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价
精选好价
全部好价
优惠券
白菜
社区
好文
资讯
众测
笔记
海淘
海淘导航
淘遍世界
攻略文章
百科
商品百科
品牌导航
商家导航
更多
值友福利
金融
汽车
旅游
品类导航
专题汇总
招聘专区
集团官网
商业合作
爆料投稿
好价爆料
写篇文章
视频上传
提报百科
创作活动
条新消息
条新评论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我的关注
我的文章
我的爆料
我的笔记
我的视频
我的百科
我的评论
我的众测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退出登录
个人主页
沧溟九蠹
+
关注
职业奶爸,半吊子手艺人、作家和设计师。只聊孩子,不谈工作。
什么值得买生活家
注册11周年
・
签到4177天
IP属地:山西
芝麻信用评估
授权
后可查看具体分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首页
爆料 30
文章 31
笔记 283
评论 4963
专栏 3
绘本《吉普和康提》
[今日阅读]《吉普和康提》我一直很喜欢西野亮广的绘本,虽然他的画风有那么些奇怪,但蒸汽朋克风格的元素和应接不暇的细节还是让我非常享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西野亮广总喜欢讲那些像是痴人说梦的故事,而且会把故事讲得那么动人。《吉普和康提》与《机器人瓦力》类似,都讲述了两个机器人的爱情故事。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能够飞上天空的是主动追求爱情的男性机器人形象,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从中作梗的反派,也没有拯救人类的重任。两个相爱的小机器人面临的,只有他们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无私的放弃——这或许比战胜反派或者拯救人类更加困难。幸运的是,在故事最后,吉普还是等到了拥有康提的圣诞节,万物皆有因果,他第一次和康提约会的礼物,竟然变成了帮助康提一次次记起自己的钥匙。所以当我想象着两个小机器人从此一次次经历着“遗忘——相识——相爱”的过程,一边是唏嘘,另一边却格外羡慕,那种因为相信而产生的名为“爱”的奇迹,即便那么不切实际,却也那么动人。也正是如此,我才会喜欢这个痴人说梦的故事,因为西野亮广总是会把这个意料之中的故事讲得让人那么动容。希望你也能喜欢这个简单的故事,希望你也能相信那种名为“爱”的奇迹。
5
+1
6
4
0
2020-04-26
绘本《嘿,站住!》
[今日阅读]《嘿,站住!》我曾经“捡”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大概三四岁,说什么都似懂非懂,一个人在马路上边走边哭。我那时候二十出头,并不知道这么大的孩子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四下没有家长,那我最好做点什么。于是我一边安抚孩子留在原地,一边琢磨家长再不出现,我就直接报警。大概等了五六分钟,孩子的妈妈终于出现,上前骂了孩子两句,又恶狠狠瞪了我两眼就拉着孩子走了。她肯定是非常缺乏安全感,才会瞪我两眼,因为那代表了一种不信任和对我毫无意义的恐吓。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言传身教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并没有什么好处。有些人,我是说有些人,他们就是这样缺乏安全感,或者吃过什么亏,总会把所有人都想得很阴暗——“这么热心帮忙肯定没安好心”,云云。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那些以他们的度量无法理解的“善意”都理解为有目的。而这样的思想又往往会被他们灌输给下一代,远远超出了正常的“保护自己”的程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孩子就难免会成为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既然没有“善意”的奉献,那也就无所谓本应心怀感恩的接受,一切就像交易一样心安理得。今天的绘本,就讲了这么一个“看谁都是坏人”的故事,希望孩子们能在笑声中,依然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阳光存在的。
5
+1
6
0
0
2020-04-25
绘本《从地球到月球》
[今日阅读]《从地球到月球》1865年,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开始连载,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这部科幻小说大胆地提出了用大炮把我们现在叫做太空舱的东西发射到太阳上去——当然,提出和实施这个大胆设想的冒险者也是大炮发明家。这个想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当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在差不多一个半世纪以前,这大概可以算是非常超前了,毕竟那个时代,别说航天技术,我们连征服天空和深海都还做不到(凡尔纳这位大神也顺便预言了螺旋桨动力航空器和潜水艇的未来)。在这种条件下,凡尔纳依然利用自己极端硬核的才学对登月设备的设计和建造做出了非常专业的设想,包括太空舱的尺寸和形状、逃逸速度、建造工艺和材料、资金来源等等诸多问题,详细到拿来当一段虚拟的文明史来看都不觉得空洞。更神奇的是,有人拿小说中的登月舱数据与阿波罗登月舱对比,发现两个登月舱的航速、航时和起降地点数据都非常接近!1903年,鲁迅将这部小说翻译为中文并出版,译名叫做《月界旅行》,应该也算是中国航天事业一个特别的里程碑。今天是中国航天日,希望这样一本绘本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航天兴趣,并明白现实中的航天技术比故事里还要复杂和精密,大炮不能把人类带上太空,但承载了几代人的“航天梦”却能让我们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小读者也会成为这个梦的传承者。
5
+1
3
0
0
2020-04-24
绘本《图书馆》
[今日阅读]《图书馆》美国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公共机构,叫做伊丽莎白·布朗免费图书馆,这本书就讲述了这个机构诞生的故事,也就是其创始人玛丽·伊丽莎白·布朗的平凡又传奇的故事。自古以来,大凡读书人,往往都梦想能够坐拥书城,那种“冬日围炉、夏日饮冰”的生活闲逸又充实,何必过分在意世事纷扰?伊丽莎白显然就是这种思想的坚决贯彻者,她一生都在不停地阅读,充实着自己的头脑和书房,正是如此,她也看淡了名与利,才能够无私地把自己的藏书全部捐献出去。正如她所说:“我将自己有拥有的一切都捐赠给这个城镇。”于是她真的捐赠出了属于她的一切——房子、那些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她对于阅读的热爱。她的这种热爱,感动和影响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阅读,走进图书馆,或者充实着自己的书房……在这个快节奏的电子时代,很多人都无暇阅读,更不用说抱着一本实体书慢慢品味。十多年前,很多人预言纸质书已近末日,书店纷纷倒闭,图书行业陷入一片黯淡。但最近几年,阅读之风重现,实体书又重新回到人们身边,孩子们更是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各种优秀的出版物,并以此为契机养成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今天是世界阅读日,希望这本《图书馆》能够唤起更多人的阅读意识,爱上阅读,并把那种阅读的快乐继续传播开来。
5
+1
7
0
0
2020-04-23
绘本《揭秘地球》
[今日阅读]《揭秘地球》几个月前,通宝和我一起看了由大卫·艾登堡老爵爷解说的纪录片《我们的星球》,在这部8集的纪录片中,老爵爷从两极、沙漠、山川、海洋等等不同角度讲述了这个地球在发生的变化,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活动对这颗星球以及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所产生的影响。那些因为冰川融化走投无路,从悬崖上纷纷跳下的海象深深震撼了我们,或许这些悲壮的画面会在通宝的记忆里久久挥之不去。事实上,这并不是通宝刚刚开始了解我们这颗星球日趋脆弱的生态系统,我曾经给他描述北美洲昔日遮天蔽日的旅鸽,如今却只能在博物馆里静静地作为标本供人唏嘘;我也给他介绍过几乎已经被宣布灭绝的朱鹮,后来在中日合作下重新翱翔于天空;我们还讨论过抛出“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谬论的“绿发会”,那些不科学的甚至披着善意外衣的所谓“保护”并不能帮助动物们。也许我只是一直相信,在保护动物、保护地球这件“大事”上,我们也可以认真地做出一些努力,或许通宝将来也会为这颗星球挽留住某种美丽的生物。《揭秘地球》也是一本这样的绘本,当然,更简单也更全面,更适合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了解如何保护地球的方法。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希望这样一本书能够滋养出更多的“战士”,为了地球,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5
+1
14
5
0
2020-04-22
绘本《我想吃一个小孩》
[今日阅读]《我想吃一个小孩》今天的绘本是通宝强烈推荐的,在此之前,我居然还没有看过这本名字有点吓人,但内容非常好玩,还有些黑色幽默的绘本。故事很简单,一只叫奇奇的小鳄鱼厌倦了爸爸妈妈每天给它吃香蕉,想吃一个小孩,爸爸妈妈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扭转,没想到奇奇第一次挑战“吃小孩”就因为个子太小被小孩各种蹂躏,于是回家乖乖走上“吃香蕉,变强壮,然后再去吃小孩”的奇特历程。法国人的脑回路总是这么不走寻常路,以至于有人觉得这本书暗示了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中一些使人麻痹的固有错误甚至更大的阴谋论。但孩子们显然不这么想,他们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而且很奇怪,毕竟“鳄鱼并不吃香蕉”。于是我突然很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文艺作品中的“鳄鱼”常常和“香蕉”绑定在一起?结果通宝说:“大概是因为鳄鱼和香蕉长得有点像吧……”这个理由我也是毫无反驳之力的(虽然我并不能看出它们的相似点)。孩子们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是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甚至不可理喻的,但他们就那么固执着,让你不知所措。也许就像那只不想吃香蕉,只想吃小孩的鳄鱼一样吧。
5
+1
0
0
0
2020-04-21
绘本《影子》
[今日阅读]《影子》关于影子的绘本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好玩的创意书,或者是关于光和影的小科普,甚至连书名直接叫做《影子》的绘本,我也不记得见过多少,但是,只有一个《影子》拿到了凯迪克金奖,并且被众多书评人奉为经典,那就是玛西娅·布朗的《影子》。太多的光环和特别的内容让这本书有种“不明觉厉”的形象,因此这本书在国内销量和打分尚佳,但却鲜有人评读推荐。这本书是作者玛西娅·布朗把一首诗改编成了一本绘本,里面诗意地描写了影子,各种状态,各种特点,各种性情。但就是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好玩。有的家长很排斥,也有的孩子挺喜欢。可影子还是那个影子,只是你站在哪个角度,它就随你在哪个角度。孩子会不会喜欢,多数时候也取决于这本书在家长手里会处在一个什么角度。何不让孩子读完这首诗,也去想想生活中其他随处可见的事物呢?空气,水,阳光,小狗,或者我们自己。如果愿意发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其实都蕴含着无数的奥秘和哲理,如果你可以开放性地面对这本书和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那么这不就成为了一种有趣的“探险”吗?当然,我们还可以模仿作者这种剪影拼贴的形式去创作属于孩子自己的作品,来记录那些“探险成果”。如此一来,这本并不那么有趣的绘本也变得有趣起来,就像生活中无数随处可见的事物所蕴含的哲理,如果你不去思索,或许它真就不会存在了。
5
+1
5
2
0
2020-04-20
绘本《苏格拉底和父亲的谈话》
[今日阅读]《苏格拉底与父亲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对话,只是我们往往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对话的价值,就让它们悄悄地溜走了。挪威的哲学家和作家埃纳尔·厄维尔恩就是一个注意到这些对话的价值的父亲,于是他把一些和儿子有趣的对话分享了出来,整理出版,并且在挪威大获好评。可惜,这本书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复制这样的成功,即便是中信出版社的各种努力,也没能挽救这本书在中国家长中的口碑。但我还是很推荐这本书的模式,因为那些孩子的“思绪小鸟”非常有趣,这样的对话也非常值得被记录下来,珍藏起来。我们每一位家长也都是从那个懵懂的年岁成长起来的,也都有过和父母这样那样的对话,所以我们也都体验过,有些有趣,或者看起来也并不那么有趣的对话之后,我们会突然想明白一些大道理或者小道理,也许这些道理还会伴随我们一生。但我们或许早就忘了,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通过一些聊天,自己“参悟”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小对话记录下来,或许还可以时常翻出来和孩子回顾一下。这些生活中的,属于孩子自己的寓言,或许就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丰富的营养,最珍贵的回忆。
5
+1
7
3
0
2020-04-19
绘本《好好照顾我的花》
[今日阅读]《好好照顾我的花》今天要推荐的,又是一本不太容易在孩子心里引起共鸣的作品。当年,宝妈不知在哪里看到了这本书,非常喜欢,于是就买了回来。到这确实是一本不怎么适合那时候通宝的书,所以我们甚至没有把这本书放进通宝的书柜里,直到最近。这是一个对于绘本来说比较长的故事,当然也是一个好故事。巨人和他的小小的女管家,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被爱和付出的故事,和孩子没什么关系,倒是适合相爱的人,去品味其中的道理。但我发现或许我错了,这个故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许“巨人”就是我们,而那个小小的女管家正是我们每天都在长大的孩子。起初,我们高大智慧,他们在我们面前是那么笨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在长大,终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已经和我们一样高大,甚至比我们还要高,而我们却因为固执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而变小了。在这个故事里,是女管家留下的花园给巨人带来了希望,让巨人重新振作,找到了快乐,也重新变得高大起来。我想,我们终有一天也都会经历这样的转换,我们在变小,而身边蹦跳的孩子,却已经比我们高大。那时候,我们和他们会如何面对这样的转换?或许我们可以全家一起读这本书,然后一起讨论,当那一天发生的时候……
5
+1
4
0
0
2020-04-18
绘本《滴水兽的夜晚》
[今日阅读]《滴水兽的夜晚》几年前刚刚开始关注绘本不久的时候,我就曾经被这本画面灰暗却画风细腻的作品吸引住,虽然那时候通宝尚小,这本书他完全不喜欢,但我却印象深刻。后来某次又看到这本书,赫然发现,这本书的插图作者居然是我最喜欢的大卫·威斯纳,震惊之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这本书的插图水准如此之高了。《滴水兽的夜晚》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是“丑陋”,所以,整本书都是色彩灰暗还有些可怖的画面,也难怪小宝宝们会不喜欢(但最近通宝也开始抱着这本书仔细研究那些灰色的怪兽了)。在我们生活中,也总会遇到不那么尽善尽美的存在,先天的缺陷,后天的伤痕和残缺,在孩子们面前都是“不同的”,也常常会引来一些不好的待遇。或许是这些年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所以像我们小时候那种“小胖墩”和“小眼镜”的嘲讽倒是少了很多。由此可见,“少见”往往就是偏见产生的根源。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明白的,也就是那些“不同的”存在,并不是“不对的”,更不是“邪恶的”,所以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有个成语,叫“少见多怪”,可怕的不是“少见”,而是“多怪”,如果不让内心那些奇怪的狭隘思想作怪,这个世界,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
5
+1
3
0
0
2020-04-17
<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
29
下一页
>
转至
页
GO
46
关注
2309
粉丝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1
哈687
2
斑鸠
3
数码和汽车分享
4
Timeow
5
多多神器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