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不了。单向流算是阶段性解决雾霾的工具吧。长远看,新风机必然要回归本质,通风,换气,节能。以这个本质看,双向流热交换是唯一的主流。
去除颗粒物,净化器也是极好的。新风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一是降低二氧化碳(包括其他室内污染源),二是建立正压(单向机优势)。而这两个不可替代的能力的前提是--新风量。是纯新风量,而不是混了室内回风的总送风量。所以,你房间面积、人口、漏气率 决定了你家新风的最小新风量,那么能量损耗也就是可预知的了。
我认同你的观点:做产品最终目标还是用户体感。
但室内混风未必是个好的选择。五年前的远大SC,三年前的造梦者280,都有室内混风的阀门。这东西没成为主流,是有原因的。
带内循环的单向机在展会上一把一把的。但实际应用的时候,如果室内风道不能和室外进风彻底隔绝,那就是个污染源。另外,因为冷而减少新风量,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卧室常关门,那么空气就是流动不过去,这是必然的结果。否则也没必要让用净化器,开新风的房间关窗了。现在很多方案未必在技术上最优,未必完美,都是多方因素妥协的结果。用低成本解决80%的关键问题,缓解90%的矛盾,能够快速的执行,比追求完美强多了。至于管道机,机器本身的性能,安装技术要求,就不说了。光布局管道这件事,有几个装修后的家庭能接受? 壁挂机在安装复杂度上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能让用户尽快用起来的,才是好产品。
正压新风的一个特点就是洁净空气会被动流动,所以压力够,或者说风量够大,一台机器搞定全屋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关门,看门缝的大小,会受不同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一晚上关门睡觉,颗粒物是可控的,二氧化碳增加比较明显。
民用甲醛检测仪,多是电化学的,容易被感染,基本做不了定量分析。想测准,约CMA资质的检测机构上门,常用18883标准,需要提前密闭12小时。大部分实际情况中,高温高湿和通风,这是矛盾的。另外,甲醛分解剂是有效的,然而不能长期有效,但甲醛释放是长期存在的。
所以,短时间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方法不少,长期,最好就是通风,把甲醛降到安全标准以下。
家具每件都不超标,并不是没有,堆在一起很有可能超标。还是通风靠谱,别说开空调不能开窗,要钱还是要命。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