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v:play_car_player 公众号: 玩车情报 多年汽车行业从业者,为你带来专业有趣的汽车资讯
生活家汽车领域作者
注册8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安徽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新能源时代的悲哀?奔驰大G“跌落神坛”价格崩盘!
谈到越野性能最强的车型,奔驰G级必须有姓名。除了出色的越野性能之外,这还是很多人理解中的豪车,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非承载式车身、方盒子造型、三把差速锁,这都是奔驰G级的标志性元素。这款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G500最高加50万,AMG G63则需要加100万但是最近,这款车的价格却崩盘了,从最近的经销商给出的信息来看,G 350、G 500和AMG G 63目前已经停止加价;平行进口车价格更为诱人,G 500部分车型优惠高达20万元。从加价100万到优惠20万元,奔驰大G的价格为什么崩盘了?奔驰G级这款车,实际上最早是为了满足军事需求所生产的,1928年,奔驰就生产了一款G1越野车以满足德国军方的要求,但是当时并未被采纳,这就是奔驰G级的最初圆形。虽然没有采纳,但是它方正的盒子造型,和出色的越野能力,却被传承了下来。1979年,仅面向军队、政府部门及专业救援队伍的首款G型车(G-Wagen,代号W460)在奥地利格拉茨下线,G级越野车的40余载传奇就此开启。1983年,G级越野车在第五届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夺冠,技惊四座。1999年,G级越野车与AMG联合打造的第一款车型——G55 AMG正式出道,出色的越野性能和强劲的动力性能完美结合,而那一年,正是奔驰G级问世20周年。奔驰G级独特的外观设计,硬朗、霸气的风格,一直是它的标志,而过百万的售价,无疑也是对个人财富的彰显,是最好的社交货币之一。当然,奔驰G级的老本行做的也不错,出色的越野能力,让它被认为是和牧马人、陆巡等齐名的全球最强越野车之一。在燃油车时代,奔驰G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此前,超豪华越野车只有路虎揽胜、奔驰大G等车型,很少有车型结合了它的社交属性和越野能力。但是,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力越野车型,这种局面被改写。随着比亚迪仰望U8、坦克700等国产车型陆续推出,这些车型在越野能力上,也表现除了惊人的实力,电机取代内燃机加差速锁的组合,最大的好处就是,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而且低扭更强大,因此脱困能力更强,而在内饰的豪华感和科技感,燃油经济性,续航能力,性价比方面,也要远胜奔驰G级等传统老牌越野车。而且这些新能源越野车型,也改写了越野车型往往只能用作越野,市区通勤油耗奇高、续航太短、舒适性欠佳等问题,并且仰望U8还加上了原地掉头、应急浮水、卫星通讯等功能,成为了喜欢越野的富人阶层新的玩具。目前2024款奔驰G 500官方售价189.9万元,落地价在220万元左右;2023款AMG G 63官方售价为255.4万元,落地在300万元左右,而仰望U8的价格却只有它的一半。奔驰大G的价格趋势,也反映了国内超豪华越野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奔驰G级,也许未来会像很多国外品牌的“神车”一样,突然跌落神坛,被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甩在身后。
2
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揭开了隐藏式门把手最反人类的一面!
一到冬季,你就会发现新能源汽车车主,开始上演千奇百怪的新奇画面。有带着菜刀的,有带着热水壶的,也有带着吹风机的,不要误会,他们只是想开门而已。开什么门?当然是他们心爱的新能源汽车的门了。前几天,寒潮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北方地区下起了大雪,不少新能源车主经历了寒冷的一夜之后,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准备开车上班,却发现了令自己崩溃的一幕,隐藏式门把手冻住了,怎么也打不开。用手搓搓不开,手机APP开门门把手无法弹开,车主气的就差上舌头舔了,无奈回家找各种工具。边上能插电的,上吹风机,吹个几分钟,门把手就能打开了,插不了电的,拿热水往上泼,实在不行拿着菜刀、扳手、锤子叮铃咣当往上敲,冰敲碎了,门把手就能弹出来了。车主心想,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本来人都冻够呛了,还得伺候这个电动爹,如果这时候媳妇在边上,肯定要抱怨几句,当初让你买燃油车,你非要买新能源,说是大势所趋,趋势没看到,门把手冻住好几回了。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不配个隐藏式门把手,就好像不高端 一样,你看10万元以上的车型,清一色的隐藏式门把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不用个隐藏式门把手,似乎就不叫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源自特斯拉,而在几年前就有不少车主针对隐藏门把手被冻住的问题,向特斯拉投诉。而特斯拉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让你都意想不到,那就是用拳头砸,还温馨提醒你,不要用太大的力气砸,不然车门容易被砸凹陷。特斯拉官方,你是没来过零下三十度的东北是吧,这冰结的梆硬,你用手砸试试看。隐藏式门把手被很多人认为是反人类的设计,还不止这么一个原因。近日在某高速路段的一场事故中,一位女士正因为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而被困车内无法获救,,今年4月,辽宁一辆特斯拉在发生事故之后起火,路人展开救援,却发现隐藏式门把手无法拉开,今年6月份,一台奇瑞无界Pro追尾了一辆大货车,但是也是因为隐藏式门把手的原因,外界无法救援。有人要说了,这车内不是还有应急开关吗?即使隐藏式门把手的电控系统失效,为什么车内的乘员不使用应急按钮呢?不是,人都撞成那样了,你还指望车内人员自己自救?除了影响安全之外,维修成本高、故障率比传统拉手更高,不好开门,学习成本高,都是不少人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理由。那么隐藏式门把手有什么好处呢?除了有科技感,更简洁之外,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降低风阻了。相比机械式门把手,隐藏门把手能让汽车表面更加平整,确实能降低一定的风阻。但是,降低的风阻系数让人发指,只有0.0003% !如果按照速度来折算,40 km/h速度下,隐藏式的门把手能降低 0.005kWh/100km 的能耗。速度提升至 80km/h 时,这个数字也只会升至 0.12kWh/100km。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日常驾驶情况,隐藏式门把手能让车辆续航提升5-10km。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为了这5-10公里的续航,去接受隐藏式门把手吗?隐藏式门把手,无疑是汽车发展史上最反人类的设计,可能都没有之一。
2
2023-12-25
“落后”的增程式“狂屠”销量榜?到底是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曾经的增程式电动车在网上可以说是是人人喊打,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冯思翰也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看法:“增程式电动车是最糟糕的方案”;蔚来汽车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也发文称:“坚定地不看好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拥护者不看好它,说它是过渡技术,落后技术;燃油车的支持者不看好它,说它是“脱裤子发屁”;就连插混的拥趸也看不上增程式,说它没有插混技术高级。但是,与此同时,搭载增程式的车型越来越多,增程式车型的销量越来越高,主打增程式车型的理想,销量奔着5万辆去了,而且还是唯一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一下子突破了“增程黑”的认知局限,怎么落后的增程式,越卖越好了?这难道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吗?在受到“混动派”的围攻、怒怼后,余承东承接受媒体采访回怼道:“把增程发动机去掉,就是纯电车。纯电车增加了一个增程发动机,就是落后?即使把纯电车的电池做大,但也需要充电,如果用完了没地方充电怎么办?大电池也成了负担,同时电池能量密度也有瓶颈。”这句话,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增程式技术,为什么卖的好。事实证明,消费者需要的并不是天花乱坠的技术堆砌,也不在意到底是插混还是增程,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性价比、补能便利性以及用车成本。相比油车,增程式车型更高效,综合能耗更低,可以上绿牌,可以在市区因为可以让内燃机尽量在高效率区间发电,只不过很多燃油党在评价油耗的时候,总是喜欢拿着自己的飞度卡罗拉,和一台六座的大型SUV去对比油耗,进一步暴露出自己的空洞和盲目自信。相比电车,增程式车型没有续航焦虑,不用担心冬季续航打骨折,市区用电,长途用油,将燃油车和电车的优势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以上的两者对比,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关键就是增程式车型和插混车型的对比,也是增程式被认为是落后技术的关键。增程式可以理解为串联式架构,增程式只作为发电,不参与驱动,而插混车型,发动机不仅要发电,还要并联或者直驱车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某些工况下,比如说急加速、爬坡路段,发动机并联发力,可以提高动力输出,在高速巡航路况,发动机可以直驱。这就是很多人说,增程式技术不如插混的关键。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增程式的增程式是不能并联驱动,那我可以用上一台更大功率的电机啊,不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问题吗?从始至终,我都是用电机驱动,那平顺性自然是比插混车型更强,什么顿挫问题不存在的。而其他的混动技术,包括比亚迪的DM-i、长城汽车的柠檬DHT、吉利雷神以及奇瑞鲲鹏等主流的混动技术,发动机会随着油门开合度,电池电量等情况随时介入工作,所以平顺性会稍微逊色一些。增程式车型的内燃机是不能直驱,那我换上一个容量更大的电池啊,而对于买这类车型的消费者来说,每年能跑多少高速,高速油耗高个半升一升真的很重要吗?而且啊,相比混动车型,增程车型技术相对简单,并且成本很低,这省下来的钱,可是实打实的啊?以理想汽车为例,理想毛利率能维持在20%左右。在业界大咖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市场给出了答案。作为增程式代表,在定位、售价不低的情况下,理想与问界汽车的市场表现都非常不错,并且理想汽车还是唯一一个开始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因此,尽管网络上吵翻了天,但是消费者似乎不太在乎你是几档变速箱,发动机是串联还是并联,他们往往只关心,这车纯电续航多少,配置怎么样,亏电油耗多少,售价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增程式卖的更好,我一点也不意外
2
2023-12-23
雷克萨斯:你们都说我凉了,我一周卖了近6千辆!
2022年开始,合资车企的销量下滑,开始成为了汽车圈的热门新闻。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在华累计销量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市占率由2022年的20%进一步下跌到17.2%。作为对比,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市占率达到51%,同比增长4.9%。10月份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55.6%,同比增长4%。而作为日系品牌之一的雷克萨斯,销量下滑自然也是车圈的热点,特别是这样一个之前一直在中国市场加价的品牌,在国内本来就争议颇多,之前骂归骂,但是雷克萨斯的销量却逐年增长,给不少网友差点气出了好歹来,而2022年开始,雷克萨斯出现了入华之后的首次销量下滑,网友终于是找到了出气口,大喊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一切都应验了。2023年上半年,雷克萨斯豪华品牌销量排名从以往最好的第四跌到第九,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30%,仅售出8.5万辆新车。看来,雷克萨斯终于遭到了之前加价带来的反噬了,但是没想到,网友还没高兴多久,雷克萨斯的销量又开始回暖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周销量数据,在最近一周,雷克萨斯卖出了0.59万台,也就是接近6000辆车,我们把这个销量换算到一个月,那么就是超过2万辆的月销量,要知道,雷克萨斯的巅峰期2021年,也不过在国内卖出了22万辆车。据最新数据,雷克萨斯在2023年10月份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66万台,平均每天销售534台。看起来,虽然在网络上遭遇了狂风暴雨的抨击,但是雷克萨斯的销量已经止跌并且开始上涨了。如果你问我,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那我想说我们不妨再耐心一点。雷克萨斯的销量增长,离不开主销车型ES的大幅降价,这款车两年前还需要加价2-3万元才能提车,如今价格是一降再降,其整体降幅已经达到五万元,原价29.69万元起,现在只需24.69万元起。而且这个价格还能谈,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提车价格,落地价格也就在25万元左右。从雷克萨斯的角度来说,它终究还是走上了以价换量的道路,而之前以进口高端品牌自居的它,均价比凯迪拉克、沃尔沃之类的车型高上了一大截,而现在算是跌下了神坛,能够逼迫雷克萨斯从加价到大幅降价,这本身已经是国产汽车的进步了。从国内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虽然网络上对这个品牌是骂声居多,但是我们不得不无奈的承担,这个品牌在国内依然有着不少的粉丝,也许也有冲着市场优惠去买雷克萨斯的,但是它省心省油舒适的标签,依然能够打动不少消费者。而雷克萨斯在不加价之后,可以喷的点又少了一个,那么现在能喷的只有动力性能、减配了,而无论怎么喷,似乎依然有人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想要雷克萨斯在短期内布讴歌的后尘,似乎有些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雷克萨斯的短暂回暖,阻挡不了这个品牌下滑的大势,也阻挡不了国产汽车品牌崛起的步伐,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未来属于中国汽车品牌。
1
2023-12-23
全新埃尔法:你们以为我凉了,我加价二十多万依然一车难求!
飞度销量崩了,雅阁卖到14万了,凯美瑞直降4万,帕萨特卖到了之前高配朗逸的价格......随着合资神车一个又一个跌落神坛,那么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悬念就成了,“加价神车”丰田埃尔法,到底什么时候能被拉下神坛。6月21日,全新一代埃尔法正式上市,新车售价89.90-90.90万元,基于TNGA-K架构生产,目前仅提供2.5L混动系统,本以为随着国产MPV车型的纷纷上市,这款车的销量会有所下滑,像雷克萨斯ES一样不再加价,甚至给出了终端优惠,但是事实却是,埃尔法依然加价20万,在过去的几个月,埃尔法的销量依然可观,8月份卖出了1520台,9月份卖出了2040台,10月份卖出了1653台,销量数据看起来不算高,但是要知道,这是一台售价过百万的车型。为什么国产新能源汽车,可以击溃合资微型车和小型车,可以击败合资中级轿车和SUV,却单单拿着丰田埃尔法没办法呢?我们先看看,国产高端新能源MPV都有哪些:腾势D9 DM-i 厂商指导价34.98-44.58万岚图梦想家 PHEV 厂商指导价33.99-63.99万极氪009 厂商指导价49.90-58.80万魏牌高山 厂商指导价33.58-40.58万这些车型在上市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提及/瞄准了丰田埃尔法。岚图梦想家在上市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明提埃尔法,但“某百万级豪华MPV”不说是谁大家也都知道,理想L9作为一款SUV,在发布会上比梦想家更直接——“第二排第三排和后备厢的空间总和,甚至超过了丰田埃尔法。这些车型之中,销量最高的是腾势D9,月销量接近一万,其次是岚图梦想家,月销量在3000多辆,虽然它们的销量都比埃尔法更高,但是问题是,它们都无法和埃尔法形成竞争关系。埃尔法这款车,一直备受争议,网上大多数人对它都是贬低声居多,有喷它的动力的,有喷配置的,当然了,最多的还是喷它的价格以及加价的,说买他的人都是大冤种。而在日本本土同样是2.5L混动版,这款车售价3597000~775200日元,约合人民币17.69万~38.12万,在日本2021全年销售95049台,月均7920台。进口到中国之后,不仅价格翻了好几倍,而且还要加价20万。然而,喷归喷骂归骂,在百万MPV这个领域,丰田埃尔法暂时没有对手,不是说它的产品力强的没对手,而是它的定位没有对手。本来在这个价位,售价百万的MPV车型就此一款,而且,港台明星大腕吹来这阵“保姆车”风,导致埃尔法早就成为了保姆车的代名词,身份阶层的象征,换句话说,如果你跻身富豪阶层,不买一台埃尔法,你就不好意思混这个圈子。有埃尔法的大概率有奔驰S级,没准还有揽胜、宾利、劳斯莱斯。而国产MPV车型,虽然性能更强,配置更高,甚至还能纯电行驶,价格便宜了一大半,但是偏偏买埃尔法的人,是不讲究性价比的,他们只讲牌面,而国产MPV车型很显然,还无法成为保姆车的代名词,取代埃尔法,成为富豪阶层的一张名片。那么,什么时候埃尔法才能跌落神坛呢?我想大概率,只有诞生出一台像仰望U8这样,彻底粉碎合资车越野的信仰的车型,让这款车型,成为这个圈子里一款门面车型,才能真正让埃尔法走下坡路。理想MEGA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2
广汽宣告: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800千米
固态电池被称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固态电池相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全方位的提升无疑是革命性的。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基本已经到瓶颈了,没有太多的潜力可挖了,而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轻松可以达到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两倍,可以达到400Wh/kg以上的超高能量密度,在不增加电池重量的情况下,原本500千米续航的车型,可以轻松达到1000千米的续航。另外因为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飞跃性提升,充电10分钟续航800千米,不是天方夜谭。而且相比液态锂离子电池为了安全性,到了80%以后充电速度就断崖下降来保护电池,固态电池能够实现真正的从头快到尾。另外,固态动力电池具有耐高温抗穿刺的超高安全性,真正能够把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掉。因此只要固态电池量产,那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革命性的提升,目前全球大部分车企,都在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尤其是日系车企,在固态电池的专利数方面领先,丰田此前宣布要在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但是后来又爆出要推迟到2030年。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将在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目前广汽已经将固态电池、无钴电池、低钴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列入关键技术攻关。其中,固态电池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广汽的固态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昊铂车型上使用,昊铂目前是广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目前推出了三款车型,最贵的车型是昊铂SSR,起售价超过128万元,因此,非常适合作为搭载固态电池的第一款车型。很多人担心广汽,这次又一次放卫星,但是广汽这几年在电池研发领域,确实拿出了不少的技术成果,像“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而广汽的弹匣电池,装车几十万辆,也确实没有出现过自燃的问题。根据广汽埃安实验室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固态电池的界面改性技术试验验证已经完成,目前主要解决的是固态电池的寿命问题,目前广汽的新技术可以将使固态电池的寿命衰减降低50%,150周循环后,电池容量能够保持在90%以上。目前固态电池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寿命,另外一个是成本,寿命的问题,广汽正在解决,150周的循环次数,按照充电一次续航500千米计算,也只能跑7.5万公里,很显然是难以满足家用需求的。而根据中邮证券测算,目前固态电池较液态电池成本高出30%以上。预计半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后,成本比液态锂电池高10%-20%。可能率先会搭载在高端车型上,然后慢慢向中端车型普及
2023-12-23
历史性时刻!比亚迪已达成300万年销量目标!
比亚迪能完成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吗?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悬念了,从内部人士得知,比亚迪已经完成了300万辆的销量目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267.272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了65%,距离实现全年300万辆的目标还需要32万多台,其实在11月份卖出超过30万台之后,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比亚迪的300万辆稳了。因为比亚迪差300万辆只差临门一脚,有很多办法可以帮助比亚迪完成这个目标,比如说降价促销,再比如说给经销商压一定的库存。12月初,比亚迪的多款车型应声降价,秦、汉、唐、宋、元等多款车型有着直降1-2万元步不等的价格优惠,仅限12月份,标志着比亚迪对于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发起了最后冲击。其中,秦PLUS DM-i直降1万元,限时售价8.98万元起。比亚迪汉最高降2万元,打入20万级以下的市场,唐最高减1.5万元;宋减1万元;元最高降6000元。海豚部分车型直降0.6万元,护卫舰07直降1.8万元,新款的宋PLUS DM-i也给到了0.5万元的优惠活动。此外还有全系享2年0息、最高8000元置换补贴等优惠。今年迄今为止,比亚迪的销量增长了70%左右,特斯拉的销量增长了46%左右,2023年年初,王传福曾在内部业绩会上表示,比亚迪销量达到300万辆是“铁板钉钉”,比亚迪新能源车目前的国内份额已经达到了33%,随着比亚迪完成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对于国产汽车品牌,国产汽车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我们 静静等待比亚迪汽车的官宣吧。
2023-12-22
碰撞时速96,AB柱断裂驾驶者身亡!理想L7安全性引发争议
近日在广东清远,理想L7发生了一次非常惨烈的重大交通事故。从事故现场的图片可以看到,理想L7的车顶几乎被掀开,AB柱疑似都出现了断裂,驾驶者疑似已经身亡,整个事故现场非常惨烈。而根据事故时候的视频看出,当时大车正在从停车场出来右转,而后方的理想L7车速非常快,追尾了这辆卡车。12月22日,理想汽车在官微对这起严重交通事故进行了回应。“碰撞事故发生时,车辆触发车载紧急报警呼叫系统,在多次呼叫用户无反馈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支持。结合车辆后台数据初步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未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碰撞前3秒,车速达到178km/h,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最终以96km/h的速度追尾前方卡车,钻入卡车下方后冲出道路。目前,相关部门已封锁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理想汽车将配合警方要求提供一切必要数据资料,以便尽快还原事故全貌,同时也将为车主家属提供必要的支持。”从理想汽车的声明可以看到,当时这辆理想L7的车速非常快,达到了178千米每小时,但是随后驾驶者制动了,在碰撞的时候时速依然达到了96千米每小时,很显然,超速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96千米每小时的撞击时速,会导致车身撕裂成这样,还是让很多网友有些难以接受。根据理想汽车官方此前介绍,理想L7采用旗舰级车身安全结构,白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5%,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过29%;同时,理想L7严格按照中保研左右双侧25%小偏置碰撞最好成绩为G的标准进行开发。理想汽车曾表示,在不同速度、不同角度发生碰撞时,理想L7坚固的车身结构可以有效地抵挡碰撞产生的冲击,并确保乘员舱结构的完整性,为全车乘员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及对全车乘员都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在安全性方面引发争议了。三年前,理想ONE在高速出现了追尾事故,追尾的对象是一辆厢式货车,理想ONE的A柱断裂、7个气囊全部未弹出,但是还好驾驶者没有生命危险。随后车主在社交媒体拷问理想汽车官方:为什么A柱断裂?为什么安全气囊都没打开?为什么辅助驾驶系统不能识别前车变道?为什么玻璃过于粉碎,部分进入副驾乘客耳道和眼睛。随后在几天之后,车主发表声明,称事件已经得到处理完毕,并且删除了相关帖子。2023年7月27日,一辆理想L9在高速疑似撞树,造成一死三伤的惨烈事故,A、B柱发生撕裂、变形,随后家属将车辆停放在理想专卖店前,车辆上贴有“理想汽车,车机失控,车毁人亡”等字样。理想汽车回应,当时车速达到103千米每小时,与高速路旁树木(直径约38.5cm,现场测量周长121cm)发生严重碰撞,碰撞前0.5秒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全程无制动动作。这几起事故,毫无疑问都是单方面事故,是驾驶者的超速行驶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但是,很多人的疑问都集中在辅助驾驶在几次事故之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车辆的受损情况这么严重,是否都是因为速度过快导致的?VV7翻下20米高架,瑞虎8PRO 时速125千米每时撞击高速收费站水泥墩,在这些事故中车辆的受损情况是小得多的,当然了,撞击点不同,撞击速度不同,事故损伤情况肯定不一样,但是这几起事故之中,AB柱的损伤情况,还是让很多网友惊疑。而对于驾驶者而言,我们最需要做的,可能还是提高对驾驶的敬畏之心,再好的辅助驾驶系统,都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时刻保持对驾驶的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应付紧急情况的发生,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3
日系车败走东南亚:中国新能源车,毁了我们几十年的心血!
之前就说过,中国市场的变化,会延后反应到其他地区,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是目前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的品牌,也必然是最有竞争力的,你看我说的话,正在一步步验证吧。11月29日,第40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曼谷盛大开幕,而根据车展前6天的订单来看,中国汽车正在迅速吞噬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其中获得订单最多的是比亚迪的2530单,丰田第二收获了2245个订单,屈居第二。随后是本田、长城、长安、名爵、埃安、五十铃、日产、哪吒和马自达等,中国品牌和日本品牌占比各半。有人说,这日系车不是还有一半的订单吗?你不知道日系车之前在东南亚的统治力有多强,东南亚一贯被称为是日系车的后花园,2021 年日系车在东南亚的占比高达 76%,如果再算上马来西亚的 Perodua(丰田控股),日系车的份额突破了 80%。日系车在东南亚的统治地位,其实主要是因为入局更早,早早地就在东南亚建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生产,在日系销售的新车,70%在东南亚几个主要国家生产或组装,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另外,日系汽车品牌,根据当地的国情,为东南亚市场推出了很多定制化的车型,比如说,针对当地的狭窄小路,和一个大家庭只有一辆车通勤的情况,推出了车身只有 4.4 米长,却塞进了7个座位的的本田 B-RV。而日系汽车品牌,在东南亚有着出色的质量口碑,这方面,从摩托车到汽车,一直口口皆碑,因此当地人非常信任日系品牌。但是,日系车型在东南亚也卖的相当昂贵,一辆在中国售价不到10万元的丰田卡罗拉,在印尼的售价却高达30万元人民币,而且,日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比较迟缓,没有太多的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东南亚国家都针对新能源产品推出了补贴政策,在泰国,从2022年6月开始,每辆纯电动车有最高15万泰铢(约合人民币3万元)的购车补贴,2023年,马来西亚也提出,在2023年12月31日以前免除100%电动汽车进口税和消费税、电动汽车整车进口(CBU)免道路税。对于组装进口电动汽车(CKD),也在2025年12月31日前免征100%的销售税。日系车的昂贵售价,以及新能源转型的迟缓,也给了中国品牌可乘之机。10月24日,哪吒汽车宣布在印尼展开全面销售,首发车型哪吒V在印尼的售价为 3.79 亿印尼卢比(约合人民币17万元)。3月份,比亚迪海豚在泰国的售价是69.9999万-85.9999万泰铢,折合人民币14.2万-17.5万元,只比国内贵了一点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优势,出色的性能和科技感,迅速征服了当地人,席卷当地车市,今年8月,泰国上牌量排名前十的纯电车型中,中国品牌车型包揽了8款之多。今年前8个月,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在泰国市场的市占率高达80%。其中,比亚迪ATTO 3是销量最高的车型,上牌量为1.4万辆,市占率达32.93%;哪吒V的上牌量位列第二,达到8440辆,市占率为19.41%。紧随其后的分别为MG 5、欧拉好猫/闪电猫以及MG 4,销量分别为6143辆、3712辆和2480辆。日系车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东南亚建立的工厂、渠道和市场口碑,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迅速被中国新能源车型抢占了市场。东南亚地区拥有6.5亿人口、3.6万亿美元GDP,将会成为非常有潜力的新兴汽车消费市场,而中国汽车品牌后发制人,企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正在打破日系车的垄断,重演中国市场的弯道超车。
3
2023-12-22
雷克萨斯:你们都说我凉了,我一周卖了近6千辆!
2022年开始,合资车企的销量下滑,开始成为了汽车圈的热门新闻。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在华累计销量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市占率由2022年的20%进一步下跌到17.2%。作为对比,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市占率达到51%,同比增长4.9%。10月份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55.6%,同比增长4%。而作为日系品牌之一的雷克萨斯,销量下滑自然也是车圈的热点,特别是这样一个之前一直在中国市场加价的品牌,在国内本来就争议颇多,之前骂归骂,但是雷克萨斯的销量却逐年增长,给不少网友差点气出了好歹来,而2022年开始,雷克萨斯出现了入华之后的首次销量下滑,网友终于是找到了出气口,大喊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一切都应验了。2023年上半年,雷克萨斯豪华品牌销量排名从以往最好的第四跌到第九,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30%,仅售出8.5万辆新车。看来,雷克萨斯终于遭到了之前加价带来的反噬了,但是没想到,网友还没高兴多久,雷克萨斯的销量又开始回暖了。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周销量数据,在最近一周,雷克萨斯卖出了0.59万台,也就是接近6000辆车,我们把这个销量换算到一个月,那么就是超过2万辆的月销量,要知道,雷克萨斯的巅峰期2021年,也不过在国内卖出了22万辆车。据最新数据,雷克萨斯在2023年10月份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66万台,平均每天销售534台。看起来,虽然在网络上遭遇了狂风暴雨的抨击,但是雷克萨斯的销量已经止跌并且开始上涨了。如果你问我,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那我想说我们不妨再耐心一点。雷克萨斯的销量增长,离不开主销车型ES的大幅降价,这款车两年前还需要加价2-3万元才能提车,如今价格是一降再降,其整体降幅已经达到五万元,原价29.69万元起,现在只需24.69万元起。而且这个价格还能谈,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提车价格,落地价格也就在25万元左右。从雷克萨斯的角度来说,它终究还是走上了以价换量的道路,而之前以进口高端品牌自居的它,均价比凯迪拉克、沃尔沃之类的车型高上了一大截,而现在算是跌下了神坛,能够逼迫雷克萨斯从加价到大幅降价,这本身已经是国产汽车的进步了。从国内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虽然网络上对这个品牌是骂声居多,但是我们不得不无奈的承担,这个品牌在国内依然有着不少的粉丝,也许也有冲着市场优惠去买雷克萨斯的,但是它省心省油舒适的标签,依然能够打动不少消费者。而雷克萨斯在不加价之后,可以喷的点又少了一个,那么现在能喷的只有动力性能、减配了,而无论怎么喷,似乎依然有人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想要雷克萨斯在短期内布讴歌的后尘,似乎有些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雷克萨斯的短暂回暖,阻挡不了这个品牌下滑的大势,也阻挡不了国产汽车品牌崛起的步伐,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未来属于中国汽车品牌。
2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