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屏幕才是最聊胜于无的升级项,在充放电能力上的升级要显著很多。双口输入单纯对比自身的提升确实不算大,但15U把完整自充的用时压缩到45分钟之内,对比前代用时近1小时50分钟的表现,速度翻倍都不止,提升幅度比标称功率的提升都高。在输出能力上15U的多口PD fixed输出能力能达到100+65W,这也是非常大的进步。要知道15号标准版甚至更高一级的两款20号的多口输出能力都是非常虚的,号称的100W仅针对MiPPS有效,能用来充笔记本的PD fixed最多支持到65+45。还有针对PPS策略的改进也是感知很明显但没有明确体现在宣传中的。前代充电宝的PPS策略都是二次触发,使得某些第三方设备没法正确握手到高功率,今年开始的新品终于去掉了二次广播机制。不算6号那个十分钟计时器的怂货,这是数字系列里第一个跟进完整PPS能力的。
其实风扇也没那么有用,哪怕拿风帆带30W无线充,还是会顶着温控墙降功率跑。有没有风扇基本就是一个又烫又慢,一个又烫又非常慢的区别
小新105W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线补到位。哪怕是线阻100毫欧还算可以的大电流线,在跑上5A电流时依然会产生0.5V的压降,导致设备端实际的输入电压和功率不尽人意。小新这个头的输出电压余量很足,到设备端还是妥妥能上20V,拿去充一些PD fixed SPR输入的设备,功率比不少130W~140W的头都高,满功率强迫症患者大满足
小新只有一种情况必须要切断输出,在1C1A和2C1A之间切换的场景里,A口需要从20W快充切换到5V2A,这个时候没法保持通电。除此之外的切换场景里,只有C1口存在要改变功率的情况,此时具有发起软重置实现不断电重新广播功率的能力;即便C1握的是QC这种老协议,也会因为功率过低不需要重新分配功率而不存在断电。至于QA为什么说会断电,我个人猜测是像10号介绍里提到的那样,因为有些设备会不响应软重置,所以直接写了这么一条来模糊地解释。
你记错了。6+64是2499,6+128玻璃版是2899,6+128陶瓷版是2999,最后双十一还出了个4+64的阉割版卖1999还是2299。
说不一样确实不完全一样,说一样也有一样的地方。9A1是跟在981、991后面编的,再往后还有9B1,虽然第二位这个89AB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换代,但依然存在第二位表示产品序列的特点。
16EV啥时候有两个输出口了 公众号上还有个拿vivo的Y200作为Reno12配图的,最近审稿被优化了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