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1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未知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阿姨80不可磨灭的硬伤....咸菜硬。
还有那个小盒子装阿姨80实在是一件很蛋疼的事情,你需要把它缠绕的很规整,不然收入时会有各种纠结....
自己在淘宝买了一个十来块的炸弹森记的耳机包,还蛮好用,一点也不拥挤,正方形的那种。
耳塞配的很多,但一般也就是选择海绵和双节蘑菇头,其他基本无视了

2013-07-25

其实 AOZ这个坑很大......光从机械设定上就能看出其拓展性的衍生能力很强
毕竟小兔子们的这场军事竟备赛模式的潜设定 给机械设定人员带来了福音
AOZ这么好的一个题材 至今没有动画化 个人觉得很可惜
这个坑 绝对是个很大很大的坑

2013-07-16

哇哈哈的太甜了 真个就是个甜面包....
秋林的味道确实是很好

2013-07-11

国内手机现在做的 真心话 很不错 做工 亮点 硬件 都可圈可点
其实 三星 骚尼 包括苹果在内 也基本都是国内代工的 生产技术、流程、硬件材料、配置、基本都是属于透明化的 只是各家在程序优化上做的出入比较大 国内手机缺乏的不是生产技术(广州东莞一代的生产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是缺乏软件技术力量 对用户体验这块重度的缺失.....

个人认为 现在国产手机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定位上 最直接反馈出来的 就是价位
你说 这么一个机子 配置基本个三星S4的1.7四核平齐 你弄个2998 3000+ S4水货才3550
相信选择S4的人 大有人在
你的生产成本是高 配置表在那里 成本不会低 但国人一贯的思想是 国产货就是该便宜 国外的牌子都是好东西(这是被中国人自己给逼出来的啊.......多少事件就不提咯.....)
而标价低了 就会觉得不好 标价高了就会觉得不值...尴尬啊
国产手机的价位在2200以内 竞争力是很大的 超出这个价位的话 会让人有点犹豫
小米2S的定位就不错 酷派就是看中了低价位群体的市场也做的还不错 华为 中兴 OPPO 这些在2000元以下的手机 买的也很不错
超过3000的 大家一般还是会选择国外的牌子....

这里说一下小米 你玩的这个TMD期货销售 比较失败 当初你能够已1799水平的价格 开闸放水 将洪水涌进市场的话 里外里把市场给搅混了 估计不会有现在这么被动的局面

2013-07-10

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就这个价位,对得起这个水平的货。
有人推1080时,就会有人说不如买M200MK2。推M200MK2时就会有人说,不如添点买MK3。再到推3时,又会有人说,不如买T200B
这东西,就这么回事,看着自己的钱办事,不要听烧,买那个在自己能力范围里最划算,值得的。

2013-07-01

大家也不要炮轰LZ了
LZ的初衷是很好的,有些人不要借题发挥哦~~~
卡片的便携性是所有玩单反的人都能深刻并撕心裂肺的体会到的
毕竟正真的有钱人不多 找一个经济实用的相机 少花冤枉钱还是有必要的

2013-06-21

这个在中国还真难说
按现在的状况 估计 愿意花那个1999-2499上下买一个入门单反的人多了去了 这些人是绝对不会考虑卡片机的
第一 对相机只是比较匮乏与空白(大多数人自以不懂为由,且又不愿意自己去了解相关知识)
第二 中国素来的面子工程(大部分人都认为拿着单反出去就是有面子,以至于现在满大街的长枪短炮...其实也有一部分人员长期调在AUTO上当卡片机用...买单反只是要一个样子。)
第三 攀比(别人用单反出去,我每个单反怎么行呢)

LZ只是想给大家一个参考 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跟风 要想清楚自己的需要 选择合适经济的相机持以己用
但现实又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 在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宣扬大底就是正义的前提下 大家看到的都是好相机拍出来的片子 索家黑卡 尼家CA 理家GR 这些都是例子 便携都在上大底 而这些会让不太了解相机的人更加的认为 卡片都要4000+ 我为何不买个入门单 这样拿出去还有面子......

个人认为 LZ应该在文章中对使用者更多的提醒是 如何用好自己身上的这个头子
相机后面这个头 比相机上的挂的镜头更重要
有想法 卡片出来的片子也可以很牛
没有想法和见解 全画幅出来的也会和LZ放出的D700的片子一样.......

有人说 不就是记录生活嘛 至于嘛 还要有想法 还要有见解 我就随便照照不愿意想那么多
嘻嘻嘻嘻~~~没有这些想法真的就不需要上单反 LZ推荐的卡片足够满足那些 随便照照了

谢谢

2013-06-21
本周关注热点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