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骑多少速度不关其他人的事,只是碰到几个骑行爱好者,免不了要争论一番,这种事在骑行论坛多得很,正常。其实参加几次大部队骑行就知道了,25-30在超过30公里的单程上很难实现,至于叫平均速度还是巡航速度,反正我看即便跟我争论的这位也认为是一定时间内维持的一定速度,换言之,其实就是平均速度。
基础知识也不用做太多功课,卡飞比较容易维护,机械结构上也比旋飞更合理和优秀,市面上买得到的8速及以上后飞都是卡飞,入门也不用考虑SHIMANO跟CP的卡飞是不是一样的卡口,因为入门即便不是用的SHIMANO也是按它的标准做的台湾小品牌后飞。
看你之前的回复,你觉得巡航速度就是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速度,那就奇怪了,请问你一直认为我所“混淆”的平均速度该怎么算?平均速度不是一定时间内的速度?你自己在概念混乱吧?
既然你说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度,巡航速度就是巡航速度,那你说说巡航速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别再说省油省体力的速度了,骑行如果讲省体力,大多数普通爱好者的瞬时速度都不会超过20
所以啊,你看到50就不觉得是巡航速度了,说明你自己还是在估计,而没有一个至少是个人的衡量的准则。另外,千万别套汽车那种省油的观念行么?跟骑行真没法套一起。
跟姿势很有关,百度这类内容不能正确反映问题,比如你百度网球职业病,那也挺吓人。但其实我们日常网球爱好者只要正确运动是不会有这些病的。回到原话题,自行车座一定不要选大而软的,要硬中带软,要修长,支撑点明确,两个坐骨一定要可以稳当的撑在坐垫后部三分之一处,骨盆不要前倾,要与地面基本垂直,身体前倾主要靠弯腰,这时由于坐骨的良好支撑,前列腺是不会被压迫的,骑车的时候保持高踏频并不断活动屁股(手腕也一样,其实是不断变换姿势的),一星期不超过300公里的普通爱好者根本不会有什么骑车职业病,当然即便坐姿正确也会痛个两三天,这没办法,坐骨直接支撑体重必然会有个适应期。
没情绪的说,大家口中的巡航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多数人都是随便扫一眼码表的即时速度就觉得自己是那个速度在一直骑完全程,所以各种奇葩巡航速度都能出现,想精确一点横向比较一下自己的锻炼成果,很简单的靠软件就行,拿Google家的“我的足迹”举例,平均速度和平均移动速度都很清楚,一个扣停下的时间,一个不扣,再固定一个里程,因为里程很影响巡航速度,称得上巡航的,我个人认为怎么也得15公里以上吧?有氧运动怎么也得超半小时,这一点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还有海拔变化的因素,同样看起来是平路,有些路段的海拔差可以超过两百米,有些不超过五十米,实际对速度的影响很大。
拿汽车的概念往自行车上套啊?也真是没辙了,就算你说的对,那巡航速度的里程是多少?也就是说,随便你撒欢不用减速刹车的路况,能维持多少公里?照你这算法,巡航速度真不值钱,我可以说我的巡航速度50吗?一公里坚持50一点问题都没有,也符合你的算法,大直路,平的,无风,这一千米马上就到。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