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这也是为什么相对来说我们觉得很干的食物不容易被加热。)一般来说,微波可以穿透食物,因而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相比传统方式,热效率很高。
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 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种规范玻色子。光子是电磁辐射的载体。 光子是一种静止质量为零的粒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光子不可能静止。 简而言之,光子只有运动的时候才能存在,一旦停止运动就以能量的形式消失。关闭微波炉开关之后,光子撞击到烹饪腔壁上来回反射并被吸收,转化为以热量为主的其他能量, (考虑到光速,这个过程是瞬间完成的) ,部分光子“飞”出微波炉(飞出去多少?这个取决于微波炉的密封程度,所以一些好的品牌可以将这一部分降到最低,以至于可以完全忽略),有可能被此时正在微波炉面前的人吸收...如果说微波炉对人有害指的是这一点的话,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微波对人体组织的加热效应。 事实上,合格的产品完全可以忽略这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一篇似是而非的报纸报道,让你仍不相信我们说的话。此回答转自zhihu】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