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开始全世界跑马拉松,几百双跑鞋和各种运动户外装备。
什么值得买生活家
注册11周年签到3434天
IP属地:上海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隔了三代的李宁飞电Elite
2025年的飞电5 Elite,和2020年的飞电2 Elite。时隔三代对比这两双鞋的性能配置没多大意义,不过还是很感叹,飞电2 Elite真的是双很出色的鞋,在当年完全可以和Vaporfly NEXT% /Vaporfly 2掰掰手腕——前两代飞电中底用的尼龙弹性体还是阿科玛的pebax。可惜2099的定价把销量堵的死死的……在它和Vaporfly之间,很难让人选择它。20-22年马拉松特别留意了下,每场飞电2 elite的穿着者寥寥,估计多半还是品牌赠送的。 因为最顶级的飞电5 Ultra不合规,飞电5 Elite就不得不承担起扛旗重任。好在总体配置并不差。胚膜发泡peba超䨻中底+䨻丝鞋面+GCU大底+T1000碳板,该给的都给了。T1000也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碳纤维之一。初上脚,飞电5 Elite整个鞋面的包裹比2 Elite要舒服点,属于包裹锁定到位但前掌还是有一定自由度的类型,鞋面也有微弹、不像2 Elite完全无弹的mono纱;前掌的滚动感更明显,虽然不像2有块明显的跖枕凸起,反而5更有前倾感;中底超䨻泡棉出人意料的偏硬,刻意去踩才会有明显形变,估计是偏韧弹的脚感;至于最速曲线的概念,也没穿过中间的3 4,说不好到底有什么用。如果能继承2 Elite的衣钵,再来点感受得到的进步,那对5 Elite就算很满意了。#晒好物,聊使用体验 #跑步装备党 #马拉松
14
02-06 18:48
ASICS亚瑟士NOVABLAST 4 vs NOVABLAST 5
几点区别—— - 中底泡棉从FF BLAST PLUS ECO变为FF BLAST MAX,脚感上更柔软些;- 鞋面从比较厚的编织鞋面变为工程网布,透气性应该会更好些;- 4的大底有卡小石子情况,5目前来看稍微好些;- 中底厚度和体积几乎没变,但5的稳定性比4好了不少; NOVABLAST系列从初代开始,穿过1、3、4,到最新的5代。主观穿着体验—— 越来越像严肃跑鞋的全能鞋款,但没有nimbus、kayano、gt 2000、cumulus……那么传统,穿着感依然是偏轻快的那种,中底也没有额外的支撑板/助力板。特别适合不那么挑脚型的跑者进行各种训练,不过最适合的还是有氧慢跑和中长距离,再长再快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4代的编织鞋面会给人柔软贴合的错觉,实际包裹偏硬,也有些捂脚。这鞋面特别像nb的1080 v11。5应该好了很多。大底橡胶是这个系列相对薄弱环节,抓地性和耐磨都一般,这种蹦床式大底跑久了橡胶都有内嵌入中底泡棉的情况。好在整个橡胶厚度足够,服役里程倒也还凑合。 在厚底+无板+定位偏全能+性价比的跑鞋里,NOVABLAST似乎没太多直接竞争对手。 很多人会认为NOVABLAST是另一双更厚底训练鞋SUPERBLAST的平替版,实际两者脚感依然有明显差异,最像的只是中底厚度给的相似感。真跑起来,后者更有性能竞训鞋的味道,上点强度或距离,SUPERBLAST要有能量得多。而且即便SUPERBLAST中底更厚(两双鞋坡差都是8mm),SUPERBLAST跑步比NOVABLAST更稳,像低落差跑鞋。反而NOVABLAST老觉得后跟有些过高,坡差更像10+mm的。SUPERBLAST的外底橡胶面积更小,抓地和耐磨倒是比NOVABLAST更好。 所以NOVABLAST即便越来越全能,但如果不是很在意价格、中长距离到18+km以上、或者强度更高些,SUPERBLAST是更推荐的款。#达人激励计划 #跑步装备党 #跑步的人最酷
9
01-29 23:42
Vaporfly vs Alphafly
三双可能是nike近5年最值得说的顶级碳板竞速鞋。2019年的Nike ZoomX Vaporfly NEXT%2020年的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2024年的Nike Alphafly 3从2017年breaking 2破二挑战推出的精英版Vaporfly Elite/市售版Vaporfly 4%开始,上下两层zoomx泡棉+中间全掌铲型碳板的配置,在Vaporfly NEXT%上基本做到极致,几乎是这种设计概念的完整体,没有太多可提升的地方了。所以后来的Vaporfly 2也只是在NEXT%基础上微调鞋面,中底并无改变(Vaporfly 2更像是Vaporfly NEXT% 1.5,两双可以视为同一产品)。外加Vaporfly Elite/Vaporfly 4%的产能也有限,最初zoomx泡棉废品率很高,导致绝大多数人上脚的nike顶碳都是Vaporfly NEXT%或者Vaporfly 2。Alphafly NEXT%开始在前掌下面加入两个zoomair pods气垫,试图进一步提升回弹反馈,铲型碳板变为flyplate碳板,整片面积更大(尤其前掌)、也更平整,相当于更明显的杠杆原理,外加中底zoomx泡棉增加至40mm的世界田协限制厚度,只从纸面设计看,Alphafly NEXT%比Vaporfly NEXT%更加的激进,驾驭门槛更高。220g的重量控制得不错,但依然较Vaporfly NEXT%重了30多克。一年后升级的Alphafly 2非常拉胯,这就导致20-23这几年,Vaporfly在精英选手中的穿着率远高于Alphafly,这对nike来说多少有些尴尬——特别是Vaporfly 2定价降至1699档后。自家旗舰款并不如顶级款风光;这就好比老美家的肥电F35,乍一看高精尖升级款,实际和F22比起来,真不好说哪个更靠谱。顶级款的性能太过平级未必好事,差价都体现不了差异性。所以Vaporfly 3明显被有意下调了那种凌厉感,相比前两代疲软了很多。Alphafly 3则是试图平衡顶碳高驾驭门槛和更普适的进阶马拉松跑者选择,nike目前也没有那种实验性的超级跑鞋,Alphafly 3还肩负了对抗adizero pro evo 1的使命,有点像量产超跑对抗赛道方程式的感觉。这双Vaporfly NEXT%服役285公里, Alphafly NEXT%服役353公里,Alphafly 3会是接下来25年马拉松的主力。千人千脚,主观上我特别喜欢Alphafly NEXT%的脚感,觉得从鞋面到中底都很舒适,也没有很多人顶足弓的问题,除了跑得慢没法发挥它的性能,其它都觉得很完美。之前好几次犹豫想再买双,可现在的顶碳都寿命堪忧,也怕跑不了多久会开裂断底。希望Alphafly 3给力点吧。以后会详细写篇初代Alphafly NEXT%和Alphafly 3在中底设计原理上的区别。#马拉松 #跑步装备党
10
01-24 19:28
有些过誉的boston12
adizero boston 12刚出来就买过一双,上脚跑了两次,受不了拉胯鞋面就转手出掉。结果上月看到价格500出头,没忍住吃回头草。这双柏林马拉松50周年版差不多跑了约160公里——想了下,很久没穿过这样优缺点都特别分明的跑鞋了。首先是差评的鞋面。完全没弹性,偏偏包裹性也很一般,舒适性就很挑脚。往好了讲如果你的双脚适合这楦型,boston 12就恰到好处,没什么存在感的贴合在脚面上。反之,则可能在鞋面的每个部位折磨你……有些人压脚背,有些人磨脚趾内侧,我是鞋舌鞋领那会磨。后跟包裹是零,本身支撑感也偏弱。原本解决方法可以是系紧鞋带,但这鞋面还是算了。原配鞋垫也过于滑溜。——以上的解决办法是,买大半码,穿更厚实且中帮的袜子,拿到手第一时间把鞋垫换掉。当然如果是宽足型或者喜欢柔和的包裹,那就放弃它。整双鞋的中底同样适配度鲜明。阿迪的lightstrike pro泡棉,用在不同鞋款上不光性能参数不同,里面加的材料都不一样,有韧的有弹的有软的,脚感千差万别。boston 12调校的并没有那么弹,算中规中矩。下层lightstrike 2.0基于eva,冬天衰减比想象得好。理论上它脚感会比lsp更软,但即便后跟用的体积看不小,如果真是后跟先落地的跑姿,会有说不出的怪异感,稳定性也一般。至于内置的energyrods 2.0玻纤柱谈不上太多推进感,胜在跑起来完全不会拖泥带水。实际跑起来5-5分半配速是个很明显的分水岭。一旦6分开外,boston 12的不舒适感就会特别放大,觉得哪哪都差点意思;5分出头,它的缓震和回弹忽然恰到好处,挑不出什么毛病。总结就是慢跑无语,训练合适,竞速又会开始怀念那些竞速鞋。马牌橡胶的大底抓地性还行,耐磨性很好。160公里下来清洗后一看,跟新的差不多。波士顿系列算是我的跑步初恋,2012年跑首马穿的就是boston 3。中间有过几代原地踏步,波12算是最近三代表现最好的了,总体可以给个合格偏上的分数,但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点,网上评价有些过誉。目前折后500左右价位的训练鞋里,boston 12未必那么出挑。
8
2024-12-31
韶音OpenRun Pro骨传导vs小米骨传导vsOladance OWS气传导运动耳机
目前服役的运动耳机,韶音OpenRun Pro+OpenFit、小米骨传导、Oladance OWS。 Oladance OWS和OpenFit都是气传导(耳朵挂两小音响),骨传导需要夹着脸震动传声。理论上气传导佩戴舒适些,音质更好,但可能漏音更明显。 OpenFit不太用,续航弱点,个人也更喜欢带后挂的,不容易掉—— 【音质】Oladance OWS > OpenRun Pro > 小米 运动耳机都听个响,气传导比骨传导好点。OpenRun Pro多个小喇叭,比纯贴皮肤的骨传导稍微好些。骨传导音量都偏轻,气传导稍微大点。 【操作】Oladance OWS > 小米 ≥ OpenRun Pro Oladance按键键程比小米和韶音强太多了。小米和韶音操作手势完全一样,韶音的切歌按键更灾难,误操作率极高。OpenFit也存在同样问题。 【续航】Oladance OWS(15h) > 小米(12h)> OpenRun Pro(10h) Oladance续航很强,单周跑个3、4次,电量还有73%。最大音量连放7小时,剩余52%。小米也还可以。韶音试过几次最大音量,大概7个多小时没电。 三款都支持快充。买小米主要看中type c充电口,另外两个出门要带各自磁吸充电线。 【性价比】小米 > OpenRun Pro > Oladance OWS 小米原价699,官方目前499,实际4出头买到。OpenRun Pro出了好几年,打折常见,现在7、800能入手?Oladance去年10月开卖,原价1699,目前还得1200+才能买到,太贵。Oladance耳机壳毡毛表面加防水拉链,做工很好。韶音也有个耳机盒。小米不带盒,得额外买。 【防水】Oladance OWS(IPX8) > 小米(IP66)> OpenRun Pro(IP55) 【重量】Oladance OWS(25.9g) > 小米(28g)> OpenRun Pro(29g)
16
2024-04-08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