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股硅脂的味道,还有加工铝材的味道,不过都不是很重,可能和放的比较久了有关系
正式发布的主板上好像没有跳线,如果没有跳线,DDR5内存插槽插dcpmm没法识别。我翻了几个c741芯片组的主板的说明文档都是这样的。
×2的接口在消费级上实际用不到,不经过南桥的CPU直通只能拆成最低×4的通道,接×4以下的设备就是浪费,除非愿意花大价钱买个带芯片的拆分卡。而南桥本质上也就是个多功能拓展卡罢了,600系主板上行带宽跑在PCIe4.0×4下,根本跑不了5.0。所以还是×4更能有效利用通道
至于AMD为什么没有体现出IPC下降,AMD表示同时面对chiplets和IPC提升是困难的,单他们最后做到了。说白了就是其它方面的改善抵消了chiplet的问题,而某牙膏厂分支预测本来就不如AMD,其它也没啥大提升,自然好不到哪去。至于Intel7到底有没有问题,我就不清楚了。
确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胶水,Intel之前嘲讽AMD的小芯片,但自己也还是走上了这条路。IPC和延迟有关,我想是没有问题的,指令如果要从内存取,那么内存控制器和ccd分开无疑增加了延迟,那么分支预测不改进的情况下,CPI增加很正常,IPC作为CPI的倒数,降低不足为奇。
IPC下降有可能和Intel使用了EMIB和Foveros技术有关,毕竟IOD和CCD分开了,片内延迟升高确实会影响IPC,第一次搞先进封装本来就没经验,更何况架构也是小改所以说还是挤牙膏挤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