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带了金的,不管是哪个部位,都是低温烧成的,毕竟现在没办法做到那么小的东西这里用高温烧那里用低温烧。不过,如果花纹与食品及嘴巴接触不到,日常使用也是没问题的。
好吧,景德镇人民来回答下。现在市面上的陶瓷,以福建瓷为多,通常较厚,而且釉面不够白。当然,对日常使用来说,这个没有太大的影响。真正影响的,是烧成的温度。一般而言,福建瓷以低温烧成,所以颜色会做得比较艳丽,啥好看的都有,比如碗沿带金边的。但是低温烧成就有个问题了,在900度以内烧成,只能做成釉上彩。从一般结构来讲,瓷器由里到外分别是坯→釉→色料。所谓釉上彩,色料是在釉的表面的,因为色料含铅,对人体有害,所以不建议买这种,大家以后买餐具,凡是见到镶了金边银边的,一律不要买就是了。然后釉中彩,是用1100-1300的温度烧成,色料熔化沁入到釉里面去,这种比较安全,也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但是,高温烧成的话,颜色通常不会太艳丽,因为好看的色料都不耐高温o(╯□╰)o,高温一烧就没了,这也是景德镇的青花比较多的原因。再说釉下彩,这个我也不太确定,貌似结构是坯→釉→色料→釉,色料不在表面,所以也安全,但是要两次烧成,现在一般不多见。现在教下大家如何分辨釉上彩和釉中彩。一摸,用手摸瓷器表面有花纹的地方,有细微凸出手感的,为釉上彩,当然那些本来瓷器做了凸出造型的就不用说了;二看,看花纹的边缘,釉中彩的色料是熔化沁入到釉里面的,所以边缘会发氲,就像墨水沁到纸里面的感觉。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