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装修市场的年度大戏又要来了!为了孩子上幼儿园,三代同堂的生活要固定几年,家里的陈设自然要根据居住人的变化进行调整。现在较为紧迫需要添置的是孩子的收纳柜、客厅的立柜以及床垫。
孩子小的时候,只是在日常稍许灌输习惯培养,还是以多接触多尝试为主,随着年纪的增长,需要更关注纪律性的培养。计划给她购置一个专属的柜子,用于存放其教具、玩具、文具等等。因为我个人对收纳也非常有兴趣,想开始带着孩子也做做收纳方面的探索。收纳的基础是分类,这也算是逻辑思维的启蒙吧。用隔板、篮框、盒子等道具,根据兴趣的变化、使用的频次与便利度,调整出最适用的收纳方案。产品方面可能会在宜家的弗利亚和布松纳之中选择其一,因为家中有猫,有柜脚的布松纳可能更不容易在开关门时卷入猫毛,但是要现场看一下,是否方便设置隔板。
以前的客厅没有高柜,客厅的空间利用率有些低,其实除了衣服之外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客厅放置一排高柜进行存储。但是考虑到父母的房子装修也有很多年了,不排除隔几年就会翻新,也不想贸然买大型柜子回来,怕到时候浪费,所以还在观望有没有性价比相对高的产品,材质上不能敷衍,但体积上可以适当保守。先利用十一假期,把家中物品做个断舍离,尽可能确定原本家具的可利用度,再去计划增添立柜的尺寸。
至于床垫,也是上次临时回来住,发现家里的床垫还是数十年前购买的椰棕床垫,已经有点睡塌陷了,不太舒服。家里人以前买椰棕垫就是因为觉得睡席梦思彼此有影响,我给他们看了下现在新产品的介绍,基本也不用太高端的都是独立袋装弹簧,一边人跳另一边水杯里的水都不会撒,分区排列也耐用,乳胶层更舒适抑螨,当然给父母买东西,还是趁着假期先带他们去店里试一下给他们吃个定心丸吧~
又到装修旺季,买家具如何避坑?家具往往是大件,一旦下了单,退换真的劳心花钱费时间,所以功课一定尽量做在前头。1.看好尺寸。以前去一个朋友家玩,发现她家好多地方都怪怪的,仔细一看发现,不是书柜挡住了一点点窗户,就是为了硬塞2个床头柜导致半扇衣柜门打不开,原来朋友的妈妈去买家具的时候,并没有量好家里的尺寸,在家具城看中了产品就拍脑袋买了,买回家后尺寸有点小差异但又不至于用不起来,懒得退换便凑合用了,不论是视觉上还是使用上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我自己家原来也有一个榻榻米式的大床,在店里看不觉得,结果摆回家后非常大,全家人都经常被那张床撞到腿,最后只能送人了。2.多问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之前买橱柜的时候,最后拍板是因为导购给我们介绍的都是从外观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说,橱柜的柜脚是白色的非回收料,结实耐用,水槽下方用的工程塑料而不是铝箔铺垫,因为如果放了厨宝,温度稍高铝箔就很容易卷翘,还有板材剖面、铰链、抽屉金属件、液压杆等等,配件如果是大牌也肯定质量更有保障,有时候小地方省了钱使用起来不便或者易坏,等于大钱也白花了。3.实地考察。我个人不喜欢做太多的功课,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去朋友家多看看,家具城的样品看着都不错,但是摆到家里后的视觉效果,以及使用过一阵子后是不是耐用是不是方便,还是要去使用者的家里才能得到真实信息。所以去朋友家玩的时候如果看到心仪的产品不妨咨询一下,说不定还能拿到一些老客转介绍的优惠。不过老实说,作为一个懒得动脑子的人,我可能还是更倾向于购买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毕竟更有保障,比如家里也购买了芝华士的沙发椅,米白色的很显高档,皮质特别舒服,空闲的时候我经常抱着孩子坐在上面摇一摇,也是美好的亲子时光。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