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用户喜欢的商品!
注册3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江苏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分享几款形象独特的家装好物!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无用美学 1 个 #文化漫谈 77 个 在这个讲求效率、功利的时代,“无用美学”居然在网络上成为了一股风尚!很多平日忙碌着学习或者工作的普通人,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和心灵的美感,用相机和语言捕捉分享生活中的美。 在他们的画面中,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也在特定的时刻下变得充满了意境与美感。超市售卖的沙拉酱汁,在晃动时却产生了宛如熔岩的效果;美学中有句话,“美是无用之用”,很多人确实会怀疑美学存在的意义,认为对美的追求是一种矫情,或者说对于社会的经济科技等发展没有帮助。甚至很多人由此可以上升到艺术、哲学、乃至文科都没有用处。然而,美学对人的帮助难道仅仅能从利益等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衡量吗?很多人欣赏美,是真切地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在忙碌而机械的生活中体验到治愈的感觉。 美学没有功利意义上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超越而自由的精神状态,沉浸在对美感的享受本身,往往令人忘记了烦恼,而感受到了境界的提升。很多网友宣称,从美学中感受到了“没用”的快乐,即使无用,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实,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是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的,中国的文化是审美的文化、诗意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不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都从自然与人世中寻求美。 在北京大学叶朗教授的眼中,中国美学通过对意象的审美感受,最终能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在技术和功利追求占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这显然是无用美学的大用。01 中国人最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中国美学对于社会生活领域的美的重视由来已久,特别重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美。中国美学广泛地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老百姓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着意去营造一种美的氛围。 这种日常生活的诗化,可能从孔子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论语》记载孔子很欣赏曾点的理想生活方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美的氛围,是日常生活的诗化。在孔子之后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着意营造一种美的氛围。02 为什么中国人格外关注美学? 美学其实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对于中国美学来说,它与西方美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基本上是少数学者在书斋中做纯学术的研究,整个社会对这个学科不很关注。但是中国不一样,美学学科在中国受到社会的关注,受到艺术界的关注,也受到年轻人、大学生的关注。 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社会上出现了两次“美学热”。五十年代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这是第一次“美学热”。在八十年代随着我们整个社会出现“文化热”,又有美学的第二次热潮。 八十年代北大哲学系招美学的硕士生,最多招八个人,但是来报名的是七八十人,最多一次来报名的有一百多人。后来“文化热”和“美学热”都退下去了,但是相对来讲社会还是比较关注美学这个学科。03 美在意象,关乎人生境界 关于怎么理解美,叶朗先生提出了一个以“美在意象”为核心的美学理论框架,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对于美的感受,也可以提点到人生境界的层次。 这个理论框架有三个核心的概念,一个叫做意象,一个叫做感兴,一个叫做人生境界。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核心概念都是中国美学的概念。意象就是我们讲的审美对象,美在意象;感兴相当于西方哲学家狄尔泰到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就是审美感受、审美经验,简单地说就是美感;人生境界就是说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生境界。 以月亮为例子。从美学上来讲,月亮的美,对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看古往今来多少人写过月亮的诗,但是在诗里面呈现的是不同的意象世界,比如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一个皎洁、美丽、欢快的意象世界;再比如说“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这是另外一种意象世界,开阔、清冷;再比如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又是另外一种意象世界,沉郁、苍凉。提出这个理论核心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一种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的最大特点是与人生紧密结合的,它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十分重视心灵的作用。同时,提出这个理论核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括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 这样发展下去,人就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的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我们当代的美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问题,而这又正好引导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美学,引导我们继承中国美学的特殊精神和特殊品格。
13
2023-04-19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