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数码和摄影,PC钻研很深,目前转战mac。唯一的缺点就是懒,懂不少东西,就是懒得写出来。
注册10周年签到3513天
IP属地:江苏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2019-11-12

这跟经验没关系,是传感器的原理或者说相机厂商决定的。宽容度的分布上来说,亮部区域分到的宽容度级数一般都比暗部要多。向右曝光是指在不溢出的情况下,把亮部区域的宽容度用满,然后后期再拉回正常曝光。这样带来的优点是暗部出现的噪点在回拉的时候会被压缩,画面更干净。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如何灵活应对不同光比的拍摄条件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经验了。你举的个例可能是因为你的暗部细节还没丰富到大于相机暗部可容纳的宽容度级数。我不想再码字了,这不是谁要说服谁的问题,而是原理如此,怎么活用的问题。

2019-11-07

撇开将R4作为干活工具的人不讲<肯定会买嘛,做个几单本就回来了),就普通爱好者来说,我的建议是:如果手持R3或者M3,不用考虑R4,这机器和当年R2一样,是用市场来检验这块新的6千万的底的。对于手持M2或者以下级别的想换机的,或者要换门入大法门下的拍照爱好者,看自己钱包大小定,R3和R4均可。手持R2的兄弟呢,则是看你自己能不能忍R2的肤色和续航,<连拍慢就不说了,一般都能忍),忍不了就换,忍得了就继续用。
希望这评论能帮到大家,都是个人的切身体会。

2019-11-07

传统意义上的宁欠勿过是不适用于现在的数码机的。胡茬兄向右曝光有其拍人像的考虑,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拍人像的时候你自己EV加一档。其实即便不是拍人像,也可以考虑向右曝光。原理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拍的片子不是高光区都是顶天的数据,在同样都做后期的条件下,拍摄时欠曝然后后期向右拉亮恢复细节和拍摄时向右曝光后期往左拉按恢复细节对比来说,后者的噪点更少。你可以自己实验,这是超多摄友一直没弄明白的事情。

2019-11-07

原来比的是magic book 14, 我就说16.1应该大不少怎么看不出来 [皱眉] ,我的错。
最近最火的两款笔记本我就一个建议,要便携买小新Pro13,要大屏买华为16.1。
楼主辛苦了 [献花]

2019-11-02

胖大海适合身壮个高的男士戴,小只男就别想了,不搭

2019-10-14

闲鱼上一大把性价比高的迷你主机,这cpu太弱了

2019-10-11

作者写得很全面,辛苦了,我来补充2点。1)高速堵车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要走应急车道,那是生命通道,人人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规范的好司机。2)刹车油那段,除了用测水仪看含水量之外,里程数也可以辅助参考。一般来说家用车都是4万公里左右可以考虑更换,2万就换的情况也有但很少,可以参照自己的行车手册。还有换油这个事情也没想象那么简单,一般都是要拆轮胎看检查刹车油路的,还比较费工的。

2019-10-10

针对这条我来说两句。我恰恰觉得正是因为nvme硬盘盒有type-C口和线,才是macbook的最佳伴侣。c-c的线可以和手机通用,出门少带一根线。再说作者提到的这个u盘,接口是普通的大口typeA,挂硬的转接再直插实在又长又硬核,硬生生在c口上戳出去老大一截,用起来怕怕。所以我还是推荐用c-c的线再接nvme硬盘盒,不用担心对macbook的接口有太大的重量负担。发热的事情习惯了就好,比如优盘中闪迪的cz73也是巨烫的,别摸就好了 [龇牙]

2019-09-29

我真的不好意思给楼主泼点凉水,这年头买个 nvme ssd,配个硬盘盒,不比你这个快上好多啊!价格贵不了多少的。实质是sata总线的这种u盘真的太慢了。macbook pro可是40Gbps的大水管,usb3.1 gen2满速跑也有10Gbps,尽可能让外置wtg盘跑满才能畅用win10。

2019-09-27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