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生活
注册9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广西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急躁什么呢,你怎么不多赚点钱换部电车体验一下科技带来的进步呢,是你最开始“你可以吗你可以吗”的秀优越吧,上车还要做开空调调温度这种事的真的不知道优越在哪里。

2022-07-14

别再号称自己客观了。。。真的没觉得你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2022-07-14

确实,审美就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东西,作者的主观和臆想我已经不想提了,很累。
新能源车企在现阶段,特别是前阶段属于混战时期,有各种革新我觉得是值得提倡的,一成不变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传统”车的一些所谓“安全性”、“易用性”其实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好比之前争过的一个空调旋钮,真的不能变化吗? 一个智能语音系统,是否带来了更多新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呢? 这些都是可以在使用中有效检验的,一味的否认或守旧只会停步不前。
别的真的不必多说,从苹果推出siri到家用语音普及的今天,语音系统的强大功能早就已经被检验过了,再不济去掉语音,屏幕系统真的没有空调旋钮方便强大吗?屏幕系统的应用难道只有调空调吗? 这些都是新能源车带来的革新,而从现在看来,这个文章作者提过几次的安全性问题,都充满了偏见和缺乏数据支撑,如此不负责任实在遗憾。

2022-07-14

请完善阅读理解(千万不要再学这个小编了),我说的这个“超车”,是指在无人驾驶等领域技术上电车实现的技术超越,不是那个超车,事实上电车的加速能力我干脆都不想提,不像这个小编整天要预设大型高频率长途来彰显油车相对电车的优越。 另外,两车的区别真的不是“动力来源不同”,这么简单。 光是这个动力源就带来了整车的结构变化,以及整车内部系统的区别化,这要讲起来真的很长,要指出的是,油电混动是一种很居中取舍但又远不及纯电驱动的退一步方案,油车电车都有各自领域的“想但不能”。

2022-07-14

请这位作者不要反复暴露自己对新能源系统的认知严重不足了——“电动车初段加速快,中后段加速无力,极速受限”这一句话直接就暴露出你只开过共享电车或者宏光mini这种车。。电车只有在极速状态下会逊色于燃油发动机,初段中段甚至中后段都是碾压,你是不是又要预设什么200km+的极速场景??或者设定比较10万以下的车?10万以下的电车确实会大幅度缩减成本,加速能力曲线下降很多,很符合你对电车的孤陋寡闻。。

2022-07-14

那这个认识就源自你对新能源车内部区别的不了解了。。这么说吧,比亚迪的混动系列。。在新能源车中,属于智障那一列。 新能源车智能方面的佼佼者基本是四巨头(特蔚小理),要做好智能电机,最起码也得是增程式那种混动,即取消掉燃油发动机,否则多一个发动机带来的空间减少和发热,再塞一个电控电脑系统,真的难。当然了油车要加电控系统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的,可是压缩掉的空间、成本等问题确实难以逾越。另外新能源电机配合电控系统本来就是一种互补优势,1+1>2的效果

2022-07-14

可惜受制于电池以及电控结构等,被电动车瞬间超车,这就是事实。你可能又想说这是“油车玩剩下的”,很可惜,这是油车“玩不转”的,距离剩下还太远。

2022-07-14

这你应该问问如作者这样的新能源“狂热排斥者”。是他强烈排斥说新能源车取消了进气格栅就是丑,是他说给了你全景天幕就是设计事故,是他说新能源更大的车内空间反而不好,也是他说新能源车给你语音系统就排斥按钮系统不能共存。 但是还是有一点需要指出,传统油车受制于结构瓶颈、电力供能以及发热等问题,确实是无法提供更完善的电脑控制系统的,这一点确实是油车“不能”而不是“不想”。但反过来电车给不给你传统按钮,只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已。

2022-07-14

看了这么多争论,其实可以总结:
注重驾驶体验、注重驾驶家庭乐趣感、希望享受更新的科技(如辅助驾驶、智能泊车、远程控制车辆)、期望车辆外观有一定革新、希望降低出行成本、对极限长途需求比较小的人群家庭,选电车,没错的,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舒适、更多的可能。
喜欢传统车辆外观、没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大长途需求多且休息间隔很小的司机,就选择传统油车,也没有错的。
选择的同时一定要自己亲身进行体验,抛开一些偏见和杂念,才能带给自己更好的选择。

2022-07-14

请问是不是多一步腾出手来解锁ip呢?

2022-07-14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