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行车厂商就是富士康和苹果的关系,虽然是他代工的,但没那产品线,就不太行,就像锤子也说是iPhone生产线做的一样。瑞豹其实也没啥研究,他主要是买成熟设计(其实这也挺好的),对几何有研究的是SEKA,抛开营销不谈,光说产品瑞豹还行,毕竟是碳原材料厂,成本天然低
主要是国产专坑中国人,你不玩车,圈里人都知道,什么XX轮、XX功率计的,东西用坏了就是你人不行,包括现在的瑞豹也沾染了这毛病。还有啊,大牌也并不光是几何有优势,几何能抄,碳布堆叠抄不了,骑起来区别还是有的,当然你一次就十几公里那肯定感受不出来,就同样是TREK,顶配车架和入门级在放坡和过弯的稳定性上都是不一样的,贵有贵的道理,只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两分货的问题,看个人取舍了,顶配也就十万块的东西,没啥好鄙视的,非要说,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不适合长时间骑倒并不是因为是破风架,早年的破风架几何激进不适合长时间骑的也就那几个,更多是扁架子啥的导致舒适性差,现在碳架技术进不了,多层堆叠或者直接上ISO Speed这种黑科技就解决了舒适性问题,从几何上看其实并不比之前缓和。当然金轮没事啥实力研究这些东西就是了,没看到几何数据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几何问题。
还有一个是平把公路和“正经”公路还不完全一样,并不是换个平把就一样了,你前伸量都变了,不过你堆了那堆垫片升高车把倒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一点。
反正骑的距离不长,也没啥强度,倒是无所谓。要我的话,其实更倾向骑个折叠啥的就行,带娃的时候限制一下速度,平时也能当个代步不浪费车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