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大概是2003年前后,好友给我讲了件发生在帝都的事儿。某一线大牌机油,旗下的畅销中档产品遇到假货了,然而奇怪的是,用了这批假油的车辆都没有啥问题,一切正常。打假人员把机油拿回实验室,做了详细检测,发现各项指标,包括添加剂元素含量和自己的真油极为接近。然后,针对这批假油的打假后续工作居然难以进行下去,因为从产品理化数据难以说明假油为假,总不能花几百万去做台架试验来验证真伪吧。发动机油是接近标准化的产品,配方提供者就那么几家,你如果真材实料,然后只是假冒名牌的商标和包装,一般机构还真就难以鉴别真假。---某润滑油市场经理如是说。
机油这个东西,没有任何检测机构可以测假,基础油加抗磨剂加清洁成分等一系列添加物,成本很低,功能相似,检测无非就是测测抗磨指标,不可能搞台发动机测试几万几十万公里后磨损程度。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