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产生了与水果香气一样的化合物。比如R-柠檬烯(R-limonen)呈现柑橘风味,是橙子的重要风味物质。比如橙花醛(nearl)和香叶醛(gerani-ai)是柠檬香,是柠檬的主要香气成分。
香味、口味和口感是白酒给予我们感觉器官综合刺激的反应,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有人片面地理解过去“重香不重味”和现在“重味不重香”的状况,将香味、口味和口感割裂,这是不正确的。过去物质匮乏和标准不完善,“香味大”曾是评酒和消费者选择好酒的标准,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让我们更为细致地雕琢酒体,注重口味和口感的同步提升。因此,这里对香味的再认识,对香味的重视,不是说弱化对白酒口味和口感的关注,三者的协调才能彰显出中国白酒的魅力。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相继开展的白酒工艺查定和全国评酒会,让各香型逐步定型并确立了相应香型感官描述语,比如“窖香浓郁”、“酱香突出”、“清香纯正”等香味描述词。但在当前消费多元化和讲求体验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传统描述不能满足消费者“喝明白酒,明白喝酒”的要求,更没有体现出白酒香味的多样、层次和丰富。也就是说,“窖香浓郁”、“酱香突出”已经没法反映中国白酒的独特魅力和滋味优美,急切需要构建与时俱进的包括香味在内的新体系。
白酒香味在所有酒种中最具层次。所谓层次可理解为表现秩序及丰富多样性。白酒香味的表现秩序体现在香味的形成、香味的呈现上,循序渐进,有序可依;多样性则体现在香味物质的多样。白酒香味来自原料、发酵和陈酿环节,原料香有高粱香、大米香、曲香等,发酵香包括酱香、糟香、果香等,陈酿香则有陈香等,这些香味是粮谷原料香味的一脉相承和递进演化。从低沸点的醛、醇,到各中沸点的酯类,再到高沸点的高级脂肪酸及其酯,挥发系数的不同,让香味的释放呈现明显的层次感。在香味物质的多样性上,研究表明白酒香味中有上百种香气物质,这种丰富性远超过其他酒种,这也让追求“醇厚”的中国白酒同追求“纯净”的其他蒸馏酒走出截然不同的路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