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墓葬、祠堂、画像石棺、阙、神道碑的画像中常可见“一门半开,一人从门内探身”的画像,此后墓室壁画、砖雕或佛塔和经幢、石窟、铜镜多有该题材,波及明清乃至民国,其中以宋辽金时期最为流行。其启门者除少数为仙人、僧侣之外,绝大多数为世俗者,其中又以女子为多,故有“妇人启门”之谓。是当时现实社会生活中女子身份和地位的映射 ,也是谨守礼制、不逾内外之限的女性形象,以及“正位乎内”的古代女性活动的反映 。亦即这一题材某种程度上传达了男女两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实际上,表现孝道自然是跟母亲(女性)相关的,此从孝子故事可证。另外,女子显得妩媚良顺,无疑也能给原本阴森的墓葬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柔美。“启门图”题材原本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 。到了宋代,该民间艺术题材甚而还出现在宫廷画院艺术之中,南宋画院便曾以之为题作卷轴画。总之,“启门图”最初表现的应该是传统社会的事亲之礼,它在墓葬中恰体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丧葬观念。到了赵宋以后,因为墓室壁面装饰中生活场景的出现,使得该题材又新添了日常生活的诸多面向。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