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价
精选好价
全部好价
优惠券
白菜
社区
好文
资讯
众测
笔记
海淘
海淘导航
淘遍世界
攻略文章
百科
商品百科
品牌导航
商家导航
更多
值友福利
金融
汽车
旅游
品类导航
专题汇总
招聘专区
集团官网
商业合作
爆料投稿
好价爆料
写篇文章
视频上传
提报百科
创作活动
条新消息
条新评论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我的关注
我的文章
我的爆料
我的笔记
我的视频
我的百科
我的评论
我的众测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退出登录
个人主页
poluozero
+
关注
到哪都是poluozero
生活家
・
数码领域作者
・
影音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57
・
注册9周年
・
签到3589天
IP属地:广东
芝麻信用评估
授权
后可查看具体分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首页
爆料 2553
文章 743
笔记 302
视频 41
评论 5350
专栏 14
立体环绕音效,像是听现场一样!
Audeze Mobius的外观一定程度上沿用了LCD-1的造型,不过除了发声结构改成封闭式之外,Audeze Mobius进一步减少了那种专业HIFI的范,反而采用类似SONY MDR-1A之类偏消费、大众向的外观。在耳罩背面上,并没有出现Audeze的全名,取而代之的是Mobius这个产品名字。Mobius直译过来就是莫比乌斯,应该包含了延展欢乐之类的寓意吧,也契合耳罩背面上圆点组成的六角形花纹本身所带来的科技动感。前面也说了,Audeze Mobius是一款电竞定位的耳机,所以在输入接口方面,自然也就不会只局限在3.5mm模拟音频单端输入那么简单了。在耳机的左侧,集中了全部的输入接口以及控制面板,虽然接口众多,但熟悉了之后也不觉得乱,盲操作起来也比较顺手。Audeze Mobius除了支持3.5mm模拟音频单端输入之外,同时也集成了数字音频输入以及蓝牙音频接收模块。其中,数字音频输入是通过耳机自带的Type-C USB接口来进行的,并且无需安装任何驱动,就可以直接在iOS、OSX设备上使用(PC可能会稍稍麻烦一些)。Type-C USB本身也兼具了充电的功能,而且充满一次电,感觉听了蛮久都还有电剩,因此续航方面基本不太需要担心。而在Type-C USB接口旁边,有一个可拆卸的耳麦接口,接口本身采用特殊的护圈,可以保证麦克风安装方向的正确。在麦克风接口的前方,还有一个单独的3D音效按键,这也是Audeze Mobius最与众不同的地方。Audeze Mobius内置有高精度陀螺仪,能感知佩戴者头部角度的变化,并配合内嵌的Waves NX算法来打造前所未有的3D空间音效——简单来说,就是模拟出听音箱时的效果来,并伴随着我的头部转动,自动调整音源的方向,从而真的好像置身在现场听歌一样。尤其是在听《EVANGELION:DEATH》专辑里的《Kanon D-dur(Quartet)》时,曲目本身就是4把提琴的演绎,其中大提琴位于聆听者面向的右侧,而3把小提琴则依次分布在左边、左前、右前方。以往的其他耳机虽然也能还原每一把提琴的方位,但其位置适中是相对固定的。而Audeze Mobius在回放这首曲目时,你却仿佛真的置身现场,并且伴随着头部的转动,你跟4位演绎者的角度关系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你可以轻松注视聆听每一把提琴。当然,这种体验不仅限于这种小编制曲目上,哪怕是听一些大编制的交响曲目时,其实也照样能体现出很强烈的临场感来。上一个能带给我如此强烈临场感的耳机是森海的AMBEO,但两者又是如此的不同——AMBEO更偏重于人头环绕的真实感,而Audeze Mobius则带来更直观的互动3D空间体验。尤其是在配合VR眼镜观赏电影时,从Audeze Mobius传来的声音跟通过VR眼镜看到的影像变化是完全协调的,这种体验确实很奇妙。不过作为电竞耳机,Audeze Mobius无可避免会更追求出色的被动隔音效果,所以佩戴时耳机的向内压强要比其他耳机明显,长时间佩戴时会有夹头的不适。不过Audeze Mobius厚实的耳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迫感,唯一代价就是会比较闷热,以1月广州的天气来说,佩戴Audeze Mobius还是会容易闷出汗来的。Audeze Mobius在采用3.5mm模拟音频输入时,阻抗比我预期的要高不少。虽然我自己一直都在用HE560,自然也深知平板发声单元并不好驱动,不过作为电竞耳机的Audeze Mobius竟然需要用到海贝新R6高增益的最大音量才有足够的响度,确实是超出我的预期了。就直推的声音表现来说,Audeze Mobius展现出不同于HIFIMAN平板大耳的风格,声音偏浓郁厚重,三频分布呈V型曲线,两端会显得比较突出,但却有着不错的控制力,所以并不让人生厌。同时Audeze Mobius的中频有着不错的密度,尤其是在演绎流行曲目时,氛围感强烈,细节也交待得清晰完整,当做HIFI耳机来使也毫无问题。如果要进行横比的话,Audeze Mobius我认为要秒掉HE400这样入门级别的平板大耳是没压力的,但跟HE560相比,虽然在氛围、听感方面Audeze Mobius会更平易近人些,但跟推好了的HE560比整体素质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还是封闭式结构会使得Audeze Mobius的声场显得不够开阔,而且耳罩内部的气流阻力也会使得泛音表现要弱一些。通过开启3D音效虽然能让声场向外伸展出去一些,但口型也会因此变得糊一些,看电影或玩游戏时没什么所谓,但用来赏识音乐时,就会显得不那么HIFI了。除了传统有线输入之外,Audeze Mobius本身也支持蓝牙音频输入,并且在常见的SBC和AAC编码之上,增加了对LDAC高清编码的支持。在蓝牙音频输入模式下,Audeze Mobius同样是以耳机内部的DSP架构配合功放线路来进行输出,因此同样有着出色的控制力。而且LDAC本身的采样率并不见得比USB AUDIO IN时要低,只是在码流带宽方面要小一些而已,所以实际听下来跟USB输入时的差距并不明显,最少对于听歌党来说,这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LDAC本身会带来相对较高的声音延迟,所以不太适合用于看电影或者游戏,因此我更倾向切换到AAC编码。而且用AAC编码时,连接的稳定性也会明显提高,即便到了人多的地方,也几乎不会出现断链的情况,所以出街时我都是直接选择蓝牙连接,方便又省心。总得来说,Audeze Mobius是一款充分融合了电竞和HIFI两种不同需求的产品,而且就其表现以及性价比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独创的3D音效本身真的能带来现场LIVE的感动,能做到如此“不务正业”,我觉得Audeze Mobius还是挺值得入手的。当然,我更期望Audeze能够把3D音效技术应用到更多、更高端的产品上,尤其是用在开放式耳机上,估计会更加受欢迎。
5
+1
4
7
6
2021-09-05
99%值友都没有!值得买耳机架
作为一枚值得买的音频发烧党,今年年中的时候张大妈携手JD HIFI搞的活动又怎能缺席呢!而且这次活动除了有奖金外,完成指定的发文任务,还可以获得值得买 X JD HIFI的定制实木耳机架一个……不过好像这活动大伙的响应积极性并不怎么高,没准我就是唯一一个达成任务的……上手掂量了一下架子所用的木料,推测应该只是普通的白橡木而已,而且表面没有刷漆,感觉非常原生态。底座上用激光刻了我大值得买的LOGO,下面写着“JD HIFI发烧党”。整体的定制做工还是比较精细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有信仰加成~!耳机架子采用很典型的工字型结构,高度大概有20多厘米,用来挂全尺寸的头戴式耳机也是足够的。横杆上面有凸起的定位,能让挂在上面的耳机更加稳当,而且宽大的底座本身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就算只挂单个大耳也能非常稳当。把我心爱的木碗大耳——Meze99Classics给挂上去,可以看到耳机架的高度确实很足,底下还有大约5、6厘米的剩余净空。而且横梁本身也足够宽,Meze99的双钢片头梁也能完整的容纳下,因此挂得很稳。除了可以用来挂大耳之外,小入耳耳塞也可以。只不过日常很少会这样挂,更多是用来拍照时拿来凹造型而已啦。底座本身有一个小的凹槽,也可以用来放小耳塞,或者一些零碎的杂物之类的。近距离看就不难发现,底座的边角打磨得比较马虎,恐怕回头我还得自己找砂纸再重新打磨得更圆润才行(处女座就是这么纠结的)!至于底座的另一边有个用来插卡片的小槽,不过日常使用的机会恐怕不多,所以我也就懒得拍照呈现了。最后看一下整体完工之后的陈列效果吧,还是挺不错的!
2
+1
10
7
25
2021-09-04
声音巨好!HarmonicDyne Ze
外形外观:宙斯的外观基本沿用了之前第一款产品Helios太阳神的结构,依然用的是实木+金属的组合,而且宙斯用的是跟我自己手头上的Meze99Classics一样的胡桃木,不过两者却在外观风格上大相径庭。Meze本身更倾向北欧现代简约,而宙斯则是更具旗舰风范的轻奢调性。其实早在定价仅千元出头的太阳神时,和声力就已经开始用到大面积的镂空金属板来作为耳机的面板,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重复叠加,构成放射型的图案,既满足了开放式大耳所需要的透气需求,同时又给耳机带来华丽的视觉观感。做工质感:宙斯采用双边进线的连接方式,耳机端接口用的是常规的3.5mm插头,这样做的好处是后期升级换线会比较容易,但3.5mm插头本身的可靠性会相对弱一些,尤其是耳机本身不轻的情况下,在使用时得小心打理才行。音质音效:我对于宙斯的第一感觉是它的调音很有森海塞尔大耳的那个范,尤其是上了台式功放之后,宙斯的声场被打开之后,就更加明显了。而且宙斯的声场设计就很有意思,作为开放式耳机,它的声场无论横向和纵向都很宽阔,但同时又能感觉主要的细节大多都凝聚在中间,因此很有那种华丽舞台上,主角在聚光灯下的身姿。尤其是在听席琳·迪翁的A New Day演唱会的《My Heart Will Go On》时,一开声真的会有种感动到哭的Feel。宙斯本身拥有很出色的音色还原能力,这也是我认为它有能力去挑战森海经典HD650的根本所在。虽然在解析力方面,尤其是跟手头上的HE560平板大耳相比,宙斯确实在细节方面还是没有突破动圈的上限,但就听感来说,哪怕我不是动圈党,也会明显觉得宙斯远比HE560更容易出好声。宙斯本身的声音扎实,密度高,对于人声以及中小编制器乐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尤其是它在微动态的演绎方面特别强悍,因此在听一些Live曲目时,确实会让人上瘾。而且在上台或上放的情况下,宙斯会表现出非常好的控制力,同时又不失大动态时的爆发力,特别是在听红衫仔那张专辑《Ein Straussfest》时,开场那一声炮响,立马就能让人知道这耳机稳了。因此宙斯不光能作为HIFI耳机使用,用来看电影或打游戏,其实也同样适用。尤其让我喜欢的是宙斯对高频的处理,甚至可以用“精彩”来直接概括。宙斯的高频虽然偏明亮,但对于泛音的处理相当丰富,而且顺滑不毛躁,因此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刮耳,反而让整个音色变得更加鲜活。虽然在通透度方面谈不上很出色,但宙斯胜在工整,并且控制力很好,即便在菠萝我这样并不豪华的前端加持下,也依然表现出色。据说和声力后续会推出采用70mm直径单元的旗舰,因此也就更加期待了!此外,宙斯的低频也同样不错,量感的配置恰到好处,既能很好地衬托整体范围,同时也不抢戏。这种优势并不体现在那种“动词打次”的电影原声或是Rock上,宙斯反而更擅长用于演绎吉他、大提琴的Solo上。尤其是它蓬松的低频本身在具备很好的下潜和素质的同时,毛绒绒的泛音也能够把余韵衬托得更加丰富,再加上声场的助力,最少在次旗舰大耳中是相当能打的存在!综合来说,宙斯在我看来除了通透度、以及人声在直推时有点贴耳之外,其他各方面都已经超出2K价位大耳所能达到的高度,哪怕面对HD650,我也完全有底气说“声音不怂,颜值碾压”的结论!
4
+1
0
20
18
2021-09-04
上手体验 ORICO/奥睿科 手机备份宝
备份宝的外观跟ORICO之前的水晶版硬盘盒相似的外观和结构,透明的亚克力外壳,不需要任何拆装工具,滑动推开就能快速安装SATA接口的2.5寸硬盘。为了满足手机备份的需要,简化相关的连接线缆,备份宝并没有采用传统 Micro USB 3.0 Type-B,而是用了Type-C USB+Type-A USB的组合。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解决手机连接备份时,移动硬盘自身的供电需要——毕竟像iOS设备是明确要求必须满足MFI标准的,尤其是当使用功耗较高的机械硬盘时,单纯依靠手机接口供电是没办法满足运转需要的。所以,虽然外观看着差不多,但实际上备份宝的主板结构明显要比水晶版硬盘盒更加复杂。备份宝采用双主控架构,包括Norelsys公司的NS1068X以及NS1085B主控芯片,前者支持SATA3.0的UASP协议,不过这颗主控的口碑似乎不如我这个版本水晶硬盘盒的 JMS578,后面读写性能跑分会有所展现。至于后者暂时没找到相关资料介绍,所以还是实测为主吧。前面也说了,备份宝有2个USB口,当需要给手机备份时,备份宝自带的数据线需要接到Type-C USB口上,另一端接到充电宝或者电源上。而手机的数据线就要接到备份宝上的Type-A USB口,因为我是给iPhone备份的,所以用的是苹果官方的lightning线,并且打开手机里的【iStore Pro】APP。这个APP可以通过Apple App Store来下载,安卓就可以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下载。【iStore Pro】提供手机备份以及备份内容恢复,不过iOS版本可供备份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其中通讯录本身就不占多少储存空间,最多就是多一个备份以防万一坏了丢了被狗啃了而已。真正的重头其实是相册备份,尤其是对于爱拿手机拍照的小伙伴来说,这个才是储存空间不足的元凶之一。因为我是给iOS备份用的,为了方便后续能在电脑(OSX系统)上管理备份文件,所以我把硬盘格式化成ExFat格式,【iStore Pro】就能识别出来,并且可以直接查看硬盘的储存空间容量。我手机里的相片+视频(包括苹果相机自带的【实况】功能的短视频】一共4.5Gb左右,换作以前用NAS通过WiFi备份,或者百度网盘之类的云盘备份,光这份量少说没个把小时也备份不下来。而ORICO备份宝要多久?几分钟就完事了!先用【CrystalDiskInfo】来看一下基本情况,备份宝支持S.M.A.R.T以及TRIM,不过传输模式就只有SATA/600(SATA 3),只能说不过不失吧。然后用【CrystalDiskMark】跑个分吧。先说一下,铠侠TC10作为东芝时代的TR200马甲,虽然读写性能不算出圈,但之前用水晶版硬盘盒同样跑分时,连续读取速度也能达到420+MB/s。而备份宝相对来说有点缩水,只有320MB/s。不过这个跟备份宝用的主控偏重点也有关系,个人感觉NS1068X和NS1085B这俩主控(主要是我不知道到底哪个负责电脑端USB控制用的)相比 JMS578要更水桶一些,所以反倒连续写入速度、随机读写速度都要比水晶版硬盘盒更高一些。至于4K读写能力方面……好吧,这个对于备份以及移动硬盘来说压根不重要!就读写性能来说,我觉得ORICO备份宝这个副业水平其实还挺不错的,拿来当移动硬盘使,至少对于塞在里面的SSD硬盘来说,不亏~!
5
+1
0
2
2
2021-09-03
成为好色之徒!洋葱工厂布朗尼摄影灯体验
布朗尼摄影灯的个头不大,可能还没有很多10000mAh的充电宝大,方正的造型,跟常规的摄影/摄像补光灯差不多。不过在背板方面做了些线条的装饰,有点机甲的味道,特别是白色版本看起来确实有点像高达。这次到手的是布朗尼摄影灯的套装,一黑一白,其中黑色的是RGB版本,而白色的是官方称之为“CCT版本”冷暖光版本。我个人感觉CCT版本更倾向传统的摄影玩法,相比之下RGB版本才是布朗您摄影灯的精髓魅力所在。摄影灯的正面则比较常规,白色磨砂的灯光散射片基本覆盖了整个表面。布朗尼摄影灯用的散射片比较厚,所以在不亮灯的情况下基本看不到里面LED灯珠的布局。不过散射片用料足其实是好事,这样出来的光线会比较柔和,不容易有那种很硬的光影,尤其是对于这类摄影灯主要面对的近距离小物件拍摄时特别有利。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加上摄影灯本身没有聚光用的反射板,所以随着补光拍摄的距离增加,光衰也会比较明显。因此布朗尼摄影灯并不适合作为常规人像(不是指大头自拍照那种)以及大件物品的拍摄使用。摄影灯的控制主要是依托侧面的按压开关以及波轮来进行,其中长按电源开关是开/关摄影灯,短按是切换灯光模式,而波轮则是用来调节色温/RGB色,按压之后会切换到亮度调节。整体来说操控虽然比较简陋,但胜在易懂,基本上玩个几分钟就能上手。摄影灯本身提供一个标准金属螺纹接口,可以用于直接安装在微型脚架或云台上使用,另外在侧面还有2个通用快装冷靴,可以配合附件里的冷靴快装配件连接多盏摄影灯使用。一般像这种小摄影灯,往往用的都是塑料的螺纹接口,而布朗尼摄影灯却是用跟相机相同的1/4英寸金属螺纹接口,不仅可以让安装时更加稳固,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因为拧过头而导致螺纹损坏,这点确实挺良心的。除了可以固定在脚架上使用之外,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冷靴快装配件,把布朗尼摄影灯固定在相机的热靴上,作为补光灯来使用。当然也可以配合镜头微距补光架,直接把灯固定在镜头两侧,用于微距摄影时使用,毕竟布朗尼摄影灯本身的重量只有100克,不会对镜头本身的活动机构产生多大的负载,可以放心使用。除了通过螺口以及冷靴固定之外,原来布朗尼摄影灯背面的Logo铭牌也是用强磁铁做的,因此可以直接吸附在金属顶板以及其他金属物件上,这就进一步方便了灯光的布局,用起来更加地随心所欲。其中RGB版本的布朗尼摄影灯,用户可以通过波轮对灯光色彩进行无级变换,也可以通过模式切换变成RGB色自动滚动变换,因此无论是静物摄影还是拍摄Vlog短视频都非常好使。至于CCT版本则支持从3200k到6000k范围内的色温调节,可以因应从早晨到黄昏时段的自然光照来进行匹配。而且布朗尼摄影灯的色彩显指达到了98%以上,这意味着使用它来作为补光照明时,对于被摄物的颜色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真实还原实际的色彩。通过组合不同的灯光颜色以及冷暖色温,还可以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照片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来,这才是布朗尼摄影灯的独特魅力。而且布朗尼摄影灯本身采用的是内置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保证2小时以上的续航。而且摄影灯本身采用Type-C USB接口来充电,因此哪怕是要进行长时间拍摄,也可以接上充电宝来继续玩乐不停。
4
+1
0
1
0
2021-09-03
修手机必备!吉米家居精密螺丝刀套装
吉米这个套装采用方柱型收纳盒造型,通过按压顶部就会自动弹出整个收纳夹,看着还挺有科技感的。吉米这个套装包含了14只批头,而且标榜全部采用S2标准——所谓的S2是指S2工具钢,即耐冲击工具钢AISI/SAE S2、UNS T41902。虽然跟时下那些动不动就几十合一的相比,只有14只批头好像有点少,不过也基本涵盖了要修手机、修手表、修……好像也没其他了吧。批头的固定也比较另类,都是通过强磁吸附在独立的凹槽内,而且两排批头中间还一物多用地整合了个加磁器,方便给一些消磁了的螺丝和批头补充上磁使用。磁性吸附本身可以避免了批头的散乱,同时拿取也轻松方便。批头采用六角形固定柱,所以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内六角螺丝刀。批头本身长45毫米,其中螺丝刀把手咬合长度为10毫米,其余露出部分会呈阶梯状渐细。收纳夹的背面,则固定着螺丝刀手柄以及一把尖嘴镊子。两者都是通过卡扣来固定,其实我觉得如果也能通过磁吸或者其他更巧妙的方式来固定会更好一些,现在这样做,时间久了肯定会导致手柄表面的磨砂质感被磨花掉。螺丝刀手柄采用笔型设计,全铝合金表面,中间大约1/3长度被做成六角形截面,方便转动时不容易打滑,而帽子部分则内嵌了滚动轴承,方便在顶着螺丝时也能轻松发力转动,避免批头打滑而导致螺丝损坏。手柄跟批头的结合主要依赖六角形的套帽,配合内部的强磁来将批头牢牢吸附在手柄上。这样做不仅牢固,而且也方便快速拆装,所以基本让我满意。对于拆卸下来的细小螺丝,吉米的收纳夹前端还特意留了一个带盖的螺丝收纳仓,算是很贴心的设计。不过舱盖上面的缝隙还是有点小粗,最少iPhone屁股上的那2颗螺丝是可以从缝隙里掉出来的,这个着实有点不应该。但总得来说,吉米家居的这套精细螺丝刀套装还是符合我的要求的,而且下单入手时还有个小优惠,算上运费63元到手,也算比较实惠吧!
5
+1
0
0
2
2021-09-02
同声传译,时空壶随身翻译机
时空壶随身翻译机本身是通过安装在手机数据接口上来使用的,因为我是用iPhone的关系,所以到手的自然就是Lightning接口的版本。时空壶随身翻译机实际分成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主要是由4组指向麦克风组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晰地捕捉对话双方的语音,从而准确翻译对话的内容。比较有意思的是附带的黑色卡片不只是装饰而已,还兼具了收纳翻译机的作用,通过磁性可以把翻译机牢牢地吸附在卡片里,虽然就厚度来说,想要塞进钱包里尚且有点难度,但总得来说还是有助于随身携带的,因此这个设计很让人意想不到!至于软件部分则是由【Timekettle】这款App来完成。当时空壶随身翻译机插入到手机时,就会自动提示需要安装配套App,但比较奇怪的是默认安装的iOS版本App居然不能在国内ID上使用!后来是通过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重新找到了这款【Timekettle】来进行安装。时空壶随身翻译机为了保证语音内容识别质量,因此除了使用4颗麦克风阵列外,还要求用户必须按照规范的使用位置和角度才行。简单来说,最理想的对话翻译场景是把安装有时空壶随身翻译机的手机直接放在对话双方之间的桌面上,双方的距离尽量控制在1米左右,这样不仅最有利于设备收音翻译,而且也更容易听清楚翻译的语音内容。【Timekettle】的主界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在进行同声传译时,两部分会分别显示自己说话的内容,以及翻译给对方的对话。【Timekettle】支持的语种相当齐全,基本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官方语言都能包罗在内。不过正因为支持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建议在App里增加语言搜索,不然一些小众的语言往往一时间很难找得到。在使用时,手机屏幕会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对话双方可以通过点击自己那半边屏幕来触发语音输入,系统会在收音的过程中将识别到的对话内容直接显示在自己这一边的屏幕上,并在完成全部识别后,大约3~5秒内完成对话内容的翻译。翻译的结果除了会以文字的方式显示在对方那一边屏幕上外,也会以女声播报的方式让对方听到。但就目前来说,时空壶随身翻译机+【Timekettle】的翻译准确度不算特别理想,由于外语水平有限,我只着重体验了中/英、中/日两种对话翻译。时空壶随身翻译机对于现场收音要求确实比较高,当遇到有背景音乐、人声或其他噪声时,识别的准确率就会明显降低。除此之外,时空壶随身翻译机+【Timekettle】还提供额外的【采访模式】和【会议模式】。其中【采访模式】是兼具全程录音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右下角的图标来显示实时识别到的录音内容,但这个是没有实时翻译功能的,相当于只是充当笔录的工作而已。至于【会议模式】则是运用时空壶随身翻译机的那4个指向麦克风同时工作,同样是在录音功能外,提供实际转化成文字内容。而且转换出来的文字可以直接复制到其他应用里进行黏贴,或者以邮件的方式分享出去。总的来说,时空壶随身翻译机所采用的软+硬件结合翻译的想法是不错的,但还需要努力提供语音识别的准确度才行,否则这个功能就只能是个摆设而已。
5
+1
0
3
0
2021-09-02
妆点生活的洛斐有范儿S桌面风扇
外形外观:这款洛斐有范儿S桌面风扇造型上有点上世纪5、60年代的怀旧感,尤其是金属材质的网罩让人一眼就感觉回到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那一代人的生活场景。但与此同时,奶茶色的外壳,配搭金灿灿的金属配件,又显得很现代很文青。再加上圆润、极简的造型,这种混搭的怀旧与文艺的风噶确实很让人喜欢,难怪洛斐会把产品名字叫作“有范儿”了,确实是很有范!功能体验:其实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洛斐的产品设计师是很用心地原创,例如这个风扇的造型,就是对老式电风扇的改良,并且中间凸起的金属圆锥,又让人立马联想到喷气式客机的引擎,从而打心底地自然而然产生凉意。而且这个金属圆锥还有个额外的用途,拧下来之后,里面会有个小空间,可以把浸染了香薰的棉片放进去,这样吹出来的风就带着阵阵的芬芳。不同的香气会产生不同的功效,例如柠檬和薄荷会让人头脑清醒和振奋,而玫瑰则代表着浪漫,至于薰衣草会有安神助眠的功效,甚至还有柚柑这样能减轻痛感的。反正有范儿S桌面风扇算是把香薰仪的活也给包揽了,一物两用,多棒!使用感受:有范儿S桌面风扇采用三叶降噪桨叶,在低风速下运转时会相当安静。而且正面看狭窄、但侧面相当宽大的外壳本身能够起到一定的气流增压的效果,从内部吹出的风会带动外围的气流一起运动,所以别看个头不大,但风力可是相当充足的。作为桌面风扇,有范儿S桌面风扇支持上仰约30°、下俯5°的调节。虽然上下活动主要是依靠内部铰链的阻尼来固定,不过实际使用起来相当顺手,阻尼适中,调整不费力的同时,也不会自己下滑。风力温度:除了能上下角度调节之外,有范儿S桌面风扇还可以让用户在3档水平转向角度上进行选择。通过按下并旋转底座正面的旋钮,就可以在45°、90°、和120°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兼顾个人或三五好友之间一起乘凉。而且当短按旋钮时,还可以马上定住风扇的角度,让自己一个人“快活”去!这个旋钮还兼具了调节风量的功能,有范儿S桌面风扇采用的是无级调风,所以可以很细致地根据个人需要来进行调节。而且有范儿S桌面风扇使用内置的4000mAh电池进行供电,这样在凉快时就可以不受线缆的束缚了。充满电时,以中等风速使用可以达到8小时的续航,一晚上睡觉都能够满足了。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底座背后的Type-C USB来进行持续的供电,并给内置电池充电,相当的方便。产品质量:对了,还有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小细节,当你按下电源开关停掉风扇时,有范儿S桌面风扇居然会自己回正角度,好让你凹造型,我很怀疑洛斐的设计师是不是天蝎座的,不然怎会抠细节到如此极致的程度。
3
+1
0
0
0
2021-09-01
和声力PD1平板+动圈耳塞
【总体评价】虽然是小耳塞,不过PD1用到的料却依旧很足——采用很少见的10mm定制平板单元+10mm动圈单元组合。虽然说近年来各种复合发声单元的耳塞是层出不穷,不过平板跟动圈这两者即便单拎出来对于2399元定价的耳塞来说都已经很不错了,而和声力居然愣是把这两者组合起来,确实是很堆料。特意问了一下和声力的老大——老郭,PD1这个架构的分工是平板单元负责中高频段,而动圈则是中低频段,两者相互衔接。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平板单元不仅失真小,而且声音反应速度都会比动圈好,同时又在密度方面比动铁更强;另一方面动圈对于腔体内部的空气驱动效果强,呈现出来的低频会更饱满。可以说PD1这设计是有它的道理在!【外观点评】PD1的耳机壳体采用CNC切削成型的铝合金材质,常规公模样式,上手的质感相当不错,而且佩戴舒服。根据官方的图片显示,PD1的外壳由4部分组成,每个部件之间的公差控制得不错,可以说在做工方面也是让人满意的。耳机采用MMCX母座,可以配搭不同的线材。声音导管也是用的金属材质,并且出口处有细密的金属滤网。反正各方面的细节都很上档次。PD1默认标配了2款不同的线材,其中单端线用的是镀银无氧铜编织线,而4.4平衡线则使用铜银混编线。官方没有公布线材具体使用的股数和支数,不过实物非常粗大,甚至比大耳的跟机线还要夸张。而且无论是MMCX端还是3.5/4.4端,PD1都是用了45°角的弯头,以至于我笑话老郭你这是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的节奏啊!话虽如此,但PD1这一点确实体现了老郭对于自家产品的考究用心程度,这点我是非常喜欢的。【声音表现】PD1对于前端推力要求比较高,毕竟平板跟动圈单元都会比较吃推力,老郭自己也坦言PD1的调音基本都是在前端为台机的基础上完成的。我试了一下用海贝NR6推的效果,哪怕是在高增益+4.4平衡输出的情况下,PD1的低频还是有点推不开的情况,在声压已经足够响时,低频还是显得很紧,不够蓬松。尤其是在听大编制时,例如这张“红衫仔”开头的炮响会给人一种敲在木墩上的感觉。但除此之外,PD1即便在便携前端上,都已经可以展示出很恢弘磅礴的气势来,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出自2、3K价位的小耳塞的声音。甚至我觉得同样是在NR6驱动下,PD1所呈现出来的演奏现场的氛围要比同为它家的宙斯还要强,只不过宙斯本身在上台之后能挖掘出更多潜力来而已。而且PD1的高频确实呈现出跟很多动铁耳塞完全不一样的魅力来。它的高频相当宽松自然,而且信息量非常丰富,但与此同时并不会让人觉得刺激。这主要是得益于PD1对于泛音细腻润滑的叙述,使得哪怕是一些快速且激烈的乐器回放时,也不会让人觉得生硬不耐听。我其实对于多动铁耳塞一直不太待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喜欢多单元动铁对于细节的堆砌所带来的违和感。而老郭因为早年是古典乐手出身,对于乐器音色的重新有着近乎偏执的写实执着。他在PD1上选用平板单元应该很大程度上就是看重它在提供丰富细节的同时,能在音色上保持低失真。不过想要发挥PD1的全部实力,上台放还是最有效的办法。PD1在上放之后,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声音的规模明显上了一个层级,而且声场纵深被打开之后,依然保持着那种华丽的殿堂感。而且对于人声党来说,PD1上台之后,配搭单端线,也同样能够呈现出醇厚且富有感染力的人声表现。我一开始其实挺担心采用复合单元组合的方式,会不会重涛圈铁的那个坑?不过实际听下来就发现PD1音色依然十分通透可人。
5
+1
0
1
0
2021-09-01
阿思翠Lyra Nature天琴座限量版
外形外观:阿思翠Lyra Nature限量版依然采用原来天琴座的外观,只是颜色就变成了现在这种绿配金的色调。作为这个壳体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外壳背面被称为“迷宫滤波片”的后腔体气流控制组件。它其实是由无数颗圆形的小铜球压嵌而成,因为铜球之间会有缝隙存在,当壳体内部的动圈单元震动发声时,振膜所带动的后腔体空气就会被这个像滤芯一样的迷宫滤波片给吸收和分散,从而抑制多余的震动对声音的影响。音质音效:除了颜色不同外,这条Lyra Nature限量版所使用的动圈单元也是新版本,虽然振膜口径依然是15mm,不过这颗新动圈单元的阻抗从原来的32欧直接提高到了150欧——阻抗的增加,可以使得耳机对于前端信号中夹杂的背景噪声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获得更加纯净的音色。但作为代价,新版的Lyra Nature会不那么好推,即便眼下的国砖普遍推力都明显提升后,仍不足以喂饱它。Lyra Nature依然是走高解析的路线,对于各种细节可以说是纤毫毕现,一耳朵下来居然比印象中的老版Lyra Nature提升了不少。不过150欧的Lyra Nature限量版确实很不好推,原本我还心存侥幸想看看HIBY NR6的单端能不能扛得住,毕竟当初的老版用推力弱很多的凯音N52也还能伺候得了……不过实际听下来就发现声场推不开,而且高频和低频都很生硬,显然是缺乏足够的功率去推动振膜达至完整的工作状态。接上耳放之后,Lyra Nature的声场就会一下子给撑开了不少,而且整个音色也变得灵动起来。其实我对于高阻平头或入耳一直不怎么待见,毕竟又不是大耳,作为耳塞,就应该是为了便携出街而准备的。不过Lyra Nature限量版倒是让我觉得选择高阻是有它的道理的。一方面是整体的背景确实可以做到很黑,而且去除了底噪和杂讯之后,声音中很多微小的细节就变得很容易分辨出来,尤其是泛音会变得更加有层次,因此无论是高频还是低频都会变得更加平滑细腻。而另一方面,跟低阻版相比,Lyra Nature限量版由于要求前端有更大的输出功率以及功率储备,所以在一些大动态和瞬态面前,自然也就显得更游刃有余,即便是大编制时也能给人很好的安定感。除此之外,Lyra Nature比较让人惊喜的是它的声音规模跟它的小身板是不太成正比的,隐隐有着开放式头戴耳机的气势,这点确实要甩开菠萝自己的创新AIR几条街了。虽然在应对大编制时Lyra Nature还是会比较吃力,但最少在应对小编制和流行乐时,无论是在声势还是细节层次方面都是相当出色的。
5
+1
1
5
6
2021-08-31
<
上一页
1
...
25
26
27
28
29
30
...
31
下一页
>
转至
页
GO
163
关注
9510
粉丝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1
弥豆子米袋子
2
moyya
3
MODU律智
4
斑鸠
5
芳心向春尽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