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榨油,有的人觉得新鲜,眼见为实,放心,纯粹,但是品质没法用国标来衡量。小批量不稳定,食品安全没法保障。就好比冷鲜肉和现宰的肉。
关于小包装产品的成本,主要就是原料油,包材,辅料,能源,固定成本这几个部分。
原料油可以关注期货市场,毛豆油,一级豆油的价格都很透明,每天波动。比如毛豆油5100一吨,一级豆油5300。中间200基本就是精炼分提的加工成本。非转基因的豆油大约6000左右一吨。
瓶子就是聚酯切片加上红黄蓝绿色的色母颗粒,或者防紫外线的色母。瓶盖,提环,捆绑提环也都如此。纸箱也是根据干季湿季,五层七层不同,价格最少两三块钱吧。一吨产品,包材成本至少七八百,高端产品包装成本更高。充氮包装再加上氮气成本。
剩下就是能源,水电蒸汽等。这个全国各地价格不同。
还有固定成本。人员工资社保,劳务工,设备维修,厂房设备折旧,三项费用,各种杂费,算下来一吨产品也要上百元。
你加一下,以上一吨产品需要的所有费用,这些钱,你用0.96密度,千分之三损耗,大概就算出一箱5L*4的豆油产品成本了。这只是出厂价,不算别的。
大厂产品本身的成本低,
进口散油,大厂基本都是货轮到港通过码头管道把几万吨油打到企业油罐里,建厂时候码头管道都是配套的。小厂一般都是拿20多吨的油罐车去大厂提。小厂油的成本就高。
瓶盖,提环,pet瓶,这些包材,大厂基本都有自己的注塑车间或者注塑工厂,只需要外采聚酯切片和色母就行,行情低的时候会买很多。纸箱也是签的年度协议,专门的采购团队去谈价,根据瓦楞纸层数,干季湿季的价格压的特别低。
大厂不管是精炼分提,还是最后的罐装,设备数量和先进程度都比小厂多很多,除非开机率比较高,否则大厂的折旧等固定成本会很高。
不同品牌,参数指标不同。就比如一级大豆油,白土放少点油的颜色就深。精炼的时候加不加tbhq,每吨的成本都不一样。大厂基本都是不加防腐剂,充氮包装。小厂配料表都有tbhq。
大厂有专门的营销公司,有扣点,营销费用高。小厂企业架构简单,销售范围都在本地,营销费用小。
小厂的油一般会贵一些。有的人会觉得本地产品好,但是个人建议买大厂的。
因为一个工厂,里面的压榨车间的产能很大,自己用不完,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就把油卖出去。其他工厂就不用建立压榨车间了,省了很多钱。
一个压榨车间,同时需要很多个筒仓,很多油罐,都是万吨级的。占地面积不亚于一所小学。多少钱就更不用说了,每年光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改造特别大。
我五年前美凯龙3350买的。这价格真的可以了。不同型号下部分不同,这个是全包,不漏后面的管子
业内人士。调和油其实每次配方并不一样,只是参数达标而已。毕竟切换产品清洗管道的油都回到调油罐。所以我个人不喜欢调和油。
如果让我推荐,买超市特价力度最大的就行了。
因为原料都是一个油罐里面的,中粮九三益海嘉里,都是互相买原材料,互相收仓储费,油都一样,不同厂家,也可能是一个油罐里面的油。
再次,同一个生产线生产不同品牌,都用同一个原料,油是没区别的,只是品牌档次不同,渠道不同,所以营销公司和经销商的扣点不同,一二线品牌利润不同而已。
我买了,觉得很香。还不错。可能是我自己喝的种类少吧。再说了,几十块钱一百块钱,买一个试试呗,又不贵,而且赛珍珠再差能差到哪去?顶多不满足心理预期,但是终究不能算不好的茶叶。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