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流媒体要注意一下,后镜头延迟是很要命的,一般都会延迟1-2秒左右。正儿八经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就需要换传输方式,但传输方式采用模拟信号,又会有视频不够清晰的问题,在电脑上看。安装一套流媒体工程较为好大,安装费就要70-100左右,后镜头布线,车上一会需要搞哥小孔,等你装好了,天都黑了。等发现以上问题了,再去问,想想算了吧,将就用吧。
4k正儿八经的在工作发热量有多大知道不,gopro,大疆 玩过的都知道,10分钟烫手。车用4k除非没有正儿八经在工作,才能过高温考验,降低流码、降低CPU运算负荷,才能真正解决。
现在买记录仪品牌太多了,不过比前几年好多了,大部分小厂小作坊都不干了。活下来的牌子每个都靠价格来吸引你。说实话,记录仪第一要清晰,第二就是稳定,夏天不死机,冬天正常用。其他乱七八糟的功能都是次要的,但能做好的牌子没几个,能买的、会买的更没用人了,为啥?因为贵。就说现在大家都认可的Sony传感器镜头吧,监控类的SONY就两条产品线,STARVIS和非STARVIS,就是我们说的星光夜视,很多厂家号称使用Sony星光夜视,但产品包装上并没有打上STARVIS的标志,为啥?因为STARVIS是Sony公司在全球注册的一个商标,必须得到Sony公司授权才可使用。那问题来了,多少记录仪厂商能拿到Sony的授权呢?正规渠道买了Sony公司的STARVIS传感器镜头的,一定可以拿到授权的。那没有用自然就拿不到授权。整天吵着要清晰度,要夜视的,怎么不看产品包装上是不是打着STARVIS LOGO呢,客服说我们是就是啦!呵呵!稳定性有来问哪个好,记住,便宜的芯片稳定性自然不会好,多少人遇到了,夏天高温必死机的情况。你哪怕夏天车上开空调,对不起,空调是对着你吹的,你去待待记录仪待着的地试试,50-60度都有。大部分记录仪过60度就嗝屁了。淡何稳定。不要问我推荐什么牌子,我推荐了你们也不一定买,我就是看着你们讨论了10年的话题依然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说,没一个牌子入了了你们的法眼。张大妈累了,小编也累了,大家都累了。
这个品牌真的不知道,记录仪行业前几年的大洗牌,现在活下来的要么就是硬件不赚钱,要么就是自己有点研发能力的。不然别碰这个行业,会死的很惨的。原因很简单,记录仪使用在车上的,硬件方案基本功不扎实,研发测试能力不够的话,售后率会高的吓死人。别以为简单的高低温做一下就行,没这么容易的。图便宜的买个互联网品牌用用1-2年,要用久点的没个500-1000甚至更高就别想了。谨慎入市,实力说话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