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2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未知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其实就是炒出来的。全球范围内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2016-03-30

根据2013年全球耳机市场占有率调查,森海塞尔是销量最好的品牌。市场占有率14.1%。排名第二的铁三角9.2%。第三是高士,8.8%。第4拜亚动力7.4%。第五akg 6.6%。
其他耳机53.9%。歌德的品牌与其他杂牌耳机一起包括其中。

可见销量是无法与这几大品牌相比

以上是民用市场。
专业领域就不用我说了吧?

2016-03-30

作为医生我可以告诉你,耳朵收货是最不可靠的,人类的听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衰退。每个人幅度不一。只要你是人类就无法脱出这个规律.这是最基础的科学道理,而不是什么神论。当然这些专业知识不可能每个人都知道。但我认为你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先调查一下,而不是忙着否认。

这个世界上人类的视觉听觉其实都不能与仪器相比。仪器的开发本来就是为了弥补人类的不足。即便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但是你既比不了显微镜也比不上哈勃望远镜。耳朵也是一样。
很多听音响的人迷信一点就是听感重于数据。这估计和国人普遍科学素养不高有关。

2016-03-30

没有纠结只是说出一些客观事实。这个牌子声音不行,专业领域不认可.其他的我没什么意见。反正硕美科这个级别也照样买的很好 ,任何档次的品牌都有它存在的空间不是吗?

我说的只有一点。歌德这个国内所谓"四大品牌"之一的耳机。
根本无法和森海akg拜亚相比。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这3家是专业选手。歌德是业余。

2016-03-30

你在去看看里面akg 森海的回帖有多少?多少本来就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兴趣你还可以去查一查歌德的销量是多少?深海的销量又是多少?akg?然后你就知道哪个牌子买的人少。

2016-03-30

你去甜水网看看销量最多的是什么牌。告诉你肯定不是歌德。专业录音室用的最多的是akg k240。

2016-03-30

你ab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是你的主观看法,换一个人可能结论完全不一样。。比如我相信肯定也有专业录音师ab过,然后他们放弃了歌德。

而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2016-03-30

在美国的音频论坛上,有这么一句话:音乐的创作是艺术,但音乐的回放只是技术。
也就是说音乐本身可以是主观的。但播放音乐的器材一定是客观的,对于回放这件事来说。失真小,就是好。失真大就是不好。任何的失真都会让你距离原本的音乐更遥远。你听到的失真的声音并不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声音。
理论上,最好的器材是完全没有失真的器材。而事实上。音频器材的发展也一直在向这一目标努力。
所谓"耳机设计者音乐的诠释"这一说法本身就是忽悠。播放器材就应该做播放器才的工作——那就是尽量还原音乐本身。而不是去改动乐曲作者想要表达的声音。

在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将无法消除的失真美其名曰,对音乐的诠释。这是最大的忽悠。因为耳机的生产者并不知道你会用它去听什么样的音乐,怎么可能预先对声音作出诠释?

我是医生,没有相关声学技术背景。但并不妨碍我作出客观的判断。

2016-03-30

也许那失真的声音适合你的耳朵。但他就是失真的声音。技术指标是客观的是无法否认的。主观听感没有争论的必要。

歌德这个品牌国内炒作成四大品牌也就是给不少人洗脑了。一部分被洗脑的人容不下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比如你。看到我对歌德的负面意见的时候你就开始人身攻击。又是键盘帝。又是黑。事实上,大放厥词的恰恰是你

而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而已。是不是真的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去查证:
1.歌德这个品牌是一个小作坊,无论研发资金还是技术积累都不能和真正的大厂相比。
2.歌德的产品通常频响曲线很差。至于听感?在专业领域不被认可。(当然如果你要认为专业录音师耳朵没有你好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3.歌德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至今没有推出过专业领域的产品。
4.歌德的创始人,以前是修表的。本身没有任何电声学技术背景。在学习了一个星期的电声学知识以后,就去做耳机了。这和akg的创始人有鲜明的对比。
5.歌德的产品做工粗糙。同价位最粗糙的没有之一
6.歌德的耳机失真很大

7.以上全部是客观事实不掺杂任何主观情感

8.如果一只耳机,创始人本身没有相关声学技术背景,产品做工粗糙,生产是家族式小作坊,专业领域不认可他的听感,客观指标上又不好看,仪表测试失真大,你要告诉我,他的声音很好,说实话我是不信,至于你信不信我就管不着了

2016-03-30

有件事你要明白。耳朵收货是最不可靠。因为它是主观的不具备重复性,只有在客观指标达标的情况下才谈得上耳朵收货,如果客观曲线都有问题,那肯定是有问题。

曲线好不一定听感好。但是曲线都有很大的失真了听感不可能好。因为这意味着你听到的和真实的声音相差很大。

其实我觉得在国内听感被夸大了。客观指标很少有人重视。但实际上耳机的研发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也就是看着曲线调试生产。流水线上下来的耳机都是用仪器来测量检验的。曲线合格产品就合格.不可能每个耳机都找一个调音师去听。即便真的这样干品控一致性也不可能比得上仪表测试

2016-03-30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