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是美拉德反应的一个产物,是一种低分子量、高水溶性的有机化合物,某些食品在温度高于120℃和低水分的环境中易产生丙烯酰胺。它主要形成于烘焙或油炸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或原料含有其前体,如谷类、马铃薯和咖啡豆。目前已经发现炸薯条、薯片和土豆煎饼等炸土豆产品中含有较多的丙烯酰胺,而烤面包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非烤制面包的十倍。此外,咖啡、饼干、糕点和面包中也普遍含有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的毒性主要包括神经毒性、 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免疫毒性及潜在致癌性,在人体中得到证实的是神经毒性。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将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 即“人类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属于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尽管丙烯酰胺毒性强烈,但正常食物摄入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制定其最高摄入量,根据2011年,世卫组织专家评估指出,丙烯酰胺的每日摄入量一般在0.001-0.004 mg/kg •bw,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能摄入的丙烯酰胺量为大概为60-240微克。所以即使是被点名的三只松鼠等薯片,一天吃一两包也是在正常范围的。
摘自大妈新闻链接。主要是薯片之类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