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件
喜欢到处溜溜
注册11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辽宁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美国汽车报价还真的不含税,因为各州也略有差异,最后提车时都要加,最后总体肯定比咱这低。

2014-01-24

是否像“玩一样”,这是很主观的说法,客观的描述一定要让数据说话。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中位收入,你可以百度一下。而且像宝马这样的豪华车在美国的销售量也是有据可查的,结果会告诉你美国人买8万以上的车(这个价格应该进入豪华车的门槛了)并不像“玩一样”

2014-01-24

这才是你想最终表达的东西,即中美两国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异!我没否定你这层意思。关键是你为了表述这样的想法,举出了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臆想”的证据—————“普通美国人买8万美金的车玩一样”。我只想说你这个例子举证的不正确而已,至于你想最终愤恨或者谩骂的那种差别,我不否认也不肯定。或者说根本不感兴趣。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攻击者,即使在你所说的“买8万美金车玩一样”的国度里,也有咒骂自己国家的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最后说一下我想表达的东西:即普通美国人买8万美金的车并不容易。而且我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你最终想表达的内容。我只是就你的举证的证据来质疑而已,如果你能举出“普通美国人买8万美金的车玩一样”的有力证据,我们的讨论才有意义!

2014-01-24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家庭中位收入为50054美元。以2011年的美元币值来计算,这个数目低于1989年的50624的水平,这有些出人意料。"
以上文字摘自《中国广播网》,你当然可以继续臆想这是别人的“臆想”

2014-01-24

你到底想说什么?你总是臆想别人在“臆想”么?就话论话而已,你的说法是“美国普通工人买个8万美金的车跟玩一样”。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个正常理解力的中国人,不能解释成“羡慕,美化,歌颂....”这样的意思么?而且,普通美国人买这个并不是像玩一样,否则这个车的销售量就不会被归为小众车型了啊。至于谁更苦逼,这是一目了然的啊,但不能因此就说美国人买个8万美金的车像玩一样,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出自你的“臆想”了吧?没想给你扣什么帽子啊,只是针对你说“美国人买这个像玩一样”的说法,太不靠谱啦。查查这个车在美国的销售量以及这个价位的车在美国的销售量就知道。这样的说法绝对是可以归为你所说的“臆想”!

2014-01-23

你的确没说美国是“天堂”,你说的是“普通工人买个8万美金的车跟玩一样”,这样表达的意思和“天堂”之说也挺接近的。其实美国普通工人买个8万美金的车,真的不像“玩一样”。

2014-01-23

我也没收到,干脆每天一单货到付款,然后拒收!

2013-12-27

就事论事的说,客户的类型和素质差别很大,就像保险销售的层次也很多一样。但是,这个保险条款的晦涩难懂,很多是拟定者事先设计好的,这种格式合同,出于保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很可能是一开始就不准备把它弄清晰。这并不完全是你这个保险从业者的关系。我想抨击的是那些条款的最初拟定者,估计他们应该是中国第一批保险业高级管理人员。说这些人是文化流氓,真不为过!估计现在的保监会,也肯定有一批当初参与合同设计的人,正所谓蛇鼠一窝。其实各个行业也大多如此,并非单单挑剔保险而已。

2013-09-19

呵呵,居然有回复。真的很感谢这位保险从业人员的回答。第一,不是只针对保险,任何复杂的(而且是人为主管制造)晦涩难解的合同条款都是对消费者的侵害。第二,保监会批准了,也不能说明就是正当的吧?
所有的格式合同,都更多体现了拟定者的利益。但像保险合同这样“天书”般的文字,普通人怎能没有一点异议呢?你作为保险从业人员,不能用别的行业也存在这样的做法来替保险业辩解。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你不觉得给被保险人一个更明确清晰的解释条文,也是保险业的责任和未来的目标么?

2013-09-18

写保险条款的人都是文化流氓!良心都给狗吃了。那个条款,就算是北大中文系的也没法完全理解啊!

2013-09-06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