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里面说的是木匠喻皓通过给应县木塔加瓦片的方式,解决了木塔晃动的问题。不知道传说真假。木结构传承这么多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拿我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给你做一下科普:汽车设计和碰撞实验中通常用两种假人。Hybrid III 50或95。代表着可以覆盖50%或95%的人群。一般在设计尺寸时会参考95,因为183身高的人不觉得拥挤,那么170的人就更ok了。在碰撞实验中用50的多(当然现在改进了,用THUMS了),看对“瘦弱”的人会有多大伤害。
以楼主的身高来说,大约比国内成年男子平均数低一个标准差多点。小于他的数值的在人群中估计不到10%。这里忽略了体重,因为BMI范围小,主要是身高影响。
但篮球是个对身高体重有要求的运动,按国家队平均2米的身高来算,比平均数高了大约5个标准差。我就假设篮球爱好者的平均身高只比全国平均数高一个标准差,那楼主的身高体重在篮球爱好者里的占比就不到2%了。换句话说,一是不在产品设计的考虑范围内,我就遇到过n年没踩开过的zoom气垫,直到穿着去健身房做了深蹲硬拉才踩出了效果的情况;二是(按你的说法)这经验对98%的篮球爱好者没有价值。剩下那2%里再撇除掉身高体重更小的,然后又来了张大妈,还点开这篇文章的,就不知道了。
你这是后视镜视角。当你20多岁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你见识过的人,也大约是这一生中的百分之十到二十。过了十五二十年,你大约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图景,见识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于是可以有所选择。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