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汉语用语习惯,俗语也有“无三不成几”,而“无三不成理、事无三不成”,则出自明代的《西游记》、《二刻拍案惊奇》,所以请不要一直认为是我个人的习惯,这不是自信或者自我主观认为,而是有经考证的,请不要拿你我个人的习惯来进行判断。另外的话可能我没表达清楚,我说的原话是:“无论是二是三是四,说到底只是一两分钟每月的误差”,意思是无论2、3、4,它们之间不过是1-2的差距。你认为是几或者我认为不是,都不能改变误差这件事的存在,而这一个月的小小误差,意义不大,当然对我这种普通人时间并不金贵的人来说是不大。至于用语习惯的问题,百度一下就好了,我就不再回答了。
基于汉语用语习惯,而并非实际定义,这个区别的例子太多了,其次我超过2分钟的是并未调校的手表。其实没什争论的必要,无论是二是三是四,说到底只是一两分钟每月的误差。您爱较真的性格是适合戴电波表,以后有场合需要体面的手表时,也可以入石英,比如欧米茄就有石英海马(但石英每个月也有几秒误差)。
至于数量的准确性,这个没法对比,我的冷门helson毛胚机芯,微调一下就2s每天,现在小红花是劳力士生产线打磨的,却5s每天。我说了,使用习惯、磨合、微调都会影响精度。
对,因为从汉语用语习惯上来说,“几”是大于等于三的。为何这么说,因为在用量词时国语有个特殊的区别在于1是“一”,但2不是“二”,是“两”,没人说二分钟,只有说两分钟的说法,因次国语表达数量上一般是一个、两个、几个。并不是我们家,而是大家,谢谢。
只是基本几千,包括helson,德表,gsar,浪琴精工那些,其中有1千的国产仿表,也有2w的小红花。话说小红花的日差是5s/d,而德表调过是2s/d。
而且。。。我并没有说忽略不计啊?也没说没有误差啊?我原话是“误差不到几”,一个月调一次表,其实并不烦人。现代表的定义基本为饰品而非工具,分类一直都是“钟表珠宝”,什么场合戴什么表,我自己留下的4块表中也有一块石英一块gshock。
现在手表定义为饰品远远大于工具,不然跟看手机和十块的电子表也没啥区别。还是买个优质的东西比较好。所以最好机械和gshock都买 。
我去年到现在买过的表有十块了,从n厂到现在戴的正品帝陀小红花,基本都是几千的表,绝大部分都是基础芯,没有误差超过8s每天的(包括海鸥芯的仿表),2824甚至有2s每天,平均一个月2分钟左右的误差,不算“几”。ps,6k多可以买到浪琴新康卡斯,2892的机芯,更不可能超过5s。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