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佬。问了一圈就诚荣的通用10寸说是不带内衬的,不知道这牌子行不行。到手从上面看孔洞倒是挺细、密的,得有上千个孔,接在4分管没感觉水量减小。
还真给说中了,我这边确实是非RO,电路改不了,用的是超滤。主要是二次供水质量不行,tds 130,偶尔还发油、异味,厨房用水至少得过前置三级。之前一直用KX的CTO,前一阵被推荐了力晶那款,对比时就被KX的参数震惊了 然后发现PB1的价格刚好是CTO的2倍,就给了我一种2倍的价钱能买到2倍的寿命+更高性能的错觉
这碳棒也不像PP棉,肉眼就能看出该换了,总感觉不太踏实。之前都是算着日子,超期时用余氯试剂测一下
赞美大佬,想咨询一样不同产品/品牌的碳棒的预估使用容量应该怎么理解,我看Matrikx的官网给出了CTO、CTO PLUS、PB1这三款的参数 https://matrikx.com/对不同物质(氯、PFAS、氯氨、VOC)的预估容量差了几个数量级,应该主要看哪个物质,氯么?如果是氯的话,CTO PLUS对比CTO的参数,氯是2.5倍,氯氨是2倍,PFAS只多了1丁点,多了VOC的过滤能力,能否大概理解为:CTO PLUS的寿命大概是CTO的2倍,PB1寿命跟CTO PLUS一样,增加了对铅和孢囊的过滤能力。 另外就是不同品牌直接能否对比,我看力晶的官网只给了氯的有效容量,https://www.viscarb.com.tw/products_03.html没提其他物质 ,10英寸5微米款CBC/N63-250的容量是16000升/4lpm,而CTO同样的规格则是45000升/3.8lpm,这个接近3倍的差距是否可能是不同品牌计算方法不一样,而不是真就寿命差这么多,因为我看您说这两个品牌的性能是差不多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