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取决于你对“第三方”的定义了。反正长江没有自己的封装厂。HP、Acer、掠夺者这三个牌子的消费级存储的品牌使用权在佰维手上, 但其中的关系与Lexar之于江波龙、致钛之于长江是不同的。
就算少数人,那也是有认牌子、不想闹心的人。SN750确实没啥槽点,性能不错,也没啥稳定性方面的丑闻,所以二手盘的价格都挺坚挺。反过来,你说的那些四五百的,自媒体们推荐完常常加一句“用来做游戏盘还是不错的”、“系统盘防杠”之类的,你说尴尬不?
因为你举的例子只到1万啊。而mac pro是5万起。这个私有SSD的市场规模太小,成本摊不下来的,没有性价比可言。而且这个尺寸,做转接卡的也得多头疼一阵子。至于是否有加密,还不清楚。
就拿2.5英寸盘来说,5年左右的笔记本,有2.5仓的已经很少了,工作站定位的都不一定支持2.5了。古董笔记本如果要升级,那建议SSD,PMR的1T机械不值得买的。如果是大本扩容,那就是资料盘,容量大比随机性能重要得多。还有一些挂路由器当下载盘还想兼NAS的。然后就会出现一些停留在五年甚至十年以前应用的人,摆出一副主流用户的谱
你这就是典型的无知啊。而且偏见进一步加剧了你的无知。自己去电商平台看看现在的工作站主板啥情况,感受一下。线程撕裂者两三年没更新了,如果用单路9004,你看看卖的是啥板子。再看看W790的板子啥样子。对比一下主板厂家的卖力程度,你可能就会意识到,你的皮层其实没有角落,而是连续可导。
呵呵。说到H610,恰好还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领域的向下兼容。你这种只知酷睿不知至强,和那些纠结H610用DDR4就够的人,是理解不了用工作站的那些人的想法的。而在工作站领域,又隔行如隔山,剪辑、包装、3D……CAD、CAE、仿真……侧重都不同。AI前面说了,训练、推理这些是不同的。你觉得那些知道“DDR4”的人在这里抖那点儿见识,有什么意义?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