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咪咪地给大家透露塑料容器底的数字秘密——“三角形+数字”是回收标志而不是食品安全等级哦,7个数字代表了7种不同的材料。数字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耐热至70℃;数字2:HDPE(高密度聚乙烯),耐热至110℃;数字3:PVC(聚氯乙烯),耐热至81℃;数字4:LDPE(低密度聚乙烯),耐热性不强,超过110℃会出现热熔现象;数字5:PP(聚丙烯),耐热至130℃;数字6:PS(聚苯乙烯),常用温度范围是70℃-90℃;数字7:PC及其他类(聚碳酸酯)。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高温是塑料容器安全性的共同强敌,建议最好少用塑料瓶、塑料盒盛装热水和热食,不是微波炉专用的保鲜盒和保鲜膜也尽量不要放进微波炉使用哦!
网上有传言称“喝车里的瓶装水不能喝,因为会析出很多有害物质”,为了验证此说法是否正确,我们特地模拟了40℃的车内环境、将六个不同品牌放置其中20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样品都没有检出较常见的增塑剂、向水迁移的不挥发物质也都符合标准要求。
当然,由于本次测试的矿泉水是在模拟了40℃的车内环境放置了20天的,更高温度和更长时间条件下,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还是建议,车内的矿泉水不要长期存放,特别是已打开的瓶装水,尽量不要放置太长时间,尽快喝完,以免瓶内的水受到污染!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