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赶上午夜神券98入了一双,鞋还行,做工略有点糙。
etpu中底调校有点像boosthd,比ultraboost硬,相对适合大体重。
没有专门的抗扭设计,由后跟的TPU承托片延伸到足弓提供一点稳定性,建议通勤。
大底橡胶偏软,感觉抓地应该没问题,但厚度一般,估计不会很耐久。
尺码偏大,内长明显大于361国际线,脚背高度明显高于UB4.0。
坡差比较小,由原装鞋垫在足跟提供一点厚度弥补坡差,但鞋垫材质有可能会臭,我自己换了ortholite,大约损失一点脚感,不过通勤穿问题不大。
总起来说,百元门槛上的超临界发泡中底,肯定是对得起价格了。
镁光的降级片会交给子公司SpecTek处理,芯片上的标识是个大大的S,这种在垃圾芯片里还算相对有节操的。
小体重选择太多了,各品牌的中端万金油款都靠谱,比如索康尼的菁华/耐克infinity/李宁的赤兔,要便宜的话,本次618截止今天看到的最有性价比的严肃跑鞋是国际线的SpireR。
这就是稳定性差的表现,实际上boost对大体重就是稳定性不足,这文章里的两款都不行,rocket boost稳定性更差。
近几年超临界发泡技术普及之后,boost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要是体重大到对膝盖形成负担,那bmi恐怕要将近30,这时候boost已经不合适了,各品牌能选择的产品都还是有的,并不需要迷信boost。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