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7周年签到2513天
IP属地:吉林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大良蹦砂,你值得拥有。
顺德出美食,无论是酒席上的特色菜品,还是精巧美味的传统点心,都让人一见倾心、食之难忘。在种类繁多的顺德名点中,有始于明代的金榜牛乳,吃起来咸而甘甜;有大良双皮奶,吃起来清甜嫩滑;有始于清代的风城鱼皮角,可蒸可煎,吃起来酥脆美味……除此之外,在顺德还有一道鼎鼎有名的传统点心,那就是大良蹦砂。李禧记的蹦砂自古便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而闻名于世。追本溯源,大良本地的蹦砂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顺德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开始的时候是又脆又硬的薄片状小食,后来经过“李禧记”的潜心研究与改进,蹦砂的风味更加甘香酥化,品种也越来越多了,最常见的是蚝油、虾蓉、榄仁、南乳等种类的蹦砂。现如今,在顺德尝到的多为南乳蹦砂。据了解,砂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吃,却已是当地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而到顺德,吃蹦砂也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惯例。去李禧记的路上,朋友还跟我讲了一个在顺德本地称得上“奇怪”的现象:大凡有“李禧记”字号的蹦砂店,在它的隔壁或者不远处一定还有另家也打着“李禧记”字号的蹦砂店。它们的牌匾上都印着烫金大字“李禧记蹦砂店”,匾牌的大小、底色也几乎一模一样,只要有人靠近,两家店铺都会跑出人来,热情招呼,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介绍自己家的才是正宗的李禧记大良蹦砂。而这般“闹剧”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自从乾隆年间出现的“原始蹦砂经过李禧及其继承人的发扬改进之后,蹦砂很快就成了大良当地著名的特产,李禧记也成为粤、港、澳地区知名的老店。然而,成也蹦砂,败也蹦砂,传承了几百年之后,李禧记的蹦砂已经成了金字招牌,但也成了兄弟反目的导火线。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李禧记正式在工商所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开始,李氏家族本来好好的两个堂兄弟就为了一个字号名分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最厉害的时候甚至拳脚相向。他们纷纷强调自己才是李禧的直系传人,这般纷争经常搞得食客们犯难,不知究竟该捧谁的场。后来,李禧家族的后辈成员为了方便消费者,便约定在不同地域各自开店独立经营,对“李禧记”字号的继承和沿用也有了自家特有的遵循方式。现在,两家“李记”已把争斗”变变为一种经营特色。实际上,不管买了谁家的蹦砂,只要是“李禧记”的,便不用纠结是否正宗了。进店之后,排队等候了一阵,我便吃到了这道很砂。其实,对于它的名字我还是有些好奇的。这两个字看起来跟手中的点心是有名的点心没有半点联系,那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蹦砂实际上是一道由面粉拌和猪油、南乳心,形状类似金黄色的蝴蝶,在当地也称嘣砂或者崩砂。蹦砂意为蝴蝶,其头来自蝴蝶的英语发音。平时就用 utterfly来解释了,久而久之,为了方便,就省略了后面的“ay”utter,这种点心状若蝴蝶,于是在对外宣只用前面的“ butter”。经过发音的不断汉化,这种点心就成了大良人口中的蹦砂了,现如今,李禧记的蹦砂依然沿用旧有的配料以及工艺,在顺德地区已经成了一种“地标式”的存在。这种充满乡情的美味小食,早已成为来往客商、港澳地区同胞及海外华侨同胞之间馈赠亲友的礼品,并且随着当地美食文化的传播,声誉日隆。蹦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小食,顺德人一如既往地喜欢着这道美食。到了顺德,你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尝一尝蹦砂,听一听故事,岂不惬意快哉?
2022-10-18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