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拿供水举例子,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多的是。用电有峰值电价,有峰谷电价;景区有淡季、旺季票价。那游乐园你看看是不是周末节假日票价高,周末票价低?用的一样的电、看的一样的景色、玩的一样的设施,咋这些行业可以差别定价,视频网站还让你有额外服务就倍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呢?
我若买的是京沪的普快列车,那他到中途提价否则让我下车,那这叫合同违约,该骂该罚。但是如若中途人家告诉我除了乘坐普快,还可以多花1倍价钱乘坐高铁。我赶时间愿意做高铁那我就换乘,我不赶时间我就还是普快没人让我下车。花钱买了VIP,网站没说除了多花50要不然就不给你看啊,VIP依然可以等每周更新啊。差异化消费服务很让人费解吗?
问题的关键点可能真是没有明确“车票到底是到哪一站”吧。公交票价全程1元,冬夏季2元。好处就在于明码标价。开空调人家多烧能源了,自然没话说。网站这样做我觉得不能全算作上车收费,至多是上了三蹦子,告诉你还有出租车,上了出租车告诉你还有高铁。奈何有人赶时间,只能花钱消费。
要论那就事论事,言语夹枪带棒实在不敢恭维。你说的行径,胆敢违反乱纪当然有人招呼他,没必要在这争口舌。网站点影说白了就是卖服务赚钱,他要敢刀架你脖子上迫你花钱,我替你喊不公。你觉得不值当可以不消费。拍拍屁股,拿钱去别的网站消费即可。没有用手投票的权利,用脚投票该可以吧。
管他什么劳什子粉丝经济又或者市场经济。横竖就是为自己觉得值的东西买单么。粉丝觉得自己爱豆值,花钱刷榜刷票,只要没偷没抢花自己的钱谁都不低一等。胶佬觉得塑料小人就是精神寄托,大几千的买来爽一把人家也没错。那有人就是等不住这个把周的时间,就要先看几集过过瘾,一不看盗版二不转播盗版,网站也分阶梯收费赚钱。说到底值不值那个价钱,就看你看不看重罢了。
敲竹杠这词儿用的好。可谁让人就是拿了部好剧呢,对吧。网站要是拿上海堡垒收费比播出蓝光版,那岂不是笑话。所以妇联4首映票价涨到大几百,也不是没道理。这么多年市场经济了,大家习以为常了,只能说网站真是饥不择食,太直接了。
意思就是扣着人质,不愁不交钱赎人 是这意思吧。但我印象中,国内网剧甚至电视台的连续剧其实都是全部交给播出方,由播出方安排上映时间吧。即便没出这个事儿,大家其实也都知道视频网站是有全部资源,只是一周周放送而已。如果没这档子点影,全部观众也就是只能一周周等呗。我唯一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这种办法,是网站做的太露骨、太直接了。江湖好汉劫个道,还要撑撑场面。不过说破大天这么做并没有商业模式上的硬伤。骂归骂闹过闹,网站赚钱无可厚非。
是我一直没get到大家愤愤不平的点吗?网站愿意卖,有人愿意花钱买,我觉得没什么违背契约精神吧?诚然是花钱开了VIP,但VIP费用是给正版电影剧集支付的版权费,如果VIP服务里写开VIP就可以一次看全集,那再收费确实无耻可笑。网站方提出一个增收的点子,觉得不值或贵的观众,可以不消费仍然一周等着看就行啦。难道是这样花前买特权让大家都感觉到了自己被价格歧视了?那某企鹅的VIP等级体系怎么说?网游里花钱开箱子节省等到时间又怎么说?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