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再好,问题是smb微软并没有开源。Linux系统上的samba本身就是逆向SMB协议的成果,效率远低于Windows自带的SMB服务端,而且是单核心王者型程序。好多smb新特性都支持的特别晚一堆bug,比如smb3.0的多带宽叠加,samba等了好久才勉强支持。不知道兄弟你火气哪里这么大,真的要搭建smb协议还是用win server更合适。
赞同,欧洲这边户外就是一堆连初级都算不上的装备,牌子都查不,好多都是超市特价打折促销的低端产品,人家玩的开心的不得了。说实话国内动不动就是MSR、比格尼斯还当入门的使用,这边没几个人舍得花这个钱。
这个事情吧,得分镜头。旧镜头是这样的,但是2010年以后设计的镜头,防抖部件的性能和算法都大幅提升。当抖动不存在的时候,防抖组件根本就不启动,当三脚架不稳定时,防抖还可以弥补架子的抖动。我拍长曝光,没有关闭过防抖,无论是佳能的EF-S廉价镜头10-18STM 55-250STM,还是EF-S当年残幅的镜皇之一EF-S 15-85USM,或者银圈新镜EF35F2IS这种,或者索尼FE 24-105G这种镜身机身防抖结合的镜头。都测试过。而这类镜头的说明书,厂商比较保守没有改。但是我个人的建议是,比较新的镜头不用理会防抖。换句话说,快门速度比较短的时候,1/20到1/4这种级别的,本来就是防抖组件干活的时候,不用担心防抖会造成副作用。长曝光,低于1/4到30s这种级别的,防抖组件从上架子开始,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定不启动防抖。真正有影响的极端条件可能就是,你钻牛角尖,抱着三脚架剧烈晃动相机,强迫防抖组件工作,然后按下快门的瞬间静止相机,开始长曝光,这时候防抖组件可能会在曝光开始后产生短时间的副作用……
只能说你接触的圈子对这个东西没有需求。我搞研发那两年周围很多人用的很开心,跟着入坑了,后来出国读研发现这个东西就是个神器,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都很有东,我自己也用的很开心。
写的很好,给答主一个建议,燃气建议只改成检测到泄露关闭,日常的开关动作不建议这么做,日积月累的开关反而会加速阀门损耗,增加闸门故障的风险。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