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容器共用宿主机内核,那宿主机翻车了容器不跟着翻吗?我的PVE下有个容器的OpenWRT旁路和容器的mediaserver(jellyfin),还有个直通网口的黑裙虚拟机,有时PVE不明原因的失联了,OpenWRT和mediaserver也跟着就失联了,但黑裙就还能正常访问使用。。。现在准备升级改造AIO,确实在纠结docker是装到宿主机上还是容器里,装虚拟机里搞套娃是万万不想采用的。。。
看到sff就爬进来了
鄙人也是有个Z210SFF做AIO一体机,机箱构造和大佬差不多,光驱位换上硬盘架,怼上两块2.5寸两块3.5寸,稳定运行1年多。待机20W左右,4个硬盘一起工作接近50W,其实与其说我挺纠结功耗,不如说我比较心疼硬盘,caodan的群晖休眠策略逼迫我只能把一块笔记本上拆下的2.5寸HDD直通给黑裙做照片管理(没办法手机app最友好的照片管理只能是群晖了吧),剩下两块HDD一个下载一个影音存储给了OMV,毕竟能休眠。
不过我最大的蛋疼点是Z210的U太不给力,i5-2400,貌似最多升级到E3-1265,不能硬解H265和4K,家里TCL电视硬解也弱,H265的视频基本就废了 。而且我底层系统PVE,也不支持二代U的核显直通给虚拟机,只能共享给LXC容器,但OMV如果作为LXC容器在Debian上装,会蜜汁掉盘 。。。最终只能LXC容器搞个jellyfin媒体服务器,在NFS连虚拟机装的OMV资料库。。。这个U,哎 ,黑裙最多也只能6.2.3的3617,都上不了918
大佬你说我是不是除了换机没别的出路了?我还挺喜欢SFF紧凑的结构,特别方便打理,品牌机稳定性也好,扩展个双网卡跑软路由、USB3.0双口扩展卡速度拉满,真有些舍不得,这货也卖不了多少钱吧。。。
请教下,我有个鱼缸常年不用了,最近想重新操持起来,倒掉里面原有的营养土、沙石后发现玻璃上有各种水垢、铁锈的印迹还有沙土脏渍粘在壁上,先是粗略拿湿抹布擦了擦,基本无用,也不敢直接上钢丝球怕把玻璃都擦花了。能否针对这个情况推荐个清洁剂及工具哈?
lz,可否请教个题外话,“使用jellyfin在kodi上的插件,可以连接jellyfin server。开启native连接模式,便可以使用kodi的宿主主机进行视频解码了”是指的,往kodi里安装jellyifin插件时,有个提醒框让选择本地(native)或者加载项(addons),并提示如果选择了本地模式,则无法使用服务端的转码、影院模式balabala。。一般jellyfin-kodi教程里都让选插件模式,这里只有选择了本地模式,才能实现kodi终端的硬解吗?
我以前是选择的插件模式,kodi正常同步了jellyfin的媒体数据过来。昨天重新整备的时候,这里选择的本地模式(已在jellyfin服务端的媒体路径里加了相应的nfs共享路径),结果一切安装同步完成后,kodi的“电影”和“剧集”里没有内容,想看视频只能先进入插件-jellyfin-电影(动态)-电影这样才能打开电影的索引。播放时确实jellyfin服务端没有生成转码缓存,证明确实是在kodi这边解码了。请问kodi不能直接导入jellyfin的资源和这个选择模式有关吗?难道这个就是所谓的影院模式?
因为你的另外三个系统相当于和宿主机管理口桥接在一起,但是没有和软路由的lan口桥接上,所以他们上不了网,并且你的宿主机应该也上不了网吧?这也是为什么LZ的ikuai的lan口用的是虚拟网卡,就是为了能让openwrt的虚拟lan能上网。你应该尝试给软路由增加一个虚拟网口做lan,和直通的lan口桥接上。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想问下lz,lxc容器还有必要或者说还能不能做网卡直通呢?宿主机一个虚拟网桥+容器自己的虚拟网卡虚拟网桥,理论上网络性能会不会很差,但网上也搜不到给容器做网卡直通的办法
我这也是手机可以连家里NAS上的VPN,电脑(WIN10)连不上,电脑上的提示是:无法建立计算机与VPN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因为远程服务器未响应。手机和电脑都是处在公司的wifi下,虽然不知道公司的屏蔽策略
我家里一直用的光猫,正好想着这次在z210上搭个系统,弄俩虚拟机一个跑软路由一个跑nas,还在纠结方案可不可行,也没想好nas用哪家的系统,正好看到您的帖子啦~您当时黑裙在虚拟机上跑的还是直接装的呀?还有这货能带几个硬盘?我看除了电源下面的正规机械硬盘位外,光驱拆了应该还能装块机械硬盘,旁边还有个空,我还得搞块ssd吧,运行系统用,那里也能装吧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