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有失,你自己衡量过就好,你现在走的路跟我当年走的路。当年我也觉得压抑,现在反倒怀念各种随手可及。关于同一城市里面不同社区的确是有差异,我所处的是富人区,但公共的区域你还是避不开的,例如在纽约时要进曼哈顿,华尔街后面隔一个街口就脏乱差加露宿者,怎么避,总要碰到的。自由是相对的,在downtown满街BLM抢夺,隔天当地新闻就有枪击等等,你来到长时间感受一下再决定也不迟。国内房市应该有回稳吧,我广州和海南的几套房子现在中介报价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在关注的盘上月开始也在涨价。
休斯顿是不错的,没纽约冷,也没洛杉矶贵,最重要是路况比较好。车胎薄,在纽约和蒙特利尔每次遇pothole就爆胎,每年都有一两次,换一条胎得花700刀。
是有不足,但比较不够客观全面。我出国前也是这样想的,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多了,再去过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后,想法和你倒过来了。世界没有天堂,远看都是令人憧憬的靓丽,但当静下来过日子,面对柴米油盐各种日常,经济、医疗、教育等各方面没能盖外就一层一层的扑面而来。淡定点吧,time will tell。(Btw,美国没医保,我在加拿大有免费医保,但肠胃不舒服在门诊排队8小时,一个在广州一周能做好的小手术等了一年多。在加州物价贵上天,露宿者越来越多到处晃荡跟我聊天。你有机会生活完体验过在下结论也不迟)
讨论的是竞争对手的定义,那我想了解一下,你处于的是何种特殊的企业或行业,以至于competitor identification是基于潜在对象的bottom line(上市公司报表中的bottom line即利润与股东权益),而非其与自身market segment相对应市场份额及产品定位?你是如何获知苹果的市场及经营分析中是100%忽略market segment及市场份额与其重叠的华为的?我对数码行业不是专家,但也不是一无所知,我在加拿大和美国做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原因上市公司的报表每天都需要看,不是数码行业专家,但对公司如何做marketing analysis有一定理解。若你有你支撑说明苹果100%没有把华为视为竞争对手的报表或者行业分析,那么请不吝分享,只要一篇就好,我可以学习学习。
没人所谓的“道德绑架”你,什么叫绑架,有人暴力胁迫你了吗?在中国科技、金融、政治、军事全方位被打压欺凌的时候,人家呼吁支持国货,影响到你什么了吗?你爱买苹果就买去,谁出来阻扰干涉你了?不是说你用哪个品牌的产品就爱国,但你在可以的情况下,扶持自己国家的企业,在获得能基本满足需求的产品的同时,让这些企业有更好的cash flow,有更好的能力再研发,不可以吗?你自己不乐意这样做没关系,但你出来杠什么呢?还问人多大,那我问你多大?你社会层次和教育背景怎样?你是如何觉得自己的认知可以代表你这个年龄层而且还不狭隘的?
涨价卖不出去就等市场机制让其自己调节,但有竞争的市场机制才有效,所以竞争还是需要的,不然想想没有AMD,Inter的profit margin没有控制的需求,产品的升级迭代也没有压力
哈哈,是啊。吃饭先来个15%小费,再来个15%消费税,一顿下来自己没点多少,感觉还没享受就先挨几刀。去市区开个会停个车,30刀家常便饭,在广州够我和老婆吃一顿饭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