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条】
后来,我就在张大妈搜索路由器方面的原创。突然发现:原来路由器还能玩、一台路由器可以几千元!想想自己,我买过的五台路由器全是一百多元的。从原创中得知,家里晚饭后无线网络卡顿无比的原因是:信号间打架了。是多台联网设备之间,通周边邻居家的无线信号之间,由于信号多而杂,出现了互相干扰的问题!
现在我才知道,百元的路由器,都没有多用户多入多出技术(MU-MIMU),几十上百台的联网设备是排着队和路由器交换数据的,导致反应迟缓、丢包,到简直无法能忍的地步。
找到问题了,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继续恶补站内达人们的原创,同样狠下心花了4位数买了一套高端无线路由(什么牌子就不说了,可以看我两篇相关原创)。MU-MIMU等高端技术的协助下,再也未出过半点“高峰期延时卡顿”的问题。
此时,我家能够联网的设计还在继续增加,高端路由器是必须投入的设备了。这款小米路由器HD,也是有高端技术的高端路由器,但家相比国际品牌便宜了太多,希望高端路由器的新一轮降价开始。
#老陈家的路由器进化史#
老陈使用的第一台路由器,就是无线路由器,TP-Link品牌,54M的无线带宽。那是2006年(那时无线路由器还是非常少见的年代),也是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当时我用的笔记本电脑是中低配,还不带无线网卡,我就买了块PC卡槽的无线网卡(名片大小),现在早已没有这种接口和无线网卡了。每每放假回家,就用上了无线路由器接上家里的2M电信ADSL猫。当时,我觉得很炫,我也是当初朋友圈子里第一个使用无线路由器的。(此处有掌声吗?)
毕业以后,当时电商已经崛起,市面上主流品牌也还是TP-Link、D-Link,这时候显著的特点是爪子(天线)越来越多,当时买过一个4根天线的(型号忘了),造型也够炫,后又买了台6根天线的(认为新能更强劲),无线带宽是300M。(你也有这段类似的历史吗?)
两三年之前,随着小米、360等公司推出了智能路由器,当初这两个品牌的产品都买了。然而,在头几代产品,天线数量回归到了2根,此时我才意识到:信号多快多强,这和几根天线完全没有关系。这些路由器,是可以用app操作的,可以简单的用app设置,同时一直升级固件。(路由器也走进了智能时代。)
然而,十年间五个无线路由器用过来,我始终还没真正了解路由器,因为当时也根本不需要,那时候我的联网设备总共也没几个,入门路由器也能够轻松应付。
然而,从去年开始,随着智能家居的爆发式发展,家里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五十件可上网的设备了,可搜索到的WIFI信号也足足近百个。原来的路由器,发现上网越来越卡,晚饭后有时候延迟到绝不能忍。然而,我一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我多次开关机路由器(以为是不是路由器死机了),也多次移动路由器位置(排除各种遮挡,甚至考虑风水问题)。但问题越来越严重。
【未完待续】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