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薇(SLFW9434,备注值得买) 关注深蓝保公众号(搜索:shenlanbao),解锁更多产品测评。
金融领域媒体号
注册7周年签到2天
微信公众号:深蓝保
IP属地:广东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六大行官宣降息!3%利率时代真的结束了
😭还是没逃过!这天真的来了!6月8号六大行集体官宣降息,定存利率彻底告别“3时代”📱降了多少?这么说吧,50万放3年,少了4500一台手机!🍬糖糖来给大家详细说说:❓各存款期限下调了多少?❓为什么要下调?❓普通人如何应对下调?各存款期限利率下调如下:(图一)●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两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至2.05%●三/五年期定存:👉下调15个基点,最新为2.45%、2.5%⏰定存正式告别“3时代”!!🤦这几年银行降息越来越频繁了其实去年,四大行、招行等大型银行3、5年期的挂牌利率就已经跌破3%了接下来城商行、农村银行大概率也要相应降下来了🤔存款利率下降是为了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增强💪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从而👉稳定净利息收入水平💬说大白话,就是银行也没办法赚以前那么多了,需要整体下调利率,控制风险既然趋势不可逆,3%利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咱们普通人能怎么做?糖糖给大家推荐这个可以锁定当下利率的神器#增额终身寿🌰给你举个例子,看看这个神器收益有多能打🚹30岁男性,一次性投50万到第7年,账户里的钱增值到60万,赚了10万到了第11年,赚了20万到了第15年,赚了30万📈存得越久,这笔钱涨得就越快单看可能看不出有多🐂🆚我把它和银行存款对比了一下以现在定存三年2.45%的利率为例🚩前期银行定存的确比较有优势🏃但到第7年,增额寿收益开始反超定存到了第15年,增额寿比定存多赚8万多到了第21年,增额寿收益达100万,比定存多15万4⌚时间越长,差距会越大❗而且银行定存想达到这个收益,还得保证利率不再下行,dddd🔧不过大家也能看出来,增额寿是个中长期存钱工具,只建议把短期内肯定不会用到的钱放进去!当然了,也不是市面上随便一个增额寿就能有这种收益🔈糖糖提醒大家,虽然增额寿也在随着大趋势疯狂下架但也一定要做好功课!!
1
2023-06-12
🆘9命!谁懂啊😭病历写错字,百万赔偿
❗姐妹们!千万不要以为买好保险就完事了!🤦‍♀️经常看到报道,真有人因为病历写错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理赔金打了水漂!👇就连身边也有一个小伙伴就遇到过这样糟心的事...💌小伙伴在前年给他妈妈配置了百万医疗险🔴在去年下半年被诊断出胃癌早期,做了化疗❌当他拿着病历等材料去找保险公司理赔,没想到被拒赔了!😞理由是:投保时没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原来是因为,阿姨在看病时随口说了句:”2年前胃好像有过不舒服“🖊于是医生在病历上写了:”持续反复胃痛2年“💔据此,保险公司判断这是投保前就得的病,既往症医疗险一概不赔!🤷‍♀️我都能感受到当时小伙伴无奈且无助的心情了...😢一句话没说好,导致病历写错,白白损失了几十万理赔金,真是“一字千金”啊💁‍♀️所以,今天给大家敲重点啦!买完保险后看病应注意的5个事项!💰事关你的钱袋子!赶紧码住啦!1⃣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有商业保险主动告诉医生你有配置一些商业保险,医生在听了之后,会对病历内容描述进行把握、拿捏,帮助病人更为顺利地得到理赔。2⃣不要夸大自己病情实事求是就好,夸大容易给医生造成误解,导致留下错误的病历记录。后续想理赔或者买保险也很麻烦。3⃣不要乱描述既往病史保险对既往症是非常严格的,本来你没病,但医生问你以前有没有这个症状的时候,你不确定就随口说了一个“有”,保险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拒赔,这会很麻烦。4⃣意外受伤要写清病因将意外事由讲清楚,也让医生帮忙写清楚,尽量对应上理赔申请表中的意外事由描述信息。这样在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以比较快速地核对信息,加快理赔进程✌。5️⃣自己检查病历医生写错病历的事情也不少见,万一保险因为医生写错的病历而拒赔就尴尬了。每次就诊之后仔细检查医生写的病历有无错漏之处,这样发现错漏也好及时更改。🔈再次提醒大家:保险不是“马路商品”,买完了就完事了!💪注意好这些小细节,姐妹们理赔时更简单、更快速!
2023-06-09
骗了上亿人的保险真相,被我扒出来了…
姐妹们!!如果你正准备买保险/以后要买保险⚠保险的这18个套路,一定要避开都是我干7年保险,总结的经验教训😖!先马住,用的上的时候照着挑,能避开大部分的坑!❌孩子不用买寿险,用不上!❌闭眼入亲戚朋友推荐的保险!太多人被杀熟了❌别拖延症,年龄越大,保费越贵,能挑的也更少❌别在买保险前体检,查出健康异常,买保险更难❌别买返还型、分红型、捆绑型保险,性价比很低❌别抱着侥幸心理隐瞒健康情况,买了赔不了,吃亏的是自己❌别照抄别人的“作业”,情况不同,适合的产品和方案都不同❌别光给孩子买保险,自己还在“裸奔”!先大人后小孩刻心里❌别给超过55岁的父母买重疾险,大概率保费倒挂,赔的还没交的多四大险种避坑:🌈重疾险▪重疾险不是确诊即赔,需要符合条款约定▪别一味的追求保的数量多少,重点得看保的高发疾病▪别为了保终身而降低保额要求,买重疾险先把保额买充足🌟成人推荐:达尔文7号、超级玛丽7号🌟孩子推荐:青云卫2号、大黄蜂8号、慧馨安2022、小淘气1号🌈百万医疗险▪医疗险可以单独买▪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对健康要求比较严格▪没有保终的百万医疗险,目前保证续保时间最长是20年▪百万医疗险有免赔额,先用医保报销,然后超过免赔额的才能报▪投保前已经有的病,没办法再保障,会被除外/拒保,所以买保险要趁早🌟推荐:太平洋蓝医保、好医保🌈意外险▪关注伤残保障,不要只保全残▪别买长期返还型意外险,价格贵,保障差🌟成人推荐:小蜜蜂2号超越版、小蜜蜂3号、大护甲5号🌟儿童推荐:平安小顽童2022、专心宝贝·儿童意外险🌈寿险▪没必要买保终身的产品,保到退休年龄就行▪选健康告知宽松、免责条款少、价格便宜的产品🌟推荐:大麦甜蜜家2022、定海柱2号、大麦旗舰版因为字数限制,具体的攻略和各个年龄阶段能借鉴的方案都放在图上咯可以作参考!但不能照抄!
5
2023-06-07
2023大揭秘!为何体制内退休金比我们高?
㊙2024年之后,我们国家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制度,就要并轨了!🉐要知道体制内的退休金一直以来可是体制外的2、3倍🉑以后体制内和体制外,都要用同一套退休金制度了~❓那么问题来了:统一之后,咱们普通人也能拿跟公务员一样的退休工资了?要是能做好这三件事,还真能!1️⃣社保养老金尽量多交一点以及交的久一点!🔹体制内,一般都是按实际工资来交养老保险的,且一直干到退休,社保就能多交几十年不间断;🔹私企为了降低成本,都是以最低工资去交的,有的甚至不交。所以我们一点多了解当地五险一金的政策,然后找工作的时候才不会被忽悠,而且一定要多交,长交。2️⃣如果可以,尽量在大城市退休。🔹退休能拿多少钱,也是跟退休地平均工资挂钩的,大城市平均工资高,最后的养老金水平自然也就更好🔹尤其现在的年轻人毕业也都喜欢在大城市工作,如果看中了哪个大城市,那就在那至少交满10年的社保,并且把那儿当成最后的参保地,就能领当地的退休金啦~3️⃣补充商业养老金🔹改革之后,体制内的还会给员工多交一个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那我们在私企工作的,就可以自己去补充一份商业养老金,优势就在于提前规划好,长期复利下来,收益也非常可观!🔺重点具体能领多久?领多少钱?都清清楚楚写在合同里面、不管将来市场怎么变化,说好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还不用非要等到60岁退休才能拿!如果想早点享福,也可以把领钱的时间定成 55岁,甚至是 50岁,比体制内的人还早拿 退休金,这可比“铁饭碗”灵活多了~📢结尾有话说:利率下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受利率持续的降息,后续保单利率说不定还会继续降低那么今后在购买储蓄险,同样的本金投入,领取的金额将会更少,现在早点把钱存入会更划算
2
2023-06-06
给父母买了百万医疗,得癌症居然不赔?
🙇‍♀️算我求求大家,真的不要再轻易给父母买百万医疗险了🥀本来一片孝心,想着给父母有个保障,结果最后因为一点问题被拒赔买保险的💰白掏了不说,最后还得自费一大笔,咱们这种普通家庭真的伤不起💔📣说个真人真事:陈女士在去年给她父亲买了份百万医疗结果今年父亲不幸查出肺癌早期,手术治疗一共花了14.5万本以为自己买了百万医疗,不用担心医药费了,结果却直接被拒赔了!因为19年父亲的病例记录上写着肺部感染,购买时遗漏告知了这一点🥺最后只能自己花钱吃哑巴亏,十几万的理赔款打水漂了‼说句实在话,百万医疗坑的大概率是在健康告知上栽了跟头👉一方面父母年纪大身体有点问题买不了👉另一方面跟案例里一样,没有掌握父母的身体情况就下单⚠所以在买之前一定要注意如果之前有病史的,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爸妈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包括用医保卡买药记录,都要梳理清楚再做健告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外购药保障】父母用百万医疗,基本都是生了大病。一定会用到疗效好的特效药,进口药但现在市面上的百万医疗参差不齐,有太多产品都在这块埋坑💣虽然涵盖了靶向药,但根本不报销医院外买的靶向药❌⚠并不是写了不限社保用药、100%报销,就能真的报销所有的医药费了因为字数限制,百万医疗险的挑选攻略、使用指南都给大家放在图上了🌈最后强调一下,今天跟大家讲这么多绝对不是劝退毕竟百万医疗用处特别大,关键时刻能报销好几百万甚至说能在关键时刻救命用
2
2023-06-05
宝妈进来抄作业👉2023超全宝宝保险清单
❤每年的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宝妈们给孩子送一份礼物吧~🛴送一个玩具,也许玩一个月就不喜欢了👗送一件衣服,穿一年也就穿不上了❗给孩子买一份保险,却能保护TA一辈子!🔈学姐这就给大家讲讲,给不同年龄的孩子做保障,怎么搭配更合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怎么选保险?👇今天把0-17岁孩子的保险攻略分享给大家!👶0-5岁🧍‍♀️6-10岁🙋‍♀️11-17岁📢宝爸宝妈们直接抄作业啦!1、0-5岁5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力低,很容易患上黄疸、手足口病等高发疾病,一定要做好疾病相关的保障!!✨少儿医保:🔹国家给的基础保障,300元/年🔹给新生儿的福利,尽快在出生30天内办理🔹孩子常见疾病:黄疸、感冒、发烧、早产等都可报销一部分✨百万医疗:🔹弥补社保不足,超过1w免赔额,剩下符合要求全报销🔹还可报销进口药等,不限病种、不限社保!✨意外险:磕了碰了都能报销医疗费,不幸意外身故能赔钱✨重疾险:年龄越小,保费越低,趁早买!!👆具体的产品可以参考图一~2、6-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稍微大一点了,越来越爱跑爱玩,很容易摔伤✨意外险一定要安排上,买一年期的就行✨百万医疗:过了5岁,百万医疗价格更便宜,保障也很给力,可冲!✨重疾险:🔹直接赔付一笔钱,解决宝宝重大疾病治疗康复费用🔹还可补偿父母因为生病的宝宝收入损失、生活开支3、11-17岁💁‍♀️这个阶段的意外险意外医疗可以入手50万保额,保障更全面❗另外,医疗险和重疾险还是必备的💰预算充足的,重疾险可以选择保终身⚠关于宝宝保险,这几个坑一定不要踩!❌别买捆绑/返还/分红型产品❌别给孩子买寿险❌不要买长期返还型意外险😊以上就是0-17岁孩子保险配置攻略啦💪希望能帮到大家~
2
2023-06-05
确定了!增额终身寿终究是迎来3.0时代
通知终于来❗👀储蓄险预定利率预期3.5%降到3%❗增额终身寿终于还是迎来了3.0时代这次是真的确定了!感觉4.025%时代刚过去没多久,预期3.5%的时代也要成为历史了趁着五一大家休假的时间,咱给姐妹们唠唠利率下调3.0%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打工人有什么影响?这可是关乎咱们的马内💰!大家可以先马后看,大白话让每个人姐妹都能看懂先说储蓄险:☝🏻很多姐妹不知道预定利率的降低对我们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看就明白了👉假设现在100万存款🔸按预定利率3.5来算,30年后将近有281万🔸按预定利率3来算,30年后只有将近243万🐷这中间足足有38万的差额,时间拉的更长,中间差额就越大,70年后更是相差了319万,看着就离谱!再说重疾险:💁‍♀️以30岁和0岁为例,预定利率下降到3%对应的价格涨幅:30岁男性为12.21%,女性为11.85%;0岁男宝宝为27.01%,女宝宝为26.34%由此可以看出,预定利率一旦调整,保障型保险(重疾险)保费会全面上涨,储蓄险的收益也会影响比较大通过这次新闻还可以看出,保险公司以后只能开发3%的新产品,现在预期3.5%复利的保险,就是以后收益的天花板拉!所以大家在低利率时代,想要让咱们的钱收益最大化,可以选择储蓄险,锁定终身复利储蓄险现在能火,还是有点优势在身上的:🚩预期近3.5%的复利收益,投入时间越长,收益越香🚩交多少领多少都写进合同,受法律保护,不用担心会亏,安全感十足🚩要用钱可以减保拿出一部分,也可以保单贷款很划算最后有话说:🔔不过储蓄险的缺点,也要和大家说清楚它需要一定的增值时间,买了2、3年就要退保会有损失✅所以投保之前,最好可以先做一个初步的资金规划拿一部分短期内不用的钱去买,这样才能避免损失,让它长期增值为我们赚钱
1
2023-06-01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