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 880中性倒是必须的,但个人娱乐用时,每隔一段时间总是需要一些刺激(不一定都是好的),现在看T90快要换代或phaseout了,打算低价买一个玩玩。佩戴拜亚,声音不拜亚——心里想笑了,今天就联系一下试听。
老外也很难接受老北京布鞋。也许穿外翻羽水牛头的偶像艺人,或者电影大腕儿多了,大家就喜欢了。现在的粉嫩小伙儿,都往花饰V口,或者monk strap那种伪英伦风去。
@一謝幕一 两位可以往下拉看看其他过来人怎么评价。当然我不是说配色。中间加个K,是指K6(各种意义上的旗舰,顶级跑者解析加持),不是K5或Kayano,恐怕也不会是未来的K7(开始VA)。
欢迎先来Asics的海外板ROM两年。
缓冲、包裹、支持,在维持楦型设计,到达一定程度后是互相抵触,相辅相成的。
nimbus你穿最近五代,让你怀念和最欣赏的绝对不是19。
(当然很可能也不是20,虽然数据出来后已经有不少人柱.可能又会有当年的产地问题
你穿asics20年的话,不会相信经典款numbers的数值,每一代都是“升级”。
年轻人可以参考tick tock。
一样么? 我以为微调了band和指向,会有些不同。dt880 manufaktur我改了平衡,要是能便宜回非平衡倒是很有魅力。
他是在理解这个的基础上,认为输出声压级别只要符合阻抗规格即可,灵敏度不是线性对应的。并不是“用手机也能推”的那种“关系不大”。
我作业时用的DT880 manufaktur版(250Ω),考虑追加一个放在别处,换个口味。你听过DT990并买过T90? 觉得哪个风格更独特? 主要是问990的感受,和你的选曲方向。 t90可以找到试听对比。 (有T1和有过T5p,不考虑)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