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抄袭神田的那款油壶设计吗?只不过把tritan瓶身换成玻璃,盖子换成廉价塑料的。看商品的评价其质量也可想而知了,一分价钱一分货,都是要装食用油的了,还挑这种次品,值友的消费观已经这么堕落了吗?
一般甲乙类功放都会设置一个高的偏流,使放大管尽量工作在线性区,小信号时放大管工作状态已经快接近甲类了,本来推挽式甲类电路的效率也就25%(按有效值功率算),加上一些前置放大和外围电路,整机的电源效率再降一半也算正常,7%这个数值不知道是哪位“发烧友”测算出来的,反正学术资料里没见到过。前面也提到了,小信号时放大管差不多就是接近甲类的工作状态,拿低效的甲类效率套在甲乙类上难道不是混淆视听吗?
再者说,即使小信号时功放整机的电源效率较低,但我们现在不是在计算电源线的最大承载负荷吗?这时难道不应该用爆棚时的最大输出来计算可能达到的峰值电压和电流?这时不按甲乙类高的效率值计算,难不成按那个所谓的7%的低效值来计算吗?小信号时整机功效再低也就是几十瓦的功率,和全功率输出上百甚至上千瓦能比吗?
但凡学过点电子技术的,也不会说出AB类功放的效率低于50%这种话。A类(或甲类)功放效率的确低于50%,但AB类(甲乙类)功放效率理论值78.5%,就算往A类调,70%的效率也是可以保证的,AB类的放大技术因其音质不错和效率较高的特点在音响圈和音频专业领域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了,怎么到了某些人的嘴里,变成低效率的代名词了?这种文章的水平可想而知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