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皮带我前段时间也入了一摸一样的一条,用了快一个月了。说说感受啊,皮子特别硬,比较窄。开始怕硬了很脆,没想到质量非常好,牛皮很棒,不容易变形。
@迷失的呆瓜 抱歉。可以想像,你这种消费者还有很多。其实,巧克力只是一种普通的食品,在这种食品完全符合相关食品标准的前提下,好不好,完全在于自己的口味。你喜欢吃的,而且有益身体的,就是最好的。作为成熟的消费者,一定要不迷信,不偏听,让自己来掌握自己。
很高兴这么快看到了“零zXr0”童鞋的回复与解释,可惜,如此站不住脚的解释是如此无力。理不说不明,既然大家也有兴趣,我们就来把这些问题继续作一探讨。我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请不要再误导对于巧克力的真正认知,请真正用下心去多学一些巧克力的知识,然后再来做“逼格”的表演。
首先,请不要继续沉醉于自我感觉的“影响力”之中,从而说出这样的话:“看来这篇文章不建议购买商超中的巧克力而建议海淘是触动一些商家神经了”这样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巧克力的种植、收获、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其目的就是让大家真正了解巧克力,了解了巧克力就很容易明白你文章中的硬伤:你其实根本不知道巧克力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你承认吗?你直到现在也许都没搞清楚可可、可可脂、可可粉、可可浆的作用,也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所以你才犯了那么多的低级错误。
其次,你直到现在还在怀疑可可脂的重要性是不是大于可可,还在说出“不过在我看来不同时包含可可粉和可可脂的都不能算完整的巧克力”这样完全谬误的话语。难道经过了我的科普普及,您直到现在都不知道白巧克是完全不含可可粉的吗?白巧克力算不算完整的巧克力呢?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现在也许只有您还陷于沉迷之中。
您还说:“可可粉可可脂都是可可成分,如热可可饮料就只需要可可粉并不需要可可脂。而且可可脂含量的多少对口感的影响其实远不如可可粉含量来得巨大,可可脂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仍是固型保味,大家所能体会到的所谓“巧克力”味道更多来源于可可粉。”您是否知道,热可可饮料与巧克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所以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什么热可可饮料里只需要可可粉,不需要可可脂,而巧克力里却必须有可可脂吗?可可饮料——请注意是“饮料”,饮料就要加水,加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可可的浓度,同时由于水的添加,让可可变得可以饮用。你如此推崇可可粉,认为可可脂不重要,那么您可以给我举一个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含可可脂的巧克力品牌的例子,你也可以试试自己去购买一些原料,做一块不加可可脂的巧克力,你可以感觉一下是否还能吃出任何巧克力的感觉!你也可以感受一下巧克力在口中是否还会溶化。不过,估计您吃到只能是巧克力饼干了。
可可脂与可可粉谁最更重要?这样说吧,我见过不加可可粉的巧克力:白巧力,请问,您见过不加可可脂的巧克力吗?你也可以去最专业的厂家去亲自做一下调查,那些美味巧克力的最重要的成份到底是不是可可脂。
另外,从一些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二者重要性的差别。建议您去调研一下国际市场上可可脂与可可粉的价格,可可脂目前至少是三四万元一吨吧,可可粉呢?够可可脂的五分之一吗?
对于:“大家所能体会到的所谓“巧克力”味道更多来源于可可粉”。对于这句话,我真的不想却做太多的说明,但是大家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白巧力是没有可可粉只有可可脂的,白巧克力的巧克力味道浓还是不浓?到现在,我想大家可以明白巧克力的味道更多来源于哪里了?不知道“零zXr0”童鞋是否也明白了?
在上一文中,我已经介绍过巧克力口味的几个重要来源,第一:可可烘烤时的时间与方法;第二可可脂、可可粉、可可浆的最终配比。在巧克力的配比里,别的可以缺,永远不能缺的就是可可脂,这是巧克力的灵魂。
将一个错误的概念当成知识,然后对大家进行误导,这是可怕的行为。请三思。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还让我们只是感觉到了LZ的装B,那么这一篇文章让我们看到的就只有“零zXr0”童鞋的混淆概念、不懂装懂、贻笑大方了!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巧克力工作的人士,我在此必须一方面将巧克力的基本概念给大家做一个基本普及,另一方面也想提醒一下小编:请尽快将这篇完全不懂装懂的文章撤下,以免给大家带来认知上的困扰。
想知道LZ到底错在哪里,我们看看巧克力的生产就一清二楚了。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一种梧桐科,原产于南美,现广泛在美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种植的植物。可可树只能生长在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之间,需要高湿度,年降水量不少于1000毫米,海拔在30~300米之间。可可树种植5~7年后可生产可可豆,25年后达到最高产量,之后渐渐退化。
可可就是巧克力生产的主要原料。可可在收获以后需要经过破壳、发酵和干燥等工序,这一系列的工序可以将可可的水分从45%降低到7%形成独有风味的同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大大增长,同时减少了酸味、苦味和涩味。
接下来,可可需要经过清洁和烘烤,可可豆被放在一个巨大滚筒内,以125~150度的温度,持续烘烤30~2小时。烘烤的时间,一部分取决于可可豆的品种,另一方面取决于你要生产的巧克力的风味,所以这是巧克力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再接下来的步骤是研磨,由于磨擦生热,可可里的可可脂被液化形成巧克力浆。巧克力浆被灌入液压机内,利用压力可以将可可脂分离出来。
可可脂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其实它就是一种淡黄色,像橄榄油一样的液体。
去除了可可脂后剩下的可可块经过冷却,再次被磨碎,就成为可可粉。
关健时刻到了:巧克力是怎么组成的呢?巧克力=可可脂+可可粉+可可浆+其它调味料(糖或牛奶等)。它们的配比不同,就会形成巧克力的不同风味。
上面所说可可脂+可可粉+可可浆+其它调味料经过:混料—>精磨—>精炼—>调温—>烧注成形—>冷却—>包装等工序后,就会最终成为我们口中最美味的巧克力。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吗?你们明白“零zXr0”童鞋概念上的破绽在哪里了吗?相信直到现在你们应该还没有发现,但是接下来我再做一下解释,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恍然大悟!
“零zXr0”童鞋说:“不考虑上述糖果级或是代可可脂巧克力,通常黑巧克力的最低可可含量是45%-99%,牛奶巧克力的范围是20%-45%,白巧克力即使高品质者最多也只有20%。”
在这里,我想先放几个问题给大家思考:
1. 可可脂=可可吗?
2. 巧克力究竟应该用可可含量还是可可脂含量来评判?
3. 白巧克力里有20%的可可吗?
4. 巧克力的可可脂最高能到多少?
现在我来给大家就以上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1. 因为:可可=可可脂+可可粉,所以:可可脂永远不等于可可。
2. 国家标准规定:巧克力中可可脂的最低限量,白巧克力不低于20%,黑巧克力不低于18%。 还明确规定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不能直接标注巧克力,应该标注为“巧克力(代可可脂)”。
所以评判巧克力的标准根本不是可可含量,而应该是可可脂含量。
此时大家可以问问“零zXr0”童鞋,他的黑、牛奶、白巧克力的评判标准是从通过哪个国家的标准而得来呢?
3. 这个问题最有意思,大家都知道,可可=可可脂+可可粉,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白巧克力是白色的吗?那是因为白巧克力是用可可脂(透明微黄色液体)+牛奶+糖制成,大家明白了吗?白巧克力是根本不含可可粉的,这也正是白巧克力白色的原因!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黑巧克力是黑色的、牛奶巧克力是褐色的了吧?没错,那是因为它们在制作的时候添加了可可粉,我们看到的就是可可粉的颜色。
“零zXr0”童鞋说:“白巧克力即使高品质者最多也只有20%。”,哈哈,如果他指的是可可脂,那应该是最低也有20%;如果他指的是可可,问题是从白巧克力里哪里找的出任何可可粉呢?
4. 巧克力的可可脂含量到底能到多少呢?
前边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可可脂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没错,它就是一种透明的、微黄色的液体,就像橄榄油一样。大家可以想像,我们能把很多的油做成固体巧克力吗?答案一定是NO,可可脂如果太高,巧克力是根本不能成形的,就象和面时加了很多水一样,面就成了汤了。对于巧克力来说,这个比例最高都不可能超过35%的。
不信,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可可脂含量达到40%的巧克力!如果你真的能找到,好,我拿我全部身家来赔你!
还是会有人说:我的巧克力上还标着70%呢。是的,你再看看,那70%标的到底是什么呢?没错,标的是“可可”!可可是什么呢?没错,可可=可可脂+可可粉。
说到这里,如果大家把我上面的内容都看懂了,我想一定会恍然大悟,如果没看懂,不要紧,再多看几遍,你就会明白。
原来那么长时间,我们都被商家做了一个概念上的偷换:决定巧克力品质的是可可脂,可可脂含量不可能超过35%。可是巧克力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让大家觉得高档,就把可可的含量标了出来。其实,不管这个值有多高,也只是多加了根本不值钱的可可粉。它里面可可脂的含量其实跟普通的巧克力并没有什么差别!
相信,大家也知道为什么可可含量标的非常高的产品非常苦,一点也不好吃的原因了吧?那只是因为里边加了太多的可可粉,可可粉的主要味道就是苦!
我相信,此时再也没有人觉得吃上几块那些看起来挺神秘和高不可攀的高“可可”含量巧克力有什么“逼格”了吧。
那真不是什么逼格,就是“装B”!
说了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话想对“零zXr0”童鞋说。但是今天一不小心就写了很多,所以就不想再赘述下去了。上次我就提醒这位童鞋不要再装B,没想到LZ根本不知悔改,所以只好写下这些以正视听了。
我也想淘一个,但是发现某宝上欧版也仅卖500块,感觉海淘有点不值了。没算出LZ最终消费折合多少软妹子?能否告知?
标准装逼帖,说了很多,实则空洞无物。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消费品,只要是真正的可可脂巧克力,并无什么本质差异。好与不好,重要的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把贵的、少的当成所谓逼格的标准,完全是一种无知与自大的体现。被LZ认为逼格低的巧克力品牌有几种都是相关品类世界销量第一的巧克力。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