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1周年签到2天
IP属地:江苏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再说回这套唱片里,包里有一张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两把小提琴都是由海菲兹本人演奏的,当然这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而要两次节拍完全匹配就是很大的难度了,过去可以通过调转速来匹配,但是玩过黑胶或者磁带的同学知道,变速会导致音调变异,但现在就有办法修,但是演奏家的速度控制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就有个人的理解和修为在其中了,格拉德威尔的异种一书里就说到没有所谓的天才,只是他练的比别人多而已。所以音乐的内在不是意淫,而是真实的存在,远非简单的完美音符堆砌而成。

2015-05-09

话说张大妈的本名叫值得买,所以我们在这里晒物,只是想把一些我们觉得值得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我印象中晒真正发烧级设备的在这里也是少数,一方面估计是怕被人骂炫富,另一方面是怕遇到更高的高人被嘲笑,说起来也是可怜。你买这些设备自然有你觉得值的地方,但是在别人看来值不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话说爱乐者和发烧友都不会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少花钱(话说这些年我收的碟,用的设备总共小几十万还是有的,软件大于硬件,很多都是在学生和刚工作的那些年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比我们富的人多了去了,比我更屌丝的人也大有人在,有什么高低之分呢?越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其实不过是自卑作祟,说到装逼,真不知道这里谁在装呢

2015-05-09

写真照有时是很美,美到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龇牙]

2015-05-09

再补充两句,不知道这些烧友能不能听出音高?听出和弦?精细到听出几把小提琴,几把中提琴……几个定音鼓?我承认我听不出来,mono甚至是糊成一片的,这个要换你们估计就受不了了吧 [哭泣]

2015-05-09

不过仔细想想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听的叫音乐,你们听的叫乐音,我们是把音符串起来当做篇章欣赏,你们则是把篇章拆成音符精雕细琢,追求不同,意见不合很正常。

2015-05-09

家藏几千cd,几tb无损的我看到这些话就只能呵呵了,这里的某些“大仙”守着几十万的设备,就听着这些在录音师手下被无限美化的“音乐”,就觉得自己找到了艺术的真谛,就可以居高临下藐视我们这些屌丝。。。

2015-05-09

呵呵,这样来说,已经不叫自圆其说,基本就是胡说八道了 [大囧]

2015-05-09
2015-05-09

就回复里面一些小小的争执我做个阶段性小结,立场不同视角不同,其实也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之所以有几位值友义愤填膺,估计也是看不过有些人以为自己眼界高,资本足,就一副盛气凌人,说话酸不溜秋的德性,被群起围攻还死鸭子嘴硬,这种优越感炫过了反而是出丑了。就我目前来听的片源,基本都是集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里除去五六十年代的一部分顶尖的模拟录音尚有值得用设备把细节提升一些的空间,其它大部分音源在投入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仅能获得微小的感官提升,且这个提升对于音乐本身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量力而行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我也是每年大半年在外奔波的人,也没那个条件背着一大堆设备到处跑,所以就像某些人说的,天桥货其实也能满足我们这等屌丝的需求吧 [得意]

2015-05-09

客观说任何品源都无法与现场媲美,可惜中国的音乐环境以及古典的黄金时代已过,这些注定了我们也无法最大追求现场的魅力,音符本身就是曲谱上跳动的轨迹,再好的乐器,再好的录音条件,只是提升,而非本质。二泉映月所有的录音里,阿炳本人的演绎一定是音质最差的,但肯定也是最感人的,因为这里有很多个人的经历沉淀,不是后代技巧技术能够提升多少的,就算再如何转制,音质问题是肯定无法弥补的,但这能掩埋艺术本身的魅力吗

2015-05-09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