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请教个问题,这个和2600X的tdp不一样,2600X的功耗一直高呢,还是只有峰值时才比2600高?比如待机状态他俩的功耗一样吗?
是的,不会一个劲的弹窗要权限。权限设置简单明了。
不像安卓,你同意吧,它就开后台进程。你拒绝吧,他就不停的弹窗,甚至不让你用。根本不适合老人用。
所以,我会一直拿苹果当老人机。
那个座根本没有普通候车室的舒服,真不知道花这3块钱图个什么?还要多折腾一次行李。那几袋小零食也显得特别low,在家都不吃的垃圾食品竟然还能成为区分两档的标志。
贵宾不贵宾不在于你哪儿等车,而在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要说老年机最合适的还是iphone:
1.不经常更新
2.怎么更新界面也一样
3.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广告啊,陷阱啊
所以现在我家都在用华为,省钱给农村老爹买iphone
当然啦,那么多人去肯定也有可取之处。不过对于我一个在东北人生活的人来说是不会去的,哈哈。
南方的同事来旅游冰天雪地里兴奋的不行,在我看来有点搞笑,呵呵
你说的凄惨例子我这里也有,我老婆的高中同学。当时一个月收入只有1500/人,但是她夫妻俩辞掉了工作出国务工去了,在国外做美甲。现在在国外开了一个美甲店雇佣了十多个中国员工。
2012年日照市境内刮台风,我回家看父母,大巴车上同行的好几个农民工。和他们聊起来在青岛务工一个月的收入6000元以上。
第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想告诉你,穷不可怕,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魄力。
第二个真实的故事想告诉你 你可以让你的朋友去青岛当农民工,赚的比现在多多了。
不过话说你朋友也不差啊,3000一个月一年就3万6,在全国的平均线以上了。
最后,把别人奋斗的成果说成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本身就是失败者的逻辑。在我看来是所有努力奋斗的人造就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330块钱门票,多数人也就能挺两个小时,每小时165。想想还是觉得太贵。所以还是去长春南湖公园看看免费的减配版的吧。初四去南湖公园,坚持了一个小时就冻的不行了。没逛玩就出来了
首先说明,我不认为中国一半以上的人能买30万的车。但我认可他说的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我完全不认可中国人均年收入只有2万多,这个数值是被严重低估的。
我们当初专科毕业,到现在十多年了,混的最差的一个月也有7,8千元。我身边穷的叮当乱响的亲戚都没有3000以下的。我在沈阳,很多好一点的餐厅当服务员一个月都能拿3000,更别说南方城市。
再给你举个例子吧,我老家是农村的,我父母不适应城市生活,回老家放牛去了,一年都收入3万。现在春节回家过年村里挤满了车,我五个姑家的孩子三个有车,都在当地干活的。
房子和豪车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所有人的标配。优越的生活只会给更努力并能抓住机会的人。刚毕业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抱怨房价贵,盼着降价。我2008年3000块钱一平买的房子在去年一平近一万卖掉的。当时我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300元,为了还房贷我长期出差三个月回家一次,就为了赚55块钱一天的出差补贴。
这些年大家都觉得房价高不可攀,我2015年10000块钱一平买的房子两年后就涨了一倍。而陪我去看房子觉得贵不买的朋友现在还住在50平的房子里。你相信他的收入和我一样吗?
人家富二代是父辈努力了,人家富三代是祖辈努力了,没必要眼红。要想过好日子自己努力就是了。想着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
这个社会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我这些年辛苦的跑过中国所有的省份,去过100多个城市,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凭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的人多了去了。
他看到的都是阳光,你看到的全是黑暗。他说的有一点没错,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官方统计的数字看看就行了,指导意义不大。你要看中国人是否富有要看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不是人均。中国有14亿人口,而那些50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退休了或者做一些低端工作,指望他们的收入快速提升是不可能的。就像你说本科只有4%,但是你忽略了现在超过50%的适龄青年都上大学了。人均收入也好,本科率也罢,你要看人均那就要等到那些老年人逐渐减少才有意义。
我毕业于一个专科学校,现在同学几乎100%的都有房有车,开奔驰宝马的人也不少。很多人统计的工资只有4,5千但是每年年终奖就十几20多万。官方统计的数据恐怕不是很靠谱。在我这个东北二线城市里一个高中女生找分文员的工作一个月都3000多。这几天走访了亲戚家,在一个小县城里开餐馆,雇一个钟点工一天5个小时一个月就要付2000工资,更别说全职工。像我亲戚一年收入几十万,当然不会被官方统计进去,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收入。你恐怕也想不到夫妻俩开一个苍蝇馆子雇一个钟点工一年就能收入几十万吧?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