重新包装,就成为了利民自家“精挑细选、游刃有余”的高端导热材料。新瓶中装着毫无新意的旧酒,让我实在提不起兴趣,不过长期以来,相变材料也是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冒名顶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今,能有一家散热大厂入局,至少能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正品。此外,得益于利民的大力折扣,Heilos的价格还算合理。同等尺寸下,Heilos比一些知名店铺的分装还要略微便宜,比较遗憾的是利民并没有推出尺寸更大一些的规格。总体来说,Heilos是一款毫无新意的“新品”,本质上是霍尼韦尔PTM7950的二次分装,但利民品牌的正品保障至少令人安心。如果你希望购买相变硅脂,价格合适的Heilos还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1
猫头鹰A15:烈士暮年
猫头鹰NF-A15之所以名为A15,便在于它独特的椭圆形框体。从进风面看去,该款框体的宽度为15cm,而高度依旧是14cm。额外的框体尺寸能带来更大的进风面积,也能减少散热盲区。椭圆形设计也能让这款14cm风扇兼容12cm孔位。也正因此,A15被广泛配备在猫头鹰的散热器上,它是猫头鹰最为经典的原装风扇之一。市面上的大多数14cm风扇为26.5mm厚,但是猫头鹰A15使用了25mm的标准厚度。因而A15的同转表现略差一些。起初,猫头鹰的优秀扇叶设计能够挽回劣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15的性能掣肘也越来越明显。不过,A15依然有一些对手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可靠性令人印象深刻。猫头鹰在这一代产品上首次使用了SSO2轴承。磁铁得以更靠近风扇轴心,制造精度也得以提升。在长达九年的奋战中,NF-A15的轴承仍然没有异响、工作依旧平稳可靠。无愧于“猫头鹰”品牌的优秀质量。此外,NF-A15还是市面上少数配有脚垫的14cm圆框风扇。它能提供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作为一款2013年问世的风扇,猫头鹰A15如今已算不上新了。但在新一代14cm风扇姗姗来迟的背景之下,它还要在市场上奋战相当一段时间。以“猫头鹰”之名,如果你正寻找一款质量可靠、噪声较低的机箱风扇,NF-A15或许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玄冥13cm风扇:大而失当
说起12cm/14cm尺寸的散热风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你曾听说过13cm风扇吗?近期,一把名为“玄冥•优”的13cm散热风扇吸引了我的目光 。抛开它那中二的名称不谈,这把风扇的做工倒是可圈可点。它由超频三代工,使用近似于“S-FDB V2”的含油轴承。结合它2000RPM的转速,在40元价位上性价比不错。不过,尽管宣传图中的风扇有着动平衡胶点,模具也预留了点胶位置,但我手中的扇叶表面却是空空如也,没有发现任何二次点胶的痕迹。13cm的扇叶尺寸,是这款风扇的最大卖点。与普通12cm并排放置,它的扇叶宽出一截。众所周知,散热领域是“一寸大,一寸强”。更大的扇叶直径显然有利于“性能碾压”。但是,“玄冥•优”的一些细节设计欠缺考虑,没能发挥出大尺寸的优势。由于风扇的框体比12cm产品更大,螺丝孔位更靠近内侧,这把风扇无法兼容常见散热器的风扇扣具。如图所示,挂钩会与大尺寸的框体产生干涉。而针对“玄冥•优”特意宣传的冷排用途,这把风扇就更显尴尬了——它确实可以安装在冷排的12cm螺丝孔上,但别忘了那13cm的框体直径——在240/360冷排上,它会直接侵占与之并排风扇的空间。相比之下,同是超频三制造的PF130 13cm风扇,在兼容性上就成熟很多。额外的切角设计能让它兼容12cm风冷挂钩。总体来说,“玄冥•优”的尺寸碾压思路相当有趣,但在具体实现方式上有很大不足。不兼容风冷、侵占冷排风扇位置的缺点,让它的适用范围相当尴尬。希望厂商能在后续改善设计,弥补兼容性的不足。
猫头鹰U14S:被遗忘的强者
要说当下最为强劲的单塔散热器,答案可能与你的预期有所不同——并不是利民U120EX、TA140EX抑或猫头鹰U12A,而是眼前这款猫头鹰U14S!猫头鹰U14S发布于2013年上半年,是一款140mm级别的单塔散热器。六条6mm热管、大尺寸的底座,57片鳍片回流焊接在主体之上。再配上1500转NF-A15散热风扇,这是一款真正的旗舰级风冷。在LGA1151平台、原装单风扇下,U14S的温度胜出U12A约2℃,几乎与双塔D15S持平。单风扇单塔便能比肩双塔,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U14S的表现无愧旗舰之名。然而,为何它有着顶尖的性能,却一直默默无闻、被人遗忘呢?问题在于,U14S虽然强大,但它的规模也限制了兼容性。165mm的塔体高度,令不少MATX机箱汗颜;更不要提加上顶盖后171mm的尺寸,堪称散热器中的“巨无霸”。在U14S发布的2013年,四核处理器正是市场主流。“牙膏”之下,CPU并没有如今这般巨大的发热。U14S的性能优势难以施展,兼容性的差距却是实打实的。与此同时,猫头鹰的产品策略也在推波助澜。140mm产品线长期不受重视,U14S至今也没有推出Chromax配色产品。原色的U14S极易氧化,很难吸引玩家们的目光。一款强大的单塔散热器,却最终因市场策略、兼容性劣势而被埋没。一款产品的命运,不仅要靠自身奋斗,更要考虑市场的进程。如今,接替它的新一代单塔 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U14S这位默默无名的老将,注定要倒在后浪的潮流之中。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